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了夏季高温条件下南方地区发酵床与普通薄垫料养殖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舍内环境差异,同时对比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效果。试验分3组,分别为添加菌种1、菌种2的发酵床及普通薄垫料组。每组一栏,每栏面积为64.5 m2,每栏矮脚黄公鸡雏680只,试验周期为63 d。结果表明:发酵床因其内在微生物分解鸡粪产热,会增加垫料温度,比普通薄垫料温度高2.23~2.45℃,但该发酵热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夏季南方发酵床平养肉鸡平均体重比普通垫料低50~80 g/只,成活率低4.26%~4.50%,鸡群均匀度低3.94%~7.68%,但发酵床中的芽孢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繁殖,改善鸡群肠道健康,降低料肉比(2%),即夏季南方地区普通薄垫料平养肉鸡效果比发酵床好,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生产性能及舍内环境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生产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为发酵床垫料,探讨此种垫料的发酵效果,以及与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较下的发酵床养猪的生产性能差异,旨在探索区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发酵床垫料使用的可行性,为降低发酵床垫料使用成本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任何菌剂的条件下,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使用时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温度,并且发酵温度持续时间长;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比较,发酵床饲养的猪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4.41%、12.5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奶牛养殖发酵床不同深度的菌群结构特征,并对奶牛养殖发酵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模式下垫料中3种常见致病菌的菌落数。比较2年监测期内,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产奶量、乳体细胞数,以及使用3种发酵床垫料补充料(稻壳和干牛粪渣、锯末屑、稻壳粉)的奶牛所产生鲜乳的细菌总数。采集发酵床表层(5 cm)、中层(25 cm)、深层(45~50 cm)样本,测定使用2年后发酵床的基本理化指标;分别利用基于16S rDNA和ITS1的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发酵床不同深度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酵床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结果] 发酵床养殖管理模式下,垫料中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的菌落数均低于未使用发酵床的垫料。在2年监测期内,应用发酵床养殖的奶牛肢蹄病发生率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平均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而生鲜乳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使用稻壳和干牛粪渣为垫料补充料,奶牛生鲜乳中的细菌总数最少。以稻壳和干牛粪为垫料的发酵床基础参数(温度、含水量、pH值、氨气、硫化氢)在持续稳定运行2年后仍能满足生产需要;发酵床微生态群落以细菌菌群为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多集中在发酵床中层和深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多集中在发酵床表层;发酵床不同深度样品具有相似的真菌群落组成,发酵后真菌多分布在深层;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对整个发酵床的微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垫料中细菌代谢最为活跃,仍有大量真菌菌属有待注释说明。[结论] 应用该发酵床养殖技术,奶牛健康状况和生鲜乳品质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垫料组合对发酵床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特设计本试验,旨在为广大肉鸡养殖者提供借鉴意义。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6000只进行试验。1.1.2菌种菌种都采用沈阳应用生态所生产的百沃菌。1.1.3垫料垫料分别采用锯末50%+秸秆  相似文献   

5.
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寄生虫病防控效果,构建寄生虫病防控规程。将发生寄生虫病的表层垫料混匀,添加4组发酵床表层,将60头35日龄苏钟猪随机分为4组:A组(垫料翻耙后进猪,定期药物驱虫2次)、B组(垫料堆积发酵后进猪)、C组(垫料发酵后进猪,定期药物驱虫2次)、D组(垫料翻耙后进猪,感染寄生虫时药物治疗1次),试验期120 d。垫料堆积发酵组垫料发酵温度极显著高于垫料翻耙组(P0.01),并且堆积发酵后垫料中未检出寄生虫卵,试验第45、90天在垫料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数量均处于低水平;采用药物驱虫程序可有效降低猪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数量和对应寄生虫的感染率,但不能避免垫料中寄生虫的重复感染; B、C组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A组(P0.05)和D组(P0.01),A组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也均显著高于D组(P0.05)。综上所述,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采用进猪前药物驱虫、垫料堆积发酵,猪群饲养阶段定期驱虫,同时注意养殖管理器具消毒,可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集约化蛋鸡垫料最适合用于农业生产黎巴嫩贝鲁特美洲大学的研究者对来自集约化和放养模式的肉鸡和蛋鸡垫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垫料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集约化的蛋鸡垫料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最少。对垫料的pH、导电性、C、N、P、K、Cd、Zn检测的结果发现,蛋鸡垫料的导电性和锌含量高于肉鸡垫料;放养肉鸡的垫料pH值最高,总磷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探索生物发酵床发酵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的相关性,试验对生物发酵床垫料温度进行监测,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对垫料发酵温度进行研究。利用传热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对垫料床内部的结构分层和传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将垫料床导热问题作为稳态导热问题进行研究,了解生物发酵床垫料热传导机理。