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芳  他淑君 《中国饲料》2022,1(24):127-13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加速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新的生态养殖业生产模式,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养殖业供给侧的饲料加工制造产业必然受到冲击。因此,新时期有机饲料加工制造企业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地适应生态养殖业的发展,是农业生产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对有机饲料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新时期有机饲料加工制造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方向,进而更好地助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创收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迈入新时代,这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乘势而上发展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也是推动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川畜牧兽医》2008,35(2):61-61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生态养猪的关注不多,因为过去我国的生态农业主要实行农一猪一渔(蚕桑及其他农副业)等形式。基本上是农业生产为养猪提供饲料,养猪提供肥料和作为肉食来源、经济及生活补充。其他如鱼、蚕桑、农副业也都是互相提供营养、原料以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原始的、小规模的农业生态循环圈。  相似文献   

4.
关于河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勃  郝建秀  李太安  张华  张凯 《草业科学》2003,20(11):36-39
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区域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河西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河西地区处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位置,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优先发展的地区之一;农业发展要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应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再造河西”应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生态“再造”和效益“再造”。  相似文献   

5.
应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分析法,评估2004--2010年期间福建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态势,研究表明:福建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逐年提高,主要贡献来自经济快速发展,而滞后的生态指标减缓总体水平的提升,显示出生态环境滞后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当前生产要素投入过多是福建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据此提出掌握调节主动权,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其他     
《饲料广角》2015,(2):5
农业部: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5年1月6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近日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的相关情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坚  安立龙 《家畜生态》1994,15(3):30-32
农业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原理的基本内涵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应该是单一的结构,农业的各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加工业等,应该综合发展。农业经济遵循综合发展原理,将有利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一般的专业化生产并不违背农业的综合发展原理,但专业化搞过了头,割断了农、林、牧之间的有机联系,就违背了综合发展原理。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实现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态水平,不仅能不断增强我国畜牧业实力,还能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循环发展.本文首先对畜牧生态经济进行概述,进而指出我国畜牧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畜牧业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循环畜牧业就是从持续农业的角度和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达到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使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等因素与畜牧业的发展相协调,以  相似文献   

11.
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巧妙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生态多样性,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模板.作者针对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发展该模式行之有效:一是与现代化农业对比分析,证明其极具生态价值;二是从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以及欧美国家的种养结合情况分析,得到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三是从统计数据分析,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良好的综合效益,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时代赋予的优势条件可以为该模式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2.
柳霞 《中国饲料》2021,1(19):137-140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装备和技术、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经济、环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生态环境和贫困问题是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来帮助农村地区实现扶贫生态补偿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我国饲料企业的原材料来源、企业所处的区域或者企业职工来源等因素与农村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饲料扶贫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并对当前饲料企业扶贫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饲料企业扶贫生态补偿机制和加强技术支持,提升扶贫生态补偿效率等完善饲料扶贫生态补偿的建议,为我国农村地区饲料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饲料企业|扶贫|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3.
草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及生态领域中的地位得到了初步的提高。草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战略思考。胡锦涛主席重申“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作为占有农业特殊地位的中国草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回良玉副总理最近也指出:“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生态畜牧业是将畜牧业自身的发展和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技术和方法为措施,实现资源高效转化、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畜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目前在我国,农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成功模式主要有以下14种。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强化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从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重点研究促进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探索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为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指导策略,为我国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协调运行,达到生态农业一体化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生态草业经济发展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草业经济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以草原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复合型产业经济,已延伸和扩展到环境保护及加工流通领域。生态草业经济具有在多领域发挥作用的特性,具有生态和经济等多重效益。它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潮流,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主力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浅谈有机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农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农业生态、安全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同国际市场接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丝绸需求逐步旺盛,茧丝绸市场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目前,我国为了进一步主导国际茧丝绸市场,商务部已启动了“东桑西移”暨“万亩生态桑蚕基地”工程,决定从2006年到2010年,利用5年时间在西部地区建设200个万亩生态桑蚕基地。陕西省陕南被列为“东桑西移”的重点区域之一。汉台区于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生态示范区,近年来,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猪 沼气 养鱼”的立体农业模式等一批生态农业在该区农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发展绿色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发展生态蚕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