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遗传基础鹅蛋重、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Ⅰ组为F1♂×F1♀(横交固定),Ⅱ组为F1♂×籽♀(回交),Ⅲ组为卡♂×F1♀(级进杂交),Ⅳ组为籽♂×籽♀(纯繁),Ⅴ组为卡♂×卡♀(纯繁),Ⅵ组为F1♂×卡♀(回交),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以6组不同遗传基础健康种鹅为研究对象,将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末期,分别对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进行测定,分析两者与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Ⅳ组种蛋孵化效果最好,蛋重为134.20~141.23 g,蛋形指数为1.47~1.50,整个产蛋期受精率最高,分别为90.00%、88.05%、95.87%,受精蛋孵化率也最高,分别为90.00%、95.33%、83.36%。Ⅲ组蛋重为126.56~130.56 g,蛋形指数为1.46~1.52,产蛋中期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较高,分别为81.54%、83.58%,种蛋孵化效果仅低于Ⅳ组。除Ⅳ组整个产蛋期、Ⅲ组产蛋中期、Ⅴ组产蛋中期及末期受精率在80.00%以上外,其他组合试验鹅在不同产蛋时期种蛋受精率均在80.00%以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羽色、不同品种鸽交杂后的生产性能,选取白羽鸽(白羽王鸽W、白卡奴鸽Y和石歧鸽X)和有色羽鸽(灰羽王鸽B和黑卡奴鸽H)进行杂交。设计8个组合,每组80对,进行为期1年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BY组合产蛋数最高,为23.45个,显著高于XB、BX、BW组合(P0.05)。HY组合产蛋间隔最短,为28.15 d。BY组合出栏乳鸽数最高,为15.45只,极显著高于HY和HW组合(P0.01)。BY组合受精率最高,为92.04%;与XB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组达到极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BX和XH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87.95%和87.06%,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其中与BY组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HY乳鸽28日龄成活率最高,为98.83%,与BX组合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HX组合(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1)。研究表明,灰羽与白羽的杂交后的生产性能优于黑羽与白羽的杂交,其中BY、HX杂交后的生产性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淅川乌骨鸡♂×黄胫丝毛鸡♀、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和淅川乌骨鸡纯繁组3个组合的F1代的孵化性能和蛋品质,试验采用测定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等孵化性状和蛋重、哈氏单位、蛋壳重、蛋壳厚度、蛋白高度、蛋黄重、蛋白重、蛋形指数、蛋黄比率等蛋品质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初生重、种蛋重等孵化性能及蛋重、蛋黄重、蛋黄比率等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组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显著低于纯繁组,但仍在AA级蛋的范畴。说明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组在孵化性能和蛋品质方面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比较莆田黑鸭黑、白羽系群体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揭示莆田黑鸭的品种特性。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莆田黑鸭黑、白羽系群体生产规律基本一致;繁殖性能方面,莆田黑鸭黑羽系的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受精蛋孵化率高于莆田黑鸭白羽系(P0.05),但种蛋受精率低于莆田黑鸭白羽系(P0.05);蛋品质方面,莆田黑鸭白羽系的蛋形指数显著高于莆田黑鸭黑羽系(P0.05),蛋壳厚度、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对京海黄鸡配套系繁殖性能进行选择育种,对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B♂×(F♂×J♀)简称:FBJ)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数据来自连续四个世代配套系孵化成绩数据记录,对产蛋周、种蛋合格率、毛蛋率、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等孵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后4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种蛋受精率对孵化率、健雏率等的回归方程6个,结果表明:杂交配套系FBJ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与受精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18,且相关极显著;入孵蛋孵化率与受精蛋孵化率之间相关系数为0.938,相关极显著;产蛋周与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之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398,且相关显著,研究结果为京海黄鸡繁殖性能测定和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优质鸡矮小型品系(S3)的杂交模式,以选育的S3、B、D、F、Y系5个品系为素材,组成5个纯系组合和F♂×S3♀(FS)、S3♂×F♀(SF)、Y♂×S3♀(YS)、S3♂×Y♀(SY)、D♂×S3♀(DS)、S3♂×D♀(SD)、B♂×S3♀(BS)、S3♂×B♀(SB)8组二元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中D系的日增重最大,料肉比最低,S3系日增重显著小于其他品系(P0.05),Y系和F系的日增重显著低于D系和B系(P0.05)。杂交组合中BS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BS与YS的料肉比较低。