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莜麦的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燕麦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种子带皮的皮燕麦,另一类是种子不带皮的裸燕麦.莜麦就是裸燕麦,又称玉麦、铃铛麦.下面谈谈莜麦的医疗保健作用.1莜麦具有降血脂的药理作用据美国科学家报道,人们食用燕麦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旱地莜麦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密度对莜麦主要农艺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出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晋北高寒区旱地莜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播量600—675万粒/hm2,基本苗400—500万株/hm2。在该密度范围之内,群体和个体生长良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关系协调,合理密植是获得旱地莜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连续两年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对13个玉米品种和4个莜麦品种进行产量和消化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反交冀丰58在滩地种植产量最高,其次为冀丰503,其最高鲜重产量分别为60000 kg/hm2和56000 kg/hm2,相应干重产量分别为10500 kg/hm2 和9250 kg/hm2。9244莜麦在滩地种植其产量高于其它3个莜麦品种,鲜重产量最高达32852 kg/hm2,相应干重产量为8377 kg/hm2。玉米和莜麦两种作物混合比较,在滩地种植的反交冀丰58玉米的消化能处于第一位。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和莜麦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这也是两种作物滩地产量高于沙地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莜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坝莜六号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利用皮裸燕麦种间远缘杂交、裸燕麦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备荒救灾型的莜麦新品种.省级区试和生试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122 d,千粒重27.4 g,穗粒数64.6粒,穗粒重1.78g.平均产量5 230.5 kg/hm2,高产抗倒,适宜在湟中县山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尚义县坝上地区开展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研究区土壤27项指标、灌溉水12项指标、莜麦子实及其根系土共计12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对比分析莜麦优势区土壤、灌溉水相关指标与全区平均值的含量关系发现:莜麦优势区土壤中有机碳(SOC)、N、P含量明显高于全区平均值,是优势区的主要标志,Si和Na含量相对较高,Mg、Cl、S、Ca等常量元素含量偏低,反映的是偏沙壤性土壤环境;灌溉水水质较好,同时富Sr和Se。通过建立地质地球化学模型进行莜麦种植区划,总结种植规划建议,为该县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亚地区,最先引进欧洲大陆,尔后被我国引进,种植于西北,华北北部,内蒙古等地,已有20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武川县主要作物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气候变化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已成为农业生产面对的新课题。本文利用内蒙古武川县1961-2006年间气象观测数据以及1949-2006年5个主要作物种类(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油料)的粮食生产统计资料,以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961-2006年间粮食单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是武川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气温变化趋势对油料作物和马铃增产有利,对荞麦和莜麦生产不利。依据1949-2006年间武川县5种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2000-2006年间5个作物种类的产出以及种植面积变化阈值进行线性规划,5种作物优化种植比例为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油料=1.1616︰0.4359︰0.1930︰4.7513︰3.4582。规划后种植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市场供应与居民生活所需,也能够适应气候变暖形势,有利于提高当地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杭锦后旗通过对两个大面积种植的优质小麦15-1106与永良4号麦后复种玉米、莜麦、饲用甜菜、谷子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此技术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播种期对农牧交错带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索播种期对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农牧交错带莜麦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此研究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通过两年的分期播种实验,研究播种期对莜麦生育期、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莜麦生育期、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影响显著,中播和晚播莜麦的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高于早播。随着播期推迟,莜麦营养生长期缩短,温度是主要原因,生殖生长期延长,降水是主要原因,生育期总天数缩短,莜麦生殖生长阶段在整个生育期中所占比例增加。播期处理对莜麦单株分蘖数、穗数和千粒重影响达显著水平。两年试验中,中播(5月18日)产量平均可达107.7 g/m2,均高于早播(5月8日)和晚播(5月28日)。建议农牧交错带地区莜麦适宜播期安排在5月18日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莜麦蛋白的碱法提取工艺条件。以莜麦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莜麦蛋白碱法提取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提取温度40℃,pH值9.65,料液比1∶11.66 (g∶mL),提取时间1.15 h,在此条件下莜麦蛋白的提取率为6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