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宁南山区是全国小麦条锈病西北越夏区之一,秋苗条锈病的发生程度直接影响越冬区的发生,近期该站安排山区各县对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地区海拔1462米~2183米,调查品种为宁冬1号、宁冬3号、宁冬14号、兰天7号、兰天28号、西峰24号、中引6号、中引7号。调查表明今年全区小麦条锈病总体病情轻于历年同期。一、发生情况1.自生麦苗条锈病:今年全区自生麦苗面积4.8万亩,病点率26.3%,平均病叶  相似文献   

2.
正2013~2016年连续4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对河南省不同类型麦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和危害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已经广泛分布,每年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13年病田率为45.8%,病田白穗率为0.4%~11%;2014年病田率为12.6%,病田白穗率为0.1%~3.7%;2015年病田率为32.5%,病田白穗率为0.1%~16.1%;2016年发生最重,病田率为65.1%,病田白穗率为0.1%~31.5%。调查还发现,河南省小麦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东地区小麦条锈病发展成因及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河东麦区5地(市)8县(区)39个冬小麦条锈病病田率样本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小麦条锈病秋、春季发病面积预测预报气象等级模型,分析了甘肃河东麦区小麦条锈病发展成因并提供精准的预测预报技术,为农业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减免经济损失提供科学依据。该区小麦锈菌于夏季最热时段8d日滑动平均气温24~25℃以下地区越夏,或外地菌源随风漂移入侵感染以后,随秋季气温的下降和大气湿度的增加,适宜的温湿气候使小麦锈菌大量滋生蔓延,造成当地小麦条锈病迅速发展流行;入冬以后,锈菌在冬季最冷时段7d日滑动平均气温-9~-10℃以上地区越冬,并随春季气温的回升和降水量的增加而诱发小麦锈病大面积发展蔓延并迅速侵染下游区域。统计建立的预测预报气象等级模型经回代检验,秋季准确率89%,春季准确率91%,预测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界定我国小麦条锈病越夏区和越冬区,加强分区防控和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小麦条锈病中长期治理工作总体部署,农业部近日颁布了《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工作方案》,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表明,冬小麦条锈病发生晚的麦田,病叶主要分布在上部,与早发麦田相比,同部位叶片发病轻,因而形成的本田菌源量低,不利于后期小麦条锈病暴发,控病效果明显。因此对早发麦田要早期挑治和中期控制,对晚发麦田要中期控制,阻止外部菌源的落户和本田菌源的形成,有效减轻后期发病程度, 中度以上发病年份,齐穗扬花期普防病田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为新疆小麦条锈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调查各处理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评价供试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0 g/L氯氟醚·吡唑酯S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和75%肟菌·戊唑醇WG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最高达到82.64%、77.28%、71.36%和70.93%。40%腈菌唑WP、42%苯菌酮SC、430 g/L戊唑醇SC、43%氟嘧·戊唑醇SC和48%苯甲·嘧菌酯SC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为61.11%~64.89%。建议在生产上推广240 g/L氯氟醚·吡唑酯S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75%肟菌·戊唑醇WG、40%腈菌唑WP、42%苯菌酮SC、430 g/L戊唑醇SC、43%氟嘧·戊唑醇SC和48%苯甲·嘧菌酯SC的轮换使用,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危害,提高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病作为清水县冬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影响着小麦的生产安全。笔者对清水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5年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分析发病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当地小麦条锈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赴甘肃、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7省17市(州)27县(区),联合基层技术人员完成了小麦条锈病、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玉米螟和东亚飞蝗等重大病虫的越冬基数调查,并结合病虫越冬影响因素对明年发生态势做出初步判断。小麦条锈病在甘肃秋苗零星发病,显症时间晚、整体病情轻,为发病较轻年份。实地调查定西、临夏、平凉和天水的51块麦田约84亩,病田率91.4%,病点率72.9%,平均病叶率0.9%。在河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在中国农科院2014年第六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作报告时指出,虽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发现了中国小麦条锈病存在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两大菌基地,明确了病害源头与治理重点区域;揭示了条锈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和品种抗锈性"丧失"规律与原因,创建了品种抗锈性鉴定评价与病菌毒性变异监测的技术平台;提出了"重点治理越夏易变区、持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中下旬,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赴甘肃、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7省17市(州)27县(区),联合基层技术人员完成了小麦条锈病、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玉米螟和东亚飞蝗等重大病虫的越冬基数调查,并结合病虫越冬影响因素对明年发生态势做出初步判断。小麦条锈病在甘肃秋苗零星发病,显症时间晚、整体病情轻,为发病较轻年份。实地调查定西、临夏、平凉和天水的51块麦田约84亩,病田率91.4%,病点率72.9%,平均病叶率0.9%。在河北南大港、山西永济的蝗区挖见东亚飞蝗蝗卵,其中永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菌新毒性小种的产生和发展是造成条锈病大流行及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常规监测、致病性测定、毒谱分析等方法对2004-2009年采自甘肃省不同麦区196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系统研究,共监测到37个小种和致病类型,基本反映了这期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优势致病类群及生理小种的消长变化情况。除2005年‘条中32号’、‘条中33号’并列第一位外,出现频率为24.1%,2004、2006-2009年‘条中33号’均占居首位,出现频率分别为29.3%、26.2%、33.5%、37.6%、21.5%,‘条中32号’2004、2006-2008年为第二位,这2个小种总出现频率一直波动在37.5%~57.1%之间,第三、四位小种2004-2006年为‘水源11-4’、‘水源11-7’、‘水源11-5’及‘条中31号’,2007年为‘水源11-7’(尤Ⅱ感)、‘水源11-7’,2008年为‘条中33’(F.抗)、‘水源11-4’,出现频率在4.1%~11.6%之间。而2009年‘条中33’(F.抗)已上升为第二位,出现频率达18.9%,‘水源11-4’(F.抗)占据第四位,其它小种类型出现频率均比较低。Hybrid46致病类群和水源11致病类群出现总频率已由2004年的93.1%上升到2008年的99.4%。