生长性状存在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率,屠宰性状除腿肌外,无一致性的杂种优势率,FS、SF、YS和BS,在体重、日增重和料肉比上的杂种优势率较高,FS和YS在屠体性能上占优,YS和SD组合在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上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综合考量,YS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法国克里莫公司的黑羽矮脚鸡GF33A系、GF33B系、隐性白羽鸡R1系、地方品种WB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黑凤1[WB♂×(GF33A×R1)♀]、金陵黑凤2[WB♂×(GF33A×GF33A)♀]、金陵黑凤3[WB♂×(GF33B×R1)♀]三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商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黑凤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优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黑凤2,低于黑凤3(P0.05);黑凤1商品代70日龄体重优于黑凤3,在生产成本上低于其他两种配套组合。即[WB♂×(GF33A×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黑凤1配套组合为金陵黑凤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黑凤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B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黑凤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全黑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石歧鸽、白卡奴鸽、欧洲肉鸽三个品种鸽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寻求最佳二元杂交组合,试验设置XL组合[石歧鸽(X)■×欧洲肉鸽(L)♀]、XY组合[石歧鸽(X)■×白卡奴鸽(Y)♀]、LY组合[欧洲肉鸽(L)■×白卡奴鸽(Y)♀]和LX组合[欧洲肉鸽(L)■×石歧鸽(X)♀],每个组合170对,进行为期1年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统计,比较产蛋间隔、产蛋窝次、年产蛋数、无精蛋数、死胚数、出雏数、出栏乳鸽数、死雏数、受精率、出雏率、成活率、公鸽重、母鸽重、28日龄乳鸽体重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组合的筛选。结果表明:XY组合的产蛋间隔最短(25.50 d),极显著低于LY组合(31.28 d)和LX组合(30.67 d,P<0.01);XY组合的年产蛋数最多(22.69个),极显著高于LY组合(21.28个,P<0.01);LY组合受精率最高为88.96%,极显著高于XY组合(83.51%,P<0.01),显著高于XL组合(84.57%,P<0.05);XY组合出栏乳鸽数最多,为13.57只。产蛋窝次、产蛋数、无精蛋数和...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优质肉鸭市场需求,筛选优质肉鸭培育的专用母本,本研究对樱桃谷鸭♂(Y)×小体型北京鸭♀(A)、樱桃谷鸭♂(Y)×白改鸭♀(D)、樱桃谷鸭♂(Y)×莆田黑鸭白羽系♀(E)的杂交后代进行生产性能与肉品质单因素方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体重和屠体重显著降低(P0.05),但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Y×A组合的皮脂、腹脂率均显著低于Y×D与Y×E组合(P0.05),其全净膛率显著高于Y×D与Y×E组合(P0.05),但与Y×Y组合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价值高的部分内脏组织,3个杂交组合的产量与Y×Y组合无显著性差异(P0.05);Y×E组合的肌肉含水量最大;Y×D组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Y×A与Y×E组合;Y×A组合肌间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另外三个组(P0.05)。通过对多个指标的综合评定,若能有效提升Y×A组合肌间脂肪的含量,Y×A组合将是后续开发利用值得考虑的一个组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北京鸭、娄门鸭和绍兴鸭为亲本,设计北京鸭♂×绍兴鸭♀(BS组合)、北京鸭♂×娄门鸭♀(BL组合)、娄门鸭♂×绍兴鸭♀(LS组合)三个肉鸭杂交组合,记录杂交F_1代0~10周龄体重、饲料消耗,并于10周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合屠宰和胸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饲养至10周龄,BL组合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他两个组合(P0.05);BS组合饲料转化比最低(3.83∶1);BL组合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高于BS和LS组合,但三个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BL组合胸肌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平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寻石歧杂鸡的血浆淀粉酶Amy-1~A和Amy-1~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492、0.5508。成年鸡和18~21日龄死胚中血液淀粉酶表现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死胚中AA型频率高(0.4578),成年鸡中AB型频率高(0.8940),BB型频率在两者中基本相同(0.1022与0.1034)。亲代的血浆淀粉酶型与受精蛋孵化率有关,BB♂× BB♀、BB♂ × AB♀与AB♂ ×AB♀的受精蛋孵化率间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为筛选生产性能较佳的肉鸽三元组合。组成四个杂交组合,每组80对,试验期8个月,记录生产性能。试验期末,统计各组繁殖性能、28日龄乳鸽体尺和屠宰性能。结果显示,四个杂交组合后代28日龄体重HE1(586g)E3K(578g)HW(569g)HK(561g),且HE1显著大于HW、HK(P0.05);体尺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屠宰测定中半净膛率HE1(79.42%)显著大于E3H(76.89%)(P0.05),全净膛率HW(71.71%)显著大于E3H(69.69%)(P0.05)。亲鸽,产蛋间隔没有产生差异(P0.05);产蛋数HW(13.96个)显著大于E3H(13.27个)(P0.05);出栏乳鸽数HW(11.44只)显著大于HE1(10.22只)、E3K(10.33只)(P0.05)。综合各项指标,HW组合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峪口京红1号"及"峪口京粉1号"B段不同蛋重范围种蛋进行孵化,对比受精率、1~15 d死胚率、16~21 d死胚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健母雏率等指标,比较两个品种不同蛋重种蛋的孵化效果。种蛋蛋重分51~54.9 g、55~63.9 g、64~67.9 g三组。结果表明,峪口京红1号蛋重在55~63.9 g时,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健母雏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峪口京粉1号蛋重在64~67.9 g时,受精率、16~21 d死胚率显著高于51~54.9组(P0.05),1~15 d死胚率显著高于55~63.9组(P0.05);蛋重在51~54.9 g时,受精蛋健母雏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北京油鸡(Y)为素材,引入矮脚黄鸡合成品系E系和F系,组成二系(E♂×Y♀)和三系(E♂×(Y♂×F♀))杂交配套,分析杂交后代蛋用性能杂种优势,包括种蛋孵化率、生长发育、蛋品质和产蛋数等。