在实验室内建立垫料床模型,选取特定垫料基质组合,采用发热板模拟发酵热温度,用多点测温系统测定不同发酵热温度下的垫料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垫料床内部的测温点温差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且内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在自然情况下垫料床表层温度分布均匀,而在发酵过程中则会有所上升,但影响不明显。说明生物发酵床垫料内部的温度传导模式与垫料物性相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1日龄AA肉鸡51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发酵床养殖),常规育雏,12日龄开始发酵床试验,40日龄终止试验,观察发酵床养殖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中H2S及NH3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发酵床养殖能够提高AA肉鸡的成活率、增重(P〈0.05)、采食量和降低料重比,改善饲料的转化率。发酵床鸡舍H2S及NH3的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阶段发酵床10 cm以上至30 cm以下的垫层温度均保持较高水平,下午发酵床鸡舍温度显著升高(P〈0.05,P〈0.01),2组舍内湿度没有差异(P〉0.05)。可见,发酵床养殖能够明显提高AA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鸡舍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评估垫料类型及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相对重量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60只1日龄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在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中,T1和T2组肉鸡采用秸秆作为垫料,饲养密度分别为10和15只/cm2,T3和T4组肉鸡采用木屑作为垫料,饲养密度分别为10和15只/cm2。结果:垫料类型对肉鸡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木屑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秸秆组(P<0.05)。在同一垫料类型条件下,饲养密度为10只/m2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饲养密度为15只/m2组(P<0.05)。垫料类型和饲养密度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无论饲养密度如何,秸秆垫料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均显著高于木屑垫料组(P<0.05),而秸秆作为垫料组的肌肉滴水损失和温度均显著高于木屑组(P<0.05)。在同一垫料类型条件下,高密度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使用木屑作为地面平养肉鸡的垫料,饲养密度为10只/m2时可改善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降低腹脂相对重量,对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垫料|饲养密度|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重量|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热应激条件下,在树叶和碎玉米芯两种肉鸡垫料代用品的表面喷洒抗菌液或油,或者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后,对肉鸡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效果。将675羽1日龄混合性别Arian肉鸡随机分入45个圈(饲养密度为0.09平方米/羽),饲养在半开放式、部分条件可控的鸡舍内。鸡舍使用木刨花(WS)、碎玉米芯(GCC,长1.5厘米)和树叶3种垫料;选择一定数量鸡圈,在其垫料的表面喷洒动物食用级葵花油(0.4升/平方米)、抗菌液(浓度为3%),或者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采集试验肉鸡的生产性能、胸部和足垫病变情况以及垫料的特性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析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试验肉鸡56日龄体重、1~14日龄的采食量、28日龄时垫料含水量、14日龄时垫料pH值以及14及56日龄时的垫料温度,受垫料种类的显著影响(P<0.05);垫料处理可显著影响了试验肉鸡28、42及56日龄的体重、29~42日龄及1~42日龄的采食量、至56日龄的死亡率、28及56日龄时垫料温度和28及56日龄时垫料pH。研究表明,树叶和碎玉米芯可以作为合适的肉鸡垫料代用品。在垫料表面喷洒抗菌液、油以及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并不是促进肉鸡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肉禽饲养者和大型联合企业是本研究成果主要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使用BRU(Bedding Recovery Unit)牛粪垫料再生系统制备再生固体牛粪垫料(Recycled Manure Solids,RMS),通过检测其发酵时间、发酵过程温度、成品RMS水分、细菌含量及细菌类型等评估其安全性;与木屑垫料组对比开展了临床应用性试验,通过测定牛舍内的氨气含量、牛群躺卧率、牛群疾病发病率等评估其应用效果。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RMS经过发酵罐的总时间为16h,进入发酵罐后温度逐渐升高,最高可达68.5℃,发酵温度为60℃以上的时间为12h;成品RMS的水分为57.5%~60%;新鲜的成品RMS中的细菌类型为嗜热芽孢杆菌,细菌数为6×105 cfu/g。应用效果评估结果表明:RMS组在氨气含量、牛群疾病发病率等方面与木屑垫料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RMS组的牛群躺卧率显著高于木屑垫料组(P0.05);RMS组垫料的水分比木屑高,在使用后细菌滋生速度极显著高于木屑垫料组(P0.01)。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别在发酵处理前15 d(-15 d)、处理当天(0 d),及进牦牛后45、90、120 d,采集发酵床表层垫料及新鲜牦牛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寄生虫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测定各组牦牛的体长和体高;从垫料发酵开始,每天测量3组试验牦牛发酵床垫料表层下20cm处的温度,连续测量15d。结果显示:A组、B组垫料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0.1±0.2)℃和(60.1±0.3)℃,其中A组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极显著高于C组(P <0.01),且发酵过程中A组和B组垫料的温度均维持在50℃以上;3组的垫料中都发现有蛔虫卵、吸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但A组在牦牛进入后45 d时蛔虫卵和绦虫卵转阴,B组在试验期间始终能检测到虫卵,但有下降趋势,而C组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有虫卵存在,且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A组牦牛的体...  相似文献   

13.