条锈菌已进入以‘条中33号’、‘条中32号’为代表的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阶段,‘条中32号’、‘条中33号’、VYr9、VYr3b+4b、VYrSu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流行小种及致病基因,这将对全国小麦条锈菌群体组成产生重要影响,为小麦抗锈育种及锈病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Whe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ereal in Central As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and Uzbekistan) and the Caucasus (Armenia, Azerbaijan and Georgia). Stripe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of wheat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CAC). Although stripe rust has been present in the region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come a serious constraint to wheat production in the past 10 years. This is reflec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five epidemics of stripe rust in the CAC region since 1999, the most recent in 2010. Several wheat varieties occupying substantial areas are either susceptible to stripe rust or possess a low level of resistance. Information on the stripe rust pathogen in terms of prevalent races and epidemiology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Furthermore, there is 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region,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sistance genes present in the commercial varieties and advanced breeding lines. The deployment of resistant varieties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putative changes in virulence in the pathogen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AC. Twenty four out of 49 improved wheat lines receiv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nurseries or other exchange programs showed high levels of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to local pathogen populations in 2009. Fifteen of the 24 stripe rust resistant lines also possessed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is germplasm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stripe rust resistant wheat varieties either through direct adoption or using them as parents in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是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了解2016年以来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抗性水平以及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状况,可为四川育种防控小麦抗条锈病和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2个小种CYR32和CYR34对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进行苗期鉴定,利用当前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2、CYR33、CYR34,以及贵22-14、贵农致病类群等混合菌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利用19个抗条锈病QTL和基因QYr.nwafu-4BL、Yr5、Yr10、Yr15、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36、Yr39、Yr41、Yr48、Yr65、Yr67、Yr78、Yr80和Yr81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78份供试材料的苗期鉴定中,对CYR32表现出抗性的有60份,占76.92%;对CYR34表现出抗性的有40份,占51.28%;同时对CYR32和CYR34表现抗性的有36份,占46.15%。78份小麦品种(系)在成株期均表现抗条锈病,其中绵麦835、蜀麦1743、蜀麦1829和蜀麦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3份具特异优良性状但高感条锈病的人工合成小麦SHW-Z1、SHW-Z2和SHW-Z4感病性的遗传特点,进行更好的育种利用。用高抗条锈病的普通小麦材料5157与上述人工合成小麦分别进行正反杂交,对6个杂交组合的亲本、F1世代的条锈病抗性与F2代的条锈病抗感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其感病性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1)本研究的普通小麦和人工合成小麦杂交后代的条锈病抗性由多对基因控制,遗传上表现出加-显效应;(2)SHW-Z1条锈病的抗性改良效果优于SHW-Z2和SHW-Z4;(3)本研究材料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可能还受到遗传背景的影响。本研究对这3份人工合成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具有优良的抗病特性,是改良普通小麦的宝贵遗传资源,是基因改良和培育高产、优质和高抗病性小麦的基础。为此,主要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等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简述,阐述了利用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进行小麦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包括苗期及成株期鉴定、温室及田间试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等,指出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与普通小麦直接或间接杂交转移优异基因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不同施氮水平和条锈病发病条件下的小麦估产模型,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及人工接种小麦条锈病,通过采用将多个关键生育期的光谱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与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叶片含氮量、产量构成因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与产量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微分参数,结果表明分别利用绿光红光比值植被指数(GR)和绿光波段一阶微分值总和(SDg)、蓝光波段一阶微分值总和(SDb)在灌浆期构建的估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2010年预测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9.87%、99.98%,2011年预测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7.9%和95%。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氮素和小麦条锈病双重胁迫下也可以较好的预测产量,这对研究多重胁迫、多种栽培措施下的小麦估产模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可通过高空气流传播的病害,给小麦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笔者选择甘肃平凉、陕西汉中、河南郑州三地,根据小麦条锈病病情数据、地面温度、湿度、降水量及等压面300hPa、400hPa、500hPa、700hPa、850hPa高空风量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分析三地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性,探讨了高空风量数据在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程度预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三地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利用高空风量数据预测三地间小麦条锈病长距离传播,准确率较高,其中500hPa等压面的风量值在预测中的准确率最高,回代准确率为100%,交叉验证准确率均在80%以上,最高可达93.75%。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条锈病胁迫下的产量损失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并对小麦条锈病胁迫下的产量损失进行估计,通过分析发生条锈病后的小麦冠层光谱及一阶微分的特征,分析病情指数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关系,从中提取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和一阶微分参数建立产量模拟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产量损失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光谱反射率与产量在各个生育期都表现出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从中提取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NDVI和RVI)和一阶微分参数(SDr),利用植被指数(NDVI和RVI)建立的多时相产量模拟方程,其模拟效果较好;利用一阶微分参数(SDr)建立的不同生育时期产量回归方程,模拟的精度较高。研究结果对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病害胁迫下产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