结果显示:北京油鸡二系(EY)和三系杂交后代(EYF)在孵化率、成活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比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由于矮脚品系的导入,EY和EYF在体重上都表现出杂种劣势;EY和EYF的开产日龄与Y系相比都显著提前(P=0.0176),EYF在43周和66周龄产蛋数上均表现出杂种优势,EY在43周龄产蛋数上为杂种优势,但是66周龄产蛋数为杂种劣势;EYF的43周龄和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都显著高于EY(P0.0001)。表明三系杂交配套后代的杂种优势更明显,蛋用性能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北京鸭Z1系种蛋分为小蛋组(82~92g)、中蛋组(92~105g)和大蛋组(106~124g),分别研究蛋重与受精率、孵化率、蛋形指数及初出重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蛋重增大,受精率有增大的趋势;孵化率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或P<0.01);蛋重对蛋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雏鸭出生重受蛋重的正向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本文得出北京鸭Z1系适宜孵化的蛋重范围是82~105g.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S_1系(青胫快大黄麻羽)为父本,A系(青胫中速黄麻羽)、D系(青胫矮脚黄麻羽)、E系(青胫羽色偏红)、G系(固始鸡,青胫,慢速型)为母本,配套组成S_1♂×A♀(S_1A)、S_1♂×D♀(S_1D)、S_1♂×E♀(S_1E)、S_1♂×G♀(S_1G)四个配套组合,筛选最佳母本配套品系。每个配套组合随机选取公、母鸡各100只,在相同环境下饲养至14周龄屠宰,测定各配套组合体型外貌、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等。结果表明:四个配套组合的公、母鸡基本符合青胫黄羽肉鸡外貌特征的要求。S_1D体重较大,料重比最小,综合评价最优,生产性能较好;S_1D、S_1E的屠宰性能较好;S_1D、S_1G的肉品质较优。综合可知,以S_1系为父本D系为最佳配套母本,该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外貌和生长性能的要求,适宜于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丝羽乌鸡蛋品质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就丝羽乌鸡蛋品质因素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越大,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越高(P<0.01);蛋重对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蛋重与受精率呈一定正相关关系(r=0.0619,P<0.1),随着蛋重增加,受精率也会增大;蛋壳强度与受精蛋孵化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r=-0.1808,P<0.1),蛋壳强度太大的鸡蛋其受精蛋孵化率反而下降;蛋壳颜色与受精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848,P<0.01),即蛋壳颜色越深的鸡蛋其受精率越高;而蛋黄颜色与受精蛋孵化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328,P<0.05),即蛋黄颜色越浅的鸡蛋受精蛋孵化率越高;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比重等指标对受精率及受精蛋孵化率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山鸡蛋用系育种工作,利用美国新引进品种RN(中华环颈雉,代号A)、MX(蒙古雉,代号B)、MUT(绿雉,代号C)和国内饲养的七彩山鸡(代号D)和黑化山鸡(代号E)共5个品种组成9个二系和三系杂交组合:A♂×B♀、B♂×A♀、A♂×D♀、D♂×A♀、B♂×D♀、D♂×B♀、B♂×(D♂×A♀)、D♂×(B♂×A♀)、E♂×A♀,分别测定比较各组40周龄蛋品质差异。结果显示:9个杂交组合山鸡蛋的蛋重、平均蛋壳厚度、平均浓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蛋黄重、蛋黄比率差异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EA、AD、DA三个组合在蛋重、蛋黄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EA在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AD、DA在蛋形指数方面稍显不足。综合比较以EA表现较优,AD、DA次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养禽业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提高家禽福利,本研究比较了4个批次广西丁香鸡本交与人工授精对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及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广西丁香鸡本交的受精率(94.43%±1.05%)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受精率(90.28%±0.23%)(P≤0.05);本交的入孵蛋孵化率(91.87%±1.77%)和受精蛋孵化率(97.28%±1.11%)都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入孵蛋孵化率(83.84%±1.47%)和受精蛋孵化率(92.86%±1.65%)(P≤0.01)。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在广西丁香鸡中利用本交替代人工授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探索了不同蛋重对汶上芦花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挑选的324枚健康种蛋按蛋重分为3组:Ⅰ组(39.65~44.82 g),Ⅱ组(45.07~49.44 g),Ⅲ组(50.18~56.78 g),测算种蛋3个胚龄的失重和失重率,并对孵化效果和雏鸡初生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Ⅲ组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种蛋的失重随蛋重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但失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雏鸡初生重随着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汶上芦花鸡蛋重区间为50.18~56.78 g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