<正>平地养殖的肉鸡直接与垫料接触,垫料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肉鸡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不同天气条件下,把握好垫料的使用要点,才能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本文就南方不同天气条件下如何使用好垫料,进行简要阐述,以供读者参考。1垫料选择可用于肉鸡平养的垫料种类较多,以地域性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南方的稻壳、稻草或北方的麦壳、麦秸等,还有木材加工产生的锯末、刨花等。这些  相似文献   

14.
发酵床养猪垫料基础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酵床养猪模式是基于减少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养殖技术。试验测定了发酵床5cm、20cm垫料层温度、含水率、pH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分析发酵床理化参数,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垫料表层5cm处温度在20℃~35℃之间,垫料20cm处的温度在35℃以上;垫料水分在40%~55%之间,pH在6.5~8.0范围内变化,能够满足微生物正常发酵的需要;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机质含量、C/N比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猪粪尿的不断排放,垫料中全氮含量逐渐增加,而有效菌含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测定垫料厚度分别为20cm、40cm和60cm的锯末稻壳型肉鸡发酵床不同位置的温度、水分、pH及灰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垫料厚度影响垫料温度,垫料表面的肉鸡粪尿影响垫料中的水分、pH和灰分。肉鸡发酵床,垫料适宜厚度为20~40cm,并经常翻挖垫料。  相似文献   

16.
消毒药对发酵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床养猪技术因粪尿依靠微生物的活力可被自然降解而形成的诸多优势在全国各地的养猪业者中震动很大,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少行业人士对采用此种技术能否使用消毒药对发酵床垫料进行消毒,而存在一些担忧.为此,本试验采用两种消毒药对其消毒后,通过垫料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初步观察了发酵床上的细菌数量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增加,细菌数量呈现一个先下降后上升过程,不同取样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表层相对明显.不同取样层的细菌数量在消毒后48 h分别恢复到了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4.5发酵床养殖技术将锯末屑、稻壳、米糠和微生物菌种混合成垫料,进行水分调节、混合搅拌和堆积发酵后,铺在猪舍内制成发酵床,降解、消化猪排出的粪尿,减少臭气(硫化氢、氨气等)。发酵床定期进行清理,垫料物质和粪尿混合物用于生产有机肥或直接用作肥料。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无需设置清粪和粪污处理措施,节约用水约80%,猪场及其周围无恶臭,污水可实现近零排放;而且相对省工节粮,减少药物使用,提高猪肉品质。主要缺点是建设成本高,猪舍占地面积大;夏季猪舍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矮脚黄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从不同日龄起分别饮用2种以酵母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发酵菌液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盲肠菌落结构的影响,为发酵菌液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健康矮脚黄肉鸡母鸡1 6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抗生素对照组(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维吉尼霉素,空白对照组(B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D、E和F组)饲喂基础饲粮,分别按2种发酵菌液、14和27日龄2个开始饮用日龄分为4个组,2种发酵菌液在饮水中的添加水平为饮水量的3%。试验期78 d。分别于26、56和78日龄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盲肠内容物细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7~56日龄,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57~78和14~78日龄,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和发酵菌液2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6日龄时,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肉鸡的十二指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26和78日龄时,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肉鸡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78日龄时,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和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肉鸡的盲肠内容物细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饮用发酵菌液使肉鸡的盲肠内容物细菌群落结构趋于一致,且越到试验后期相似性越高。由此可见,14日龄起给矮脚黄肉鸡饮用以酵母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发酵菌液,可改变盲肠微生物组成,提高胰蛋白酶活性,有效降低料重比,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9.
肉鸡由于飞跳能力差,性情温顺,生长速度快和体重   大,较适合厚垫料平养,厚垫料平养也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厚垫料饲养,垫料的质量和垫料的管理则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垫料和合理的管理,可以给肉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则更有利于肉鸡的健康 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如果垫料质量差和管理的不好,垫料可成为细菌的温床,可使肉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良好的垫料再加上合理的管理,垫料可发挥如下的作用:①吸收水分,调节鸡舍的湿度和温度。鸡粪含有75%-80%的水分,鸡粪水分的排除一靠通风,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矮脚黄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从不同日龄起分别饮用2种以酵母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发酵菌液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盲肠菌落结构的影响,为发酵菌液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健康矮脚黄肉鸡母鸡1 6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抗生素对照组(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维吉尼霉素,空白对照组(B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D、E和F组)饲喂基础饲粮,分别按2种发酵菌液、14和27日龄2个开始饮用日龄分为4个组,2种发酵菌液在饮水中的添加水平为饮水量的3%。试验期78 d。分别于26、56和78日龄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盲肠内容物细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7~56日龄,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57~78和14~78日龄,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和发酵菌液2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6日龄时,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肉鸡的十二指肠内容物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26和78日龄时,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肉鸡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78日龄时,14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2和27日龄起饮用发酵菌液1肉鸡的盲肠内容物细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饮用发酵菌液使肉鸡的盲肠内容物细菌群落结构趋于一致,且越到试验后期相似性越高。由此可见,14日龄起给矮脚黄肉鸡饮用以酵母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发酵菌液,可改变盲肠微生物组成,提高胰蛋白酶活性,有效降低料重比,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