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中央财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建立。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广大农牧民对农业机械有了新的认识。农业机械不但是农业的生产工具,而且是代表着生产力水平,农业机械表现出极大热情。几年来,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数量逐年增加,兴办农业机械化的劲头不减,通辽大地呈现出“农机热”。  相似文献   

3.
0引言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557.05亿kg(1114.1亿斤),首次成为我国产粮第一大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一直也是我国的农业机械使用大省,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一直处于国家领先地位。2011年,黑龙江省农机化步伐继续加快,新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18个;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为做好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补贴资金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农业部负责项目组织管理,财政部负责预算资金落实与监督管理。第三条补贴资金的使用应遵循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公开,指补贴政策、办法公开,补贴资金操作过程透明。通过公示、公布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充分了解补贴政策等信息。公正,指资金分配、机具招…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机化》2005,(5):46-4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维护农业机械使用及生产、销售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机》2005,(6):13-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及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机化》2004,(4):6-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4,(2):F002-F002,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及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键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宋丽 《南方农机》2023,(12):175-177
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主张通过农业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化以改变传统农业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与效益、降低农业人力物力资源成本等,以实现国家农业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先进农业技术具体应用到农业机械中,有利于深入开发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潜力,有利于全面充分地增加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笔者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围绕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然后梳理了当前农业机械中常应用的先进农业技术类型;最后总结了农业机械中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则,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为有效发挥先进农业技术作用、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阳市农机局、扶贫办、农综办联合行文要求实施新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时,把购置农业机械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内容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做到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放,相互配套。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区域按财政资金总额的5%以内安排用于购买农业机械;实施新村扶贫的地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扶贫资金用于购买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科研开发第三章质量保障第四章推广使用第五章社会化服务第六章扶持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 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机》2006,(6):37-38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及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征燃油税是费税改革的重点之一。由于农业生产没有费税转移部分的收费项目(如养路费、车辆附加费等),必然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负担。因此,国家在开征燃油税时实行农业生产用油资金补偿政策,以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农村经济。而农业生产用油补偿资金的分配管理需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必须由政府某一职能部门来完成。笔者认为,燃油税开征后,补偿资金的分配管理应由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一、农业用油量只有农机部门真正掌握农业用油就是农业机械用油,农业机械分布在广阔农村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6.
县级农机部门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购置农业机械实行政策补贴,一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2006年以来,国家农机补贴资金逐年加大,有利于拉动农村内需、带动农机工业及农机服务业发展。因此,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机》2004,(4):6-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机监理》2014,(3):13-16
<正>《条例》于2013年9月27日经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按照"坚持安全第一、保障民生幸福"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立法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是本世纪初开始的。由于自然条件、土壤资源、农业生产和劳动力等特点不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也不一样。为此,阐述了国外农业机械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介绍了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我国农业机械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