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鉴定造成太谷区某鸡场57日龄蛋鸡死亡的鸡球虫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单卵囊分离技术从病死鸡粪便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球虫;将分离球虫口服接种SPF鸡,观察并测定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裂殖体寄生部位和大小、卵囊寄生部位和大小、潜隐期、死亡率、增重情况、肠道病变记分等指标,了解该虫株的生物学特点并初步鉴定其类型,随后采用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进一步确定虫株类型。结果显示,分离虫株的裂殖体寄生于空肠,平均大小为(63.17±7.66)μm×(47.12±6.91)μm,卵囊仅盲肠可见,平均大小为(19.92±0.20)μm×(19.27±0.11)μm,虫株潜隐期为152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接种5.0×104个卵囊/羽和1.1×105个卵囊/羽的分离虫株可分别造成40%和50%的实验鸡死亡,相对增重率下降至31.61%和20.87%,病变记分分别达到3.9和4.0;SCAR标记扩增显示,分离虫株与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的同源性达97.1%,命名为E.necatrix-CN-SX-...  相似文献   

2.
利用从南宁市郊养鸡场球虫病鸡粪便中收集的球虫混合种卵囊感染小鸡,再应用单卵囊分离感染技术,从感染鸡盲肠中收集的卵囊分离纯化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株的卵囊大小和卵形指数、潜在期、排卵高峰期、最短孢子化时间、寄生部位、致病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测得该虫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5.743±1.94126)μm×(21.4±1.85985)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2067±0.07;潜在期为140 h;其排卵囊峰期在第6~9天,最高峰在第7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部位在盲肠;对两周龄的艾维茵鸡,当使用5×104的孢子化卵囊感染剂量时死亡率为7.5%。根据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综合鉴定该分离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命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南宁株(Eimeria.tenella-GXNN),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和缓艾美耳球虫石河子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株卵囊大小为18.4~20.5μm,卵囊指数为1.11,最小潜在期是93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6 h,粪便内卵囊的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 h,卵囊产量高峰是感染后第5天。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球虫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拉尔某鸡场球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阿拉尔市某鸡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采集新鲜粪便并检出阳性粪便,对检出的阳性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最小潜在期和病理变化,进行虫种鉴定。最后得出该鸡场感染有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和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该鸡场球虫感染严重,且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从南宁市郊区某鸡场感染球虫病的病鸡粪便中收集到混合卵囊,采用改良过的琼脂单卵囊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球虫虫株,并对其中的1个球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株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囊平均大小为(22.51±0.4790)μm×(15.94±0.5599)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41212±0.06714,裂殖体平均大小为31.33 μm×27.46 μm,潜在期为120 h 50 min,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6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 50 min,寄生部位为小肠中、下段,属中等毒力的球虫虫株。通过将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与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鸡艾美耳球虫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后,将该分离株球虫鉴定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并且将它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记为Eimeria.brunetti-GXNN。对该虫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本地球虫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琼脂薄膜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从河北省保定市暴发球虫病的某鸡场鸡粪便中成功分离出布氏艾美耳球虫卵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种潜隐期为125 h,卵囊大小为26.1 μm×21.3 μm,形状指数为1.22,寄生与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后段、直肠和泄殖腔,特征性病变是肠黏膜层有出血斑纹及血性内容物。感染一定剂量该球虫,鸡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当感染剂量为2×105个/羽时会出现鸡死亡,表明该虫株具有较强致病性;应用特异PCR方法对获得的卵囊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确认所分离和纯化的球虫卵囊为布氏艾美耳球虫纯种,并将该虫株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保定株--BBD株。  相似文献   

7.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单卵囊分离方法,并对一株广西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分离。方法采用电泳制胶槽来制作琼脂块进行球虫单卵囊的分离,单卵囊实验感染9只1日龄雏鸡,感染后收集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检测。纯种卵囊经口感染10只1日龄雏鸡,观测卵囊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以及其潜在期和排卵高峰期。结果2只雏鸡粪便中检出卵囊,单卵囊感染成功率为22%。通过对其中一株球虫的研究,根据其卵囊的形状、大小、寄生部位、潜在期、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排卵高峰期等生物特征,鉴定该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单卵囊分离技术,可作为球虫单卵囊分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斯氏艾美尔球虫(E.stiedai)阿拉尔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以30~35日龄健康兔为研究对象,经口感染8.0×104个/只孢子化纯种E.stiedai卵囊,从感染后第10天开始,每天收集粪便进行卵囊计数,计算其最小潜在期和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和卵囊大小。结果表明:在染虫后第13天才从粪便中检出卵囊,之后卵囊排出量逐渐增多,至感染后第24天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至第40天几乎检不出;该虫株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3 h,卵囊大小为36.4(31.3~38.7)μm×22.8(19.1~27.8)μm,卵囊指数为1.59。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对早熟艾美耳球虫长春株(Eimeria praecox C.1994年分离)的分离鉴定。主要鉴定指标:虫体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上皮层,病理变化轻微,大剂量感染时表现为肠管充血、粘液性管型与肠粘膜针尖大小出血点。卵囊大小为19.4±0.18×16.0±0.15微米。最大裂殖体为19.8微米,潜隐期89±0.13小时,卵囊最短孢子发育时间为20小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兔场兔球虫混合感染样品中获得1株球虫,用其接种无球虫兔进行增殖,根据其形态、大小等特征和PCR鉴定确定其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虫株寄生于小肠中后段,卵囊呈梨形,孢子化后有卵囊残体,潜隐期为198h,孢子化时间为36h。通过随机测定100个孢子化卵囊后发现,孢子化卵囊的大小为(26.7~34.5)μm×(16.9~24.1)μm,形状指数1.41~1.55。对照相关文献并进行PCR鉴定,确定该虫株为纯种肠艾美耳球虫。当兔感染3×103个/只以上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出现精神沉郁,排出干粪或稀粪等球虫病临床症状或死亡,且增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感染3×103个/只该虫株孢子化卵囊后第11天剖检,小肠中后段可见明显的肠壁增厚,褶皱增多并伴有出血;病理切片可见空肠黏膜充血、出血,浆液渗出,黏膜层见大量典型虫体。结果表明该虫株具有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