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龄对惠阳胡须鸡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试验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86,155,213,300日龄惠阳胡须鸡胸肌肌肉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日龄对惠阳胡须鸡肌肉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对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影响,这可能是造成不同日龄肌肉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茶粉、桑叶粉和大蒜粉对鸡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为植物添加剂在惠阳胡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20只120日龄体重相同、健康的惠阳胡须母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2%绿茶粉;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4%桑叶粉;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1.5%大蒜粉;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验7d,正式试验30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只鸡进行屠宰。每只屠宰鸡取同一部位胸肌100g,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有影响,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有影响,对照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而3个试验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不影响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但影响肌肉中两者的含量,显著降低鸡肌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必需氨基酸含量。因此,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可改善惠阳胡须鸡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茶粉、桑叶粉和大蒜粉对鸡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为植物添加剂在惠阳胡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20只120日龄体重相同、健康的惠阳胡须母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2%绿茶粉;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4%桑叶粉;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1.5%大蒜粉;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验7 d,正式试验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只鸡进行屠宰。每只屠宰鸡取同一部位胸肌100 g,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有影响,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有影响,对照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而3个试验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不影响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但影响肌肉中两者的含量,显著降低鸡肌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必需氨基酸含量。因此,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可改善惠阳胡须鸡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泽塔-肌聚糖蛋白(SGC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惠阳胡须鸡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惠阳胡须鸡作为试验材料,从鸡血液中提取DNA,然后通过PCR-RFLP分析DLC-1和SGC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DLC-1基因中GG基因型的体重与AA基因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GG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多16.68 g;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体重与AA基因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LC-1和SGCZ基因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对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但DLC-1基因中GG基因型、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93日龄样本平均体重最大,比DLC-1基因中AA基因型和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平均体重多49.62 g。说明DLC-1基因的优势基因型为GG基因型,DLC-1和SGCZ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为DLC-1基因中GG基因型和SGCZ基因中AG基因型,可作为惠阳胡须鸡早期基因型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1日龄纯系的优质肉鸡A系(♂,A组)和惠阳胡须鸡(♂,B组)为实验动物,研究比较两纯系鸡1~28日龄胃肠道黏膜细菌微生物丛组成与动态变化特点。采用l6SrDNAV3PCR-DGGE的方法,分析第1、3、7、14、21、28日龄2组鸡胃肠道黏膜细菌基因组DNA。DGGE图谱中显示,28日龄2组鸡回肠泳道的条带数差异明显,嗉囊、腺胃及盲肠黏膜菌群结构的相似性均大于70%,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相似性分别为40%和44%,回肠仅18%;21~28日龄2组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A组的动态变化值(%change)为70%,而B组仅11%。优质肉鸡A系和惠阳胡须鸡28日龄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宿主遗传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明禽白血病病毒(ALV)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的垂直传播特性。以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为素材,43周龄时进行血液与精液ALV病毒分离检测,结合系谱追溯筛选个体组建两个大试验组:阳性惠阳胡须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阳性惠阳胡须鸡♀。后代群体隔离饲养,进行1日龄胎粪p27抗原、42日龄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病毒分离检测,并对ALV分离检测阳性样本进行PCR扩增、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确定ALV的亚型。结果表明,阳性公鸡后代胎粪p27抗原、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阳性母鸡后代(P0.05),阳性公、母鸡后代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8.54%和0%;阳性公、母鸡S/P值高低与其后代的p27抗原阳性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胎粪和棉拭子p27抗原的假阳性率较高,且与病毒分离相比,胎粪p27抗原检测的漏检率为15%;序列分析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病毒分离检测阳性个体均为ALV-J。公鸡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ALV垂直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公鸡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时间及日龄变化对湖羊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51±0.57)kg]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54只初生湖羊公羔,饲养至28日龄后屠宰6只。将剩余的48只按照同质性原则分为28日龄断奶组[(8.21±0.97)kg]和56日龄断奶组[(8.06±0.53)kg],每组24只。2组在42、56、70、84日龄分别屠宰6只,屠宰后测定羔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瘤胃中氢化菌含量。结果表明:1)56日龄断奶组肌肉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高于28日龄断奶组;随着日龄的增长,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升高,种类变得越来越多。2)70日龄时,28日龄断奶组的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P0.05);56日龄断奶组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的含量在42日龄时显著高于70和84日龄(P0.05)。由此可见,与28日龄断奶相比,羔羊在56日龄断奶更利于肌肉中脂肪酸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惠阳胡须鸡     
惠阳胡须鸡,原产于广东省惠阳地区东江中下游沿岸各县,以所产地名及胡须特征而得名。早熟易肥、肉嫩、皮脆骨酥、味鲜质优,出口量较大,是传统的名产商品。惠阳胡须鸡是属肉用品种。胸深而背线短,后躯丰满,体躯呈蒲瓜形(当地农民称葫芦瓜为蒲瓜)。颌下有发达而张开的羽毛,状  相似文献   

