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与市场》2003,(6):22-22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 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料填加剂和脑黄金酱油等新产品,经初步应用已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2.
高产微生物油脂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300L液体发酵和200Kg的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它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日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料填加剂和脑黄金酱油等新产品,经初步应用已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4.
乳酒     
《技术与市场》2003,(12):21-21
乳酒是脱脂牛奶含量在30%以上,酒精含在3%以下的一种低酒度含乳饮料,是经过发酵、酸化、勾兑等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技术先进、新颖、市场前景广阔。该产品是省级重点科研项目,也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该项目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该乳酒采  相似文献   

5.
仿栗生物学特性及果实油脂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生物柴油原料油植物选择课题研究,通过近10年对湖南龙山县、慈利县和永定区仿栗次生林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调查、观察和测定,描述了仿栗的形态特征。采用压榨法制油,分析测定了仿栗不同部位的油脂含量及其理化性质,GC法分析了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压榨法制油,提取率高达90.91%;仿栗果实油碘价低,属不干性油;油脂中月桂酸和内豆蔻酸含量分别为2.7%、12.5%,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总和为69.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提出了把仿栗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树种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核桃的油脂含量高达60%~75%,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有很大的医药效用。是中国开发山区林业生产的重要经济树种。为了早结丰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一般密植园以3m×2m或4m×3m(亩栽111~156株)定植,嫁接苗第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500kg。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梧桐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脂中主要含有十六碳酸和十八碳酸,其中不饱和酸含量高达78.3%-81.2%。  相似文献   

8.
立体发酵微生态草饲料的装置专利号:93224760各种农作物秸杆,糠、麸、糟渣类物质,经接入微生态制剂———磊菌宝,装入该专利装置中进行发酵后,成为含粗蛋白30%以上,粗纤维小于10%,有益菌细胞含量每克大于40亿,气味醇香,18种氨基酸和10多种维...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花芽分化与开花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为我国特产的重要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据分析,其果核百粒重304—442.5克,出仁率43.7—49.2%,种仁含油率高达69.8—74.01%。其种仁还含蛋白质7—9%及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作干果及加工各种糕点。其油脂含油酸75.86—79.25%,亚油酸14.18—16.29%,亚麻子酸1.80—1.91%。油的碘价高,酸价低,饱和脂肪酸及人体难以吸收的廿碳以上的脂肪酸含量甚微,是易消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优良植物油。  相似文献   

10.
旱地油瓜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31%,粗脂肪15.4%。通过分析,黎巴嫩种深旱地油瓜籽的含油量为44.99%。美国、黎巴嫩两个种深旱地油瓜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9.1%和88.7%。其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比例与优质大豆油及橄榄油类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油脂制备方法,从岩桂果实中得到45~55%的油脂;分析岩桂果实油脂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多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肉制品深加工比例高达30%以上,其中发酵肉制品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传统的火腿和腊肠等自然发酵肉制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其生产大都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不适应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开展肉制品发酵微生物菌种的筛  相似文献   

