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本农田规划问题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市B区为例,在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础上,评价规划划定基本农田的质量。分析表明,不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利用等为16.82等,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后基本农田利用等提高了0.08等,但仍比上轮规划降低了0.11等。最后,分析了本轮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对基本农田保护考虑不足;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对基本农田质量的检查;三是土地整理后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四是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不及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考虑;将土地整理后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及时进行农用地分等更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纳入"一张图"工程。  相似文献   

3.
以A市B区为例,在农用地分等更新的基础上,评价规划基本农田的质量。分析表明,不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本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利用等为16.82等,考虑农用地分等更新后基本农田利用等提高了0.08等,但仍比上轮规划降低了0.11等。分析了新一轮规划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对基本农田保护考虑不足;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对基本农田质量的检查;三是土地整理后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四是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不及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加强对基本农田质量的考虑;将土地整理后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及时进行农用地分等更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纳入"一张图"工程。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05,(3):5-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相似文献   

5.
杨戈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05-3607,3658
以河南省为例,针对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的新技术、新措施,为中原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中原地区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更优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7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措施严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这6项措施包括: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不得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定期通报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六项措施捍卫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7.
蒋平 《湖南农业》2005,(12):5-5
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措施严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1.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依据土地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出台6项措施捍卫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这6项措施包括:——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  相似文献   

9.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土地整治规划和基本农田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2016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从基本农田质量、基本农田地形条件、基本农田区位条件、基本农田区位设施状态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并基于GIS技术,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研究如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以期为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的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措施严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将会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立足于两规合一,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域,拟探索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在考虑两规、城市开发边界和耕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从自然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和区位条件三方面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连片性、斑块形状指数、耕地到农村道路的距离、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5个指标,建立耕地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法对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进行分值确定,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分值来判断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优先程度,同时遵循最大相似性原理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调入型、重点调控型和缩减退出型4种类型耕地,从而确定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将城市周边和道路沿线应划入却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达到上级下达指标,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且布局更优化。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本农田保护是指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保护。目前,基本农田仅定量地划定,而无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农用地分等是基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辅以科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农用地的自然质量等的一项技术。文中以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作为依据,分析了云南省耕地的质量分布规律,并对基本农田的数量确定和范围划定进行研究。自然质量等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弥补了对耕地的质量评价,有利于实现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贵溪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贵溪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指数模型在GIS平台上实现指标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并根据测得的耕地质量综合分值,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镇发展的要求划定贵溪市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加权指数和模型计算得到的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58.51,97.78],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综合指数为81.89,耕地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通过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布局调整优化,贵溪市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45 413.25 hm2,基本农田综合质量分值较调整前增加了5.58。该研究可以为县域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出台6项措施捍卫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场》2006,(2):41-41
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提出6项措施严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国家就耕地保护工作曾多次出台文件,捍卫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将“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作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真正保护和提篙精地质量。是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与分区是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土壤质地、农田基础设施、耕地空间形态及规模3方面选取10个指标,以综合指数模型及GIS分区技术,将绥化市北林区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建设和退出型耕地类型区。优先划定型耕地综合质量最优,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是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优选区域;适宜调入型耕地也可作为基本农田近期建设的优先区域;重点建设型耕地宜采取中、远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分步建设;退出型耕地不宜划定基本农田。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基本农田分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些省(区、市)在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时未完全落实规划确定的指标;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等原因致使基本农田面积有所减少,总体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为稳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日前,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切实搞好基本农田补划工作,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贵溪市为研究区域,从自然条件、质量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等5个层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结合GIS的数据处理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耕地田块的综合分值,并对贵溪市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按分值进行分等,根据评价质量等级对基本农田进行调入调出分析,使调整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得到提升,布局得到优化。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将分值<60分的耕地调出基本农田,调出面积2 32033 hm2;将分值≥90分的耕地调入基本农田,调入面积2 45486 hm2,调入基本农田面积略高于调出基本农田面积,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总体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识别丘陵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单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对提高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效率,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总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研究研制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践行国家土地整治政策和落实耕地保护国策有重要意义。研究依据重庆市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选取相应地貌类型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项目实施前技术指标达标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关键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的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本底条件评价,识别出影响重庆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是灌溉保证率、硬化生产路指数、田间道宽度指数和适宜小微型农机化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应是加强对关键影响因子的建设。不同地貌类型区因主要限制性子不同,其重点建设内容也不相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通过改造或消除限制性因子来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