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1996年在第三,四代棉铃虫盛发期对27块棉田的2700棉株上的卵量随机抽样调查,经Iwao聚集指数测定,m/m>1;Taylor法测定,a=2.1462>0,b=1.3717>1;Iwaom-m回归分析,a=-0.041-0,b=2.5440>1。结果表明,棉铃虫卵粒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对玉米田四代棉铃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个体间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3.
玉米田四代棉铃虫老熟幼虫空间分布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田四代棉铃虫老熟幼虫空间分布型。[方法]于2009年8~9月,对第4代棉铃虫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进行调查,取得了6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7种指标分析,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检验。[结果]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地Moore I〈0,Lloyod m/m〈1,Kuno Ca〈0,扩散系数C〈1,扩散型指数Iδ〈1,负二项分布,K〈0,表明棉铃虫老熟幼虫在夏玉米上均呈均匀分布。棉铃虫第4代老熟幼虫在夏玉米上的Iwao回归方程为m=0.0906+0.7669m,r=0.9863;说明棉铃虫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老熟幼虫在夏玉米上呈均匀分布。利用公式N1=(1.0906/m-0.2331)/D2即可求出棉铃虫第4代老熟幼虫在玉米上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结论]研究结果为准确估值棉铃虫种群数量及变动规律,为预测及防治棉铃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5.
秋大豆田豆荚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的测定检验结果表明:豆荚螟幼虫在田间呈均匀分布,并具密度依赖性,田间幼虫密度愈高,种群分布愈均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田间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年的田间调查表明 ,棉铃虫第 1 ,2代不危害玉米 ,第 3代在玉米田密度极小 ,第 4代危害夏玉米 ,是主害代 ;玉米田棉铃虫主要危害雌穗 ,取食花丝、幼嫩穗轴和籽粒 ,不仅造成产量损失 ,而且诱发病害的发生 ,使玉米的品质下降。对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型调查结果表明 ,第 4代棉铃虫在夏玉米田的分布有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 2种。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 ,烟田莎草呈明显的聚集分布 .利用有草样方频率和空间格局特征参数对烟田莎草种群密度进行估测 ,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卵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测定结果表明 ,烟田茴茴蒜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利用有草样方频率和空间分布的特征对烟田茴茴蒜的种群密度进行估测 ,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对不同抽样方式进行比较 ,得出采用分行式抽样效果最佳 ,而用Z字形抽样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正>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上的主要害虫。近十年来,该虫在河南省大发生频次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1984年我们在周口市郊区于大豆食心虫产卵盛期,对好、中、差的三类大豆田,进行了大豆食心虫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调查方法:在8月20~25日对三类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辣椒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为控制辣椒田虫害并保护蜘蛛类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辣椒整株上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和拟环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进行调查,每点系统调查10株,应用2种回归方法和8个聚集度指标对蜘蛛混合种群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空间格局;通过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计算蜘蛛混合种群理论抽样数,以Iwao和Kuno序贯抽样技术拟合蜘蛛混合种群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通过Iwao m*-m回归法得到α=0.517>0、β=1.089>1,Taylor幂法则得到a=1.616>0、b=1.071>1,表明蜘蛛混合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通过种群密度与聚集度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久野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标(K)、田间个体平均大小(L*)及L*/(m+1)均能用以分析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型;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结论]辣椒田蜘蛛混合种群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由环境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2.
陆永跃  尹楚道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380-382,385
研究了棉铃虫卵在棉株的垂直方向上及在不同器官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各代分布以上部4~6 层果枝为主,而且在空间格局上都是聚集的;(2)2 代时以嫩叶、顶心及边心为主,淮北3、4 代,沿江3、4、5 代顶心及边心、嫩叶、老叶处卵量分布比例减小而繁殖器官上比率明显增大;(3)适时摘除顶心、边心及无效花蕾是减轻棉铃虫为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花椰菜田斜纹夜蛾3代(主害代)卵分布型进行多种抽样技术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花椰菜田卵分布呈小聚集团(个体群),小聚集团间呈均匀分布。采用随机取样、跳跃式五点取样、对角线五点取样均能较好地反映田间卵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6种空间分布模型、理论抽样法以及序贯抽样法等对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可能是由环境因子作用所造成。同时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N=t2(2.4360/m+0.4766)/D2以及序贯抽样模型:T(n)=5n±(12.1799n+11.9144)1/2,以期为油桐尺蠖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麦田泽漆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阳  朱克响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61-362,379
研究表明,麦田泽漆在各种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强。其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种子集中散落的结果。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型取样均适合泽漆的田间调查,尤以棋盘式取样最佳。同时给出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集度指标测定,得出并背金针虫在田间的分布属聚集型,并确定了田间调查该虫时,以“Z”字型和棋盘式取样法最佳,其取样数为n=25.49/x+0.67。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马铃薯田杂草科学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马铃薯田苗期扁蓄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扁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模型为n=3.841 6/D2(3.507 7/■-0.59)。  相似文献   

18.
烟蚜Myxzus persicae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乌什县桃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棉铃虫危害程度逐年上升。为了掌握棉铃虫在桃豆田发生规律,及时有效防治,我们做了桃豆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1桃豆生育期与桃豆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乌什县桃豆生育期为100天左右,4月中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田间棉  相似文献   

20.
应用Iwao法、Taylor法和其他5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甜菜象虫幼虫混合种群在田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甜菜象虫幼虫在田间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增大。根据Iwao法建立了理论抽样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