9.
生态养鸡的主要特点是放牧,要精选地方良种,应选冠红而大、毛色光亮、皮薄、胫较细、肌肉丰满、健康无重大传染病感染、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放牧力强、生产性能良好、鸡肉品质好的鸡种,如固始鸡、河田鸡、山地乌骨鸡、宫廷黄鸡、广西岑溪鸡、广西荣发鸡、鹿苑鸡、惠阳胡须鸡等。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酸是重要的风味物质,影响着鸡肉品质性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是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是调节肝脏脂肪生成和脂类氧化的关键控制点。研究以90日龄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检测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含量及SCD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武定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和SCD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且在不同部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SCD基因是影响家鸡脂肪酸形成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鸡的肌肉营养成分,试验以西北地区主要家禽品种(青爪乌鸡、珍珠鸡、贵妃鸡和大白鸡)公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除水分外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大,并富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说明青爪乌鸡、珍珠鸡、贵妃鸡和大白鸡肌肉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的特点,符合人们对肉品的营养价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日龄和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选取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各240只,每个品种均分笼养和地面平养2种饲养方式,每种饲养方式120只鸡(均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在21和42日龄分别比较2种饲养方式下鸡的胸肌IMP和IMF含量,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IMP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品种和日龄对鸡肉IMP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IMF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笼养显著高于平养(P<0.05),3个因素对鸡肉IMF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脂肪酸含量除C18:2和C24:0为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外,其余脂肪酸则为AA肉鸡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AA肉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除C18:0、C20:0和C22:0外,品种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日龄对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养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0.05);3个因素对鸡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知,北京油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以及脂肪酸C18:2和C24:0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42日龄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显著高于21日龄鸡,平养鸡鸡肉的IMF含量、饱和脂肪酸C14:0、C18:0、C20:0和C22:0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低于笼养鸡,品种和日龄对鸡肉的IMP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鸡II型干扰素存在亚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T-PCR法从惠阳胡须鸡克隆了II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2)。ChIFNγ2是含19个氨基 酸的信号肽和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鸡II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长度一 致 ,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92.7%;有12处氨基酸发生点变异。ChIFNγ2与禽类IFNγ和哺乳动物IFNγ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62.2% ~92.7%和26.5% ~31.8%。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建议, 在一特定的干扰素型别内,氨基酸序列或组成方面有差异时可确 定为亚型。根据这些规定,惠阳胡须鸡ChIFNγ2可被定为一种新亚型的鸡II型干扰素。即II 型干扰素中存在亚型。  相似文献   

14.
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测定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随机选取从江县香猪育种场24头3月龄从江香猪和32头8月龄从江香猪、贵州大学香猪种猪场20头8月龄剑白香猪和11头8月龄久仰香猪、广西环江九万大山香猪加工厂12头3月龄环江香猪。结果显示,香猪肌肉中的脂肪酸主要由含16、18碳原子的脂肪酸组成;每一类型香猪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比值均大于1,从江香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肌肉营养价值高;幼年香猪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于成年香猪,亚油酸含量以3月龄从江香猪最高,为13.35%。  相似文献   

15.
品种与日粮营养水平对鸡肉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对肉鸡、肉杂鸡、盐津乌鸡、武定鸡、茶花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第60日龄,地方鸡肌苷酸含量均比肉鸡和肉杂鸡高,且盐津乌鸡、武定鸡、茶花鸡的肌苷酸含量依次上升,日粮营养水平对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影响不大,但采食低营养水平日粮其肌肉肌苷酸含量稍高于中、高营养水平日粮。  相似文献   

16.
鸡Ⅱ型干扰素存在亚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RT-PCR法从惠阳胡须鸡克隆了Ⅱ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2)。ChIFNγ2是含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鸡Ⅱ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长度一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92.7%;有12处氨基酸发生点变异。ChIFNγ2与禽类IFNγ和哺乳动物IFNγ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62.2%-92.7%和26.5%-31.8%。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建议,在一特定的干扰素型别内,氨基酸序列或组成方面有差异时可确定为亚型。根据这些规定,惠阳胡须鸡ChIFNγ2可被定为一种新亚型的鸡Ⅱ型干扰素。即Ⅱ型干扰素中存在亚型。  相似文献   

17.
肌苷酸(Inosinic acid,IMP)是影响畜禽肌肉鲜味的主要成分,对肉品质风味有重要影响。为探究IMP含量与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PURH)基因表达量的关系,试验以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于90、120、150日龄进行屠宰(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肌肉组织中IMP含量以及PURH mRNA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长,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肌肉中IMP含量显著上升(P0.05),武定鸡肌肉中IMP含量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P0.05);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均高于公鸡,胸肌中IMP含量均高于腿肌;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肌肉中不同日龄PURH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PURH mRNA表达水平与IMP含量呈正相关。本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武定鸡肉品质优于大围山微型鸡,且PURH基因对肌苷酸的合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放牧饲养的120日龄思州鸡10只,公、母各半,进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思州鸡肌肉嫩度好,干物质含量高,钙含量丰富,硒和铁含量较低,锌含量适中;胸肌11种脂肪酸中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92.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9.35%,必需脂肪酸占15.31%;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为主,占氨基酸总量的44.22%,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抗氧化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9.40%、26.18%、20.09%、7.06%、18.08%和11.61%。因此,思州鸡肌肉品质优良,肉质风味好。  相似文献   

19.
吉安红毛鸭屠宰性能及肉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深入了解吉安红毛鸭的品种特性和肉质特点,对该鸭产肉性能、常规肉质、组织学特性、肌肉氨基酸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方法1.1测定鸭的来源选取江西遂川水禽场、饲养管理水平一致条件下饲养的120日龄10个家系共60只吉安红毛鸭,每个家系公母各3羽,主要测定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另取120日龄公、母鸭各2羽进行屠宰,测定常规肌肉品质,组织学特性,肌肉氨基酸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化学成分。1.2测定方法按常规进行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静原鸡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试验以宁夏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静原鸡(第4世代)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白、麻、黑羽三个群体的胸肌、腿肌肉主要脂肪酸相对含量,并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静原鸡肌肉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静原鸡黑羽群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EFA含量高于白羽和麻羽群体,腿肌肉中的UFA和EFA含量高于胸肌;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相比,静原鸡肌肉中的SFA相对含量较低,而PUFA和EFA的含量相对较高。说明静原鸡在长期的提纯复壮常规育种后其脂肪酸组成丰富,尤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