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三、优质棚膜加盖草苫 棚膜多用0.1毫米的农用聚氯乙烯膜.或防老化无滴聚乙烯膜,或无滴长寿膜。采用三膜加草苫办法取得了保温、增产显著效果.即在大棚内每畦定植后畦面覆盖地膜,畦上部再加扣一小拱棚.大棚外加盖草苫进行保温。  相似文献   

2.
张琳 《农友》2001,(2):11-12
雨雪天。当日光温室内温度不低于要求温度时,可不盖草苫,以免草苫被雨淋后影响保温效果一若室温低于要求温度时,则要覆盖草苫,并在草苫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雪天雪停后要及时清扫积雪,增加光照。  相似文献   

3.
李强 《农家顾问》2009,(1):37-37
1 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法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棚跨度最好在6~8米以上,高度不限。1月上旬扣好棚膜。棚内设1.5米跨度小拱棚,覆盖3米宽棚膜,夜间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厚草苫。草苫上加盖一层旧棚模。保温性能大大增强,可达到或接近一膜一苫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育苗过后还可定植番茄。  相似文献   

5.
隆旺夫 《湖南农业》2002,(21):15-15
大棚外盖防寒"被" 当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用草苫、蒲草苫等保温.为了提高保温性能,可在草苫上再包一层完整的薄膜.草苫外包薄膜后,晴天夜间大棚内温度比不加膜的提高2℃~4℃.据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用复合编织布做成的新型不透明覆盖材料如岩棉被、棉被、纸被以及普通铅箔膜等,其保温性能优于草苫,其中以岩棉被保温性能最好.用以上材料覆盖的大棚,棚内最低温度比草苫覆盖高0.5℃~1.0℃.这些覆盖材料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容易保管、晾晒方便、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并且弥补了草苫缝隙大和怕水等缺点,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09,(1):18-19
<正>1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式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保温,防寒防冻。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危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技术。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在棚膜上盖草苫,在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淋湿草苫,有效提高棚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效果。如遇强降温天气,则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在加温时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温度的控制上应以植株不受冻害为原则,温度不能上升得太高,尤其要适当控制夜温)。  相似文献   

8.
蒋学杰 《北京农业》2011,(34):10-12
1大棚结构 大棚宽9米.长度60米,为增强保温效果,在寒冷的季节.大棚膜外加盖厚5厘米的草苫,草苫外再加盖一层棚膜,以增强保温效果并起到防雨雪作用。  相似文献   

9.
满红 《农技服务》2006,(11):15-15
多膜覆盖西瓜是我国北方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西瓜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每亩可产西瓜6500公斤左右.收入0.7~0.9万元。1、多层覆盖 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三层覆盖方式,即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地膜。寒冷季节,再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在大棚外围上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多膜覆盖过去蔬菜大棚一般是单层薄膜覆盖,这样虽吸光快,但保温性能差.所以只能在春季使用,蔬菜的定植期也只能提前到 3月底,收获期提前到"五一"前后.如果采用双层或多层膜覆盖,则可使定植期和收获期提前半个月或 1个月.双层覆盖即上面用无滴膜盖棚,地面用地膜盖秧苗.多层膜覆盖则包括大棚内设小拱棚,拱棚上盖草苫、纸被等,还有的在棚内挂二道幕,可使棚温提高 2~ 3℃.  相似文献   

11.
正牛蛙是变温动物,每年有3~4个月的冬眠期,各地可在蔬菜大棚内进行牛蛙养殖。蔬菜大棚适宜面积为667~1334米2,普通拱形大棚,东西方向较长,上面覆盖双层无滴塑料薄膜,大棚内种植芹菜,并有水井一眼(自来水也可)。用麦草或稻草做成草苫,每日16:00将草苫盖在棚上面,次日9:00掀起,使阳光透射到大棚内。草苫起保温作用,阴天时草苫不必卷起,以防棚内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正> 1 多膜覆盖。过去蔬菜大棚一般是用单层薄膜覆盖,这样虽吸光快,但保温性能差。所以只能在春季使用,蔬菜的定植期也只能提前到3月底,收获期提前到5月1日前后。如果彩采用双层或多层薄膜覆盖,则可使定植期和收获期提前15天或30天。双层覆盖即上面用无滴膜盖棚,地面用地膜盖秧苗。多层膜盖则包括大棚内设小拱棚,拱栅上盖草苫、纸被等,还有的在栅内挂二道幕,可使棚温摊高2~3℃。 2 应用无滴、长寿、多功能膜。过去应用的多是聚乙烯膜,此膜的缺点是韧性低、拉力弱、易老化、保温性能差。  相似文献   

13.
<正>设施农作节能技术是指在冬春季节温室大棚中利用可再生农作物残体与副产品以及利用人工保温材料等,达到保温、增温、增产增收、节省能源投入的节能技术。目前,我国应用的设施农作节能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日光温室冬春保温技术1)纸被加草苫节能技术:即采用纸被加草苫的覆盖方法以提高保温性。把简易保温被放到草苫或蒲席下面,  相似文献   

14.
棚栽小洋南瓜定植后,田间管理应注意调控温度,定植至缓苗期间需严密覆盖棚膜增温,加速生长,缓苗后根据棚温调控,日间保持22℃-28℃。30℃以上适当通风,夜间维持在10℃-12℃,低温寒潮期间棚上盖草苫保温。露地栽培小洋南瓜一般不需控温。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机尾号为7328的用户问:近年雾霾严重,大棚蔬菜应该怎么应对雾霾天?专家解答:在雾霾天,对大棚蔬菜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温度。室温内达不到15℃时,应抓紧盖上草苫或保温被,大雾或降雪天在草苫上加盖二层膜,防止草苫被雾、雪打湿降低保温效果。平时要经常打扫、擦洗棚膜上的灰尘,以利增加光热,提高棚温。二是增加光照。雾霾天气光照常常不足,在不影响棚内蔬菜对温度要求的情况下,通过适时揭、适时盖,充分利用阴天的散射光,使植株进行光合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内外保温 冬春茬蔬菜为了确保室外温度-5—10℃不受冻害,覆盖方式不能少于三膜(三层农膜覆盖)加二帘(二层草帘覆盖),最好采用四膜加三帘覆盖,过冬才最安全。一是外保温。温室的外保温措施有前屋面覆盖草苫、纸被或棉被,墙外倒培土;大棚四周围草苫,棚顶还覆盖软麦秸;中小棚及改良阳畦外保温多用草苫覆盖。二是内保温。温室、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最常用的外覆盖材料是蒲席和草苫,其保温性能好,但笨重,易污染,易损坏薄膜,浸水易腐烂,所以需要更新。本研究的目的是选出1种~2种日光温室新型保温外覆盖材料,其保温性能接近于草苫,质地轻、不易浸水、寿命长、价格合理。一、室内实验筛选阶段首先经严...  相似文献   

18.
<正>1.温度。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  相似文献   

19.
一、定植后的管理重点是防寒保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不放风,晚揭早盖草苫,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地温保持在18~20℃。缓苗以后要适当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17℃,地温保持在16℃以上。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揭盖草苫的早晚和通风时间的长短,以及通风口的大小米调节温度和湿度。定植后15天左右在两窄行上覆盖地膜,形成暗沟,可作浇水追肥之用。  相似文献   

20.
1软化设施芹菜较耐寒,用保温性能一般的塑料大棚、中棚、小棚、风障阳畦、改良阳畦等均可。2适栽品种以黄绿或白绿的品种为佳。常用品种有美国芹菜、玻璃脆芹菜等。3育苗华北地区一般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育苗。播种后及时加盖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保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