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将17份软质小麦品种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其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戊聚糖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软质小麦品种3种戊聚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溶性戊聚糖、非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54%~1.07%、0.87%~1.43%和1.51%~2.47%。基因型和环境对3种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均达1%显著水平,且基因型是影响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其影响未达显著水平。3种戊聚糖含量与粉质仪吸水率呈5%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0.55和0.66;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峰值时间之间的相关均达1%显著水平,r值分别为-0.72、-0.72、-0.66和-0.70;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含量与饼干直径的相关皆达1%的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69。因此,在软质小麦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及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有代表性的18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品种小麦子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品种间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采用最远距离法对参试的18个小麦品种子粒的戊聚糖、水溶性戊聚糖以及蛋白质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三类。  相似文献   

3.
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戊聚糖是小麦等谷类作物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戊聚糖的分类、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含量测定、戊聚糖影响小麦品质的机理及其与小麦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戊聚糖在我国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用皖麦19、郑麦9023和皖麦48等20个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面粉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3种戊聚糖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变幅分别为总戊聚糖1.86%~3.23%、水溶性戊聚糖0.63%~1.51%和非水溶性戊聚糖1.11%~1.87%,3种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 1.07%和1.49%.郑麦9405等品种具有较高的戊聚糖含量,皖麦47和皖麦48等品种具有较低的戊聚糖含量.讨论戊聚糖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戊聚糖是小麦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主要成分.戊聚糖在小麦籽粒中的含量较低,但它对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戊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小麦品种间戊聚糖含量的变异、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遗传特性、戊聚糖与农艺性状关系及戊聚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等,旨在为中国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中戊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聚糖是小麦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戊聚糖的分类、测定方法、理化特性、戊聚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遗传学与栽培生理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68份小麦脂肪氧化酶活性和戊聚糖含量的测定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和戊聚糖是影响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选用68个小麦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LOX活性和3种戊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0.35 nkat·g-1、4.49%、0.90%和3.59%,变幅分别为4.50~19.40 nkat·g-1、2.93%~5.95%、0.49%~1.35%和1.92%~5.01%。采用最长距离法对参试的68个小麦品种籽粒的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以及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小麦戊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戊聚糖是小麦粉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从小麦戊聚糖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入手,阐述了小麦戊聚糖和小麦品质以及最终面制品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选用了安徽省近年来推广的20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试验条件下,分析了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参数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SDS沉降值、湿面筋、容重、蛋白质、硬度的品种间方差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试验所选用20个品种的容重平均值为778.5 g/L,变幅为761~789 g/L;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3.2%,变幅为11.2%~15.7%;面粉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为31.6%,变幅为26.8%~36.5%;SDS沉降值的平均值为45.1 mL,变幅为30.3~52.1 mL;硬度的平均值为55.6,变幅为39.1~69.7。  相似文献   

10.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8个有代表性小麦品种戊聚糖含量的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平均为7.4621%,多数品种的戊聚糖含量居中、稳定性较好。综合戊聚糖含量,稳定性参数b和s2d来看,豫麦34号属于戊聚糖含量低,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系)籽粒LOX活性与部分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0个小麦品种(系)随机区组试验的LOX活性、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和RVA参数等13个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糊化温度之外,其余12个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均达到极显著;全麦粉LOX活性与面粉LO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低谷粘度呈显著负相关;面粉LOX活性与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高峰粘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小麦品种(系)籽粒的LOX活性高对全麦粉和面粉的若干主要品质性状存负面的影响;就针对籽粒LOX活性的品质改良而言,认为在育种中应尽量筛选那些LOX活性较低的材料。讨论了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川农16的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为亲本之一组配的杂交组合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粉质系数中形成时间与公差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在F2中相关显著,但在F1中相关却不显著.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在F1中均达极显著相关,在F2中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公差指数相关达显著水平,说明各品质性状间相关关系因杂交组合及其世代、种植环境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选用1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24个项目的有关产量和品质特性的测定,对所获数据予以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揭示性状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单株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赖氨酸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区试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ouglas法对2004~2005年度四川小麦区试的各参试品系进行了全麦粉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降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间的戊聚糖含量差距较大,SDS沉降值偏低,戊聚糖含量与SDS值并无直接的相关性。本研究中筛选出了具有较高戊聚糖含量的参试品系,可为高戊聚糖小麦育种提供优良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15.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9份四川小麦新品种(系)的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普遍表现优良。蛋白质含量中等偏低,平均为12.97%。沉降值属中、低水平,平均为22.23 mL。面筋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3.68%。粉质指标普遍较差,其中形成时间平均为2.01 min,稳定时间平均为3.22 min,粉质质量指数平均为35.66。大多数材料筋力为中到弱筋。从主要品质指标来看,W7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另有4份材料达到专用中筋小麦标准,2份材料达到专用弱筋小麦标准。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面筋含量、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沉降值与其它品质性状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指标;面筋指数与粉质参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与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反,其它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大多不显著,这表明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6.
北方春小麦抗蚜水平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田间蚜量比值法评价抗蚜水平不同的12个春小麦品种,对其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叶面积、蜡质、株高、芒长、穗密度、分蘖9个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蚜发生的高峰期,小麦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蜡质含量和穗密度都与抗蚜性呈显著