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79—2007年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2007年与1979年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减少,耕地复种指数下降。以研究区2007年的耕地复种指数为参照,该区耕地复种指数理论可挖掘潜力为108.37%,其中最大的是浙江为160.5%,其次是湖北、江西、上海,分别为130.7%,113.0%,110.6%,其余各地也较大。复种指数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如何挖掘本区耕地复种指数潜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土地制度创新等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南宁市1996-2003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南宁市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指出粮食单产、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南宁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和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耕地复种指数是耕地利用集约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基于1978~2007年统计资料,对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西南地区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耕地复种指数也在缓慢上升。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在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也不断减少。在现有基础上西南地区复种指数可挖掘潜力为36.1%,其中最大的是云南,其次是广西、四川、重庆和贵州,分别为45.2%、44.0%、42.0%、40.4%和25.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多样化立体种植模式,是提高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挖掘西藏主要农区的生产能力,稳定全区粮食安全大局,开展西藏主要农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的研究。通过查阅西藏近25年来的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以及粮食总产量等统计数据并对其分析得出,1992—2017年间,西藏主要农区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攀升,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均减小;西藏主要农区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从1997年的97.26%增加至2017年的102.41%,拉萨市耕地复种指数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安徽省1949-2006年粮食生产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诸要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指出粮食单产、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种植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实现安徽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平原粮食产量与主要投入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黄淮海平原1999~2005年粮食总产量与年末总人口、乡村人口、乡村从业人员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农业从业人员、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百分比等12项相关因子进行了关联分析,以了解近7年影响粮食产量的强关联因子和中等关联因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百分比和农业从业人员与黄淮海平原粮食总产量是强相关关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乡村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年末总人口、乡村从业人员数、化肥使用量、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和黄淮海平原粮食总产量是中等相关关系.并根据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与粮食总产量关联的强弱,分别从稳定耕地面积,加快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转移,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阐述了稳定黄淮海平原粮食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近10 a(2000-2008年)耕地资源的变化,分析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率以及四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并无决定性关系,影响我国近期粮食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的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两者的年际变化率均与粮食总产量年际变化率呈较强的相关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后基于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湘阴县是一个以种植双季水稻为主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9万公顷,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04年~2007年3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万公顷,全县1.3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9.
喜德县耕地面积36.9万亩,常年种植粮食45万亩,其中荞麦播种面积常年10万亩左右,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22%左右,苦荞麦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5%左右。荞麦系喜德县高寒山区优质特色粮食作物,不仅是群众生活的细粮,畜禽生产的重要饲料,而且是探亲访友、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粮食供需平衡及粮食安全问题有潜在的影响。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行政区的省域面板数据,从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两个维度解析我国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情况,并运用全局Morans Ⅰ指数检验我国各省域粮食产量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各省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逐渐北移,且各省域粮食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粮食产量的格局在近20年发生了演变。基于此,建议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加强各省份之间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协调等方面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