13.
利用石墨化碳脱除竹材稀酸预处理液中的发酵抑制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石墨化碳脱除竹材稀酸预处理液中的发酵抑制物,比较脱除前后的乙醇发酵收率,为高效快速的脱除发酵抑制物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竹粉为原料,经毛竹干质量2%的硫酸用量、固液比1∶6、180℃下保持60 min后得到预处理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预处理液中5种发酵抑制物的含量。利用装有石墨化碳的柱子常温下洗脱稀酸预处理液,以空气为洗脱剂,调节不同流速和洗脱次数,测定洗脱后预处理液中发酵抑制物的含量,计算石墨化碳的脱毒效果。利用稀酸和乙醇常温下冲洗脱毒后的石墨化碳柱,测定冲洗液中发酵抑制物的含量,观察石墨化碳的再生效果。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脱毒前后预处理液中的糖含量,计算石墨化碳脱毒对糖类的影响。脱毒后的预处理液经酿酒酵母乙醇发酵后,采用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发酵液中的乙醇含量,计算乙醇发酵收率。【结果】竹材稀酸预处理液中甲酸、乙酸、乙酰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5种发酵抑制物的总质量分数为15.87 g·L~(-1)。石墨化碳对发酵抑制物的脱除率随着洗脱流速的升高而降低,在0.2 m L·min~(-1)流速下可以脱除99.7%以上的发酵抑制物,而且石墨化碳可重复多次使用,使用5次后仍可以脱除95.7%以上的发酵抑制物。石墨化碳对糖类损失的影响不大,5种单糖损失率均在9%以内。脱除发酵抑制物后的预处理液可用于乙醇发酵,其中的葡萄糖可完全转化掉,发酵24 h后,乙醇收率可达其理论值的85%以上。稀酸和乙醇对脱毒后石墨化碳的再生效果有限。【结论】石墨化碳能有效脱除竹材稀酸预处理液中的5种发酵抑制物,其脱除率均在99%以上,对糖类损失的影响不大。脱毒后的预处理液可用于乙醇发酵,乙醇收率可达其理论值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通过对江西省已筛选出的26个油茶无性系,采用仪器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油茶无性系脂肪酸成分和构成比例差异。茶油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用油,在所测试的26个品系中,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0.35%,其中平均油酸含量为81.73%;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43%。由色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系间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系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实验数据可以为油茶的品质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蛹虫草固体发酵新型培养基茵质中多糖的含量及结构,并探明回流提取方法对此类培养基中多糖提取的条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茵质中的多糖含量,并用阴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粗多糖。结果: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0℃下,料液比1:20回流提取2h,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含量为6.93%。其DPPH清除率可达50%以上,粗多糖经阴离子柱分离得到3种不同的糖蛋白。结论:该实验方法操作简易,条件易控制,结果精准,适合此种培养基中蛹虫草多糖的测定及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正> 橄榄油是世界著名的高级食用油,自古就被称植物油的皇后,对人的健康有显著的良好作用。它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被人体吸收率高达94%。橄榄油与烹调橄榄油是唯一的以天然状态被食用的植物油。橄榄油与骨骼和神经系统榄榄油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增进骨骼的矿质化作用,对儿童和成年人都极为有益;在所有的油脂中它具有维持人体平衡的最适宜的化学成份。橄榄油的脂肪酸成份及其它含有物,也最适宜于孕妇和乳哺期妇女食用,因为它能促进婴儿出生前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橄榄油同样是防止头脑衰老以及其他人体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果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茶果壳、茶籽壳、茶籽仁、茶枯饼、浸提茶皂素后的茶枯饼及发酵茶枯饼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含有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的次序为:发酵茶枯饼(38.19%)>茶籽仁(20.52%)>茶枯饼(9.90%)>浸提茶枯饼(8.89%)>茶籽壳(2.65%)>油茶果壳(2.21%)。在氨基酸含量和配比上,发酵茶枯饼与豆饼十分接近。在发酵茶枯饼中,17种氨基酸含量、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都比发酵前的茶枯饼中的含量分别提高2.86倍、1.86倍和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世界竹藤通讯》2006,4(2):25-25
竹炭家纺以优越的环保性,被誉为21世纪环保卫士。据了解,竹炭是—种以生长5年以上的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过高达1000℃以上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竹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片炭含水率5%~8%,颗粒炭含水率14%~18%;固定炭含量85%~88%;灰分含量2%~4%;比表面积300~600m^2/g;挥发分6%~8%;干碳热值3000~3300kj/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山核桃油脂营养成分、品质及活性物质的影响。为开发山核桃油的加工工艺及高附加值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方法】采用热榨和冷榨两种油脂制备工艺方式,比较不同工艺对山核桃油的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油脂中活性物质(褪黑素、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角鲨烯)的影响,并且以此作为考核指标,其中脂肪酸组成、香气成分、油脂中活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分析仪+谱库+标样的方法;褪黑素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种仁富含脂肪(含量达65%以上)和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热榨油中褪黑素的总含量为26.08 ug/g,对照的冷榨山核桃油中褪黑素的总含量为7.62 ug/g,两者相差3.42倍;热榨油中含有EPA、角鲨烯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花生四烯酸、EPA和三十碳六烯烃类(角鲨烯,即,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等成分,但是在冷榨山核桃油中含量较少,或者无;冷榨油中鉴定出23种香味物质,而蒸料压榨油鉴定出46种芳香化合物,所以...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市场》2003,(5):18-19
随着生物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家蚕丝的食用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家蚕丝(含制丝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下脚蚕茧和废丝)蛋白质含量高达96%以上,主要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丝素又称丝心占72%左右,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7%左右为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85%左右为甘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并且无毒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