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危害到了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而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总结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加强植物保护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林科技》2005,(6):F0002-F0002
赵晓明,男,1962年12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1989年调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现任信息所副研究员,业务副所长。2001年参加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课程进修。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植物保护——无公害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有害生物发展趋势、治理状况,阐述了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植物保护的要求。提出无公害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公害植物保护是无公害农业的必然要求。探讨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体系的目标与内容,初步建立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体系框架,并对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的实施对策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承担的院重点科研项目“多媒体植物保护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获200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信息资源库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现有40G数据量和60多个子库,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植物保护内容,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为植保资源数字化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成为我国该领域最具影响的信息资源库之一。  相似文献   

5.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3):F0002-F00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的植物保护研究室,1978扩建为植物保护研究所;根据科研体制改革和热带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2002年10月调整、拓宽研究学科,成为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根据献计量学原理,以《中国农业献-植物保护》为依据,对我国34所农业高校在1987至1994年间发表的植物保护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项目包括各农业高校的发量,各农业高校在国内(不含台湾省)各学会主办的11种学报上的发量,献内容分类统计,植物保护专业核心作及情报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4所院校发表的论数最多。在11种学报上发量以北京农业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06,(4):I0003-I0003
于建垒,男,汉族,1964年7月生,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业科学》2009,(5):F0003-F0003
张安盛,男,汉族,1971年2月生,山东省沂水县人,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学士学位,分配至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2003年获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昆虫与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中国植保学会会员,山东省昆虫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以《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为依据,对我国34所农业高校在1987至1994年间发表的植物保护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项目包括各农业高校的发文量,各农业高校在国内(不含台湾省)各学会主办的11种学报上的发文量,文献内容分类统计,植物保护专业核心作者及情报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4所院校发表的论文数最多.在11种学报上发文量以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最多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09,(8):F0003-F0003
宋国春,女,汉族,1964年8月生,山东省青州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农业昆虫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室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山东省杂草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现设有水稻、茶叶、果树、作物、甘蔗、食用菌、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农业生态、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生物资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数字农业(筹)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共16个研究(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11-13812
从我国植物保护现状、植物保护监管的必要性、植物保护监管面临的主要形势以及在植物保护监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对植物保护监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构建植物保护监管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业教育》2004,(3):F0002-F0002
植物保护学院最早由山东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山东省立农学院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教研室以及齐鲁大学农业专科学校的一部分组成。1954年更名为植物保护系,2000年12月撤系建院,成立植物保护学院。在几代教职工的努力下,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在科教兴鲁、科教兴国事业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植物资源的保护.针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如何通过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业科学》2007,(5):F0002-F0002
肖放华,湖南桃江县人,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植保系,同年分配到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水稻病害研究工作。现任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病室主任、研究员,并兼任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硕士导师,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河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事业单位,其前身是河南蚕桑局,始建于1878年(光绪四年),1952年从开封迁入郑州,1959年扩建为河南省农林科学院,1984年所属的林科所划归林业厅管理后改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设有小麦、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烟草、园艺、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农业经济信息、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2011,(1):F0002-F0002,F00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现设有水稻、茶叶、果树、作物、甘蔗、食用菌、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农业生态、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生物资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数字农业(筹)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共16个研究(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8.
《河南农业科学》2007,(10):117-11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实验厂,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直属的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农药生产企业,是国家经贸委定点生产企业之一,现有科研人员30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5人,助理研究员10人。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06,(1):I0003-I0003
李长松,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山东省宁津县人,九三学社社员。1982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88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农业部生物防治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副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山东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农业部绿色食品咨询专家,济南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委员,九三学社农科院支社主委。1994年获第…  相似文献   

20.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F0002-F0002
罗梅浩(LUO Mei-hao),女,1956年生,河南省西平县人。1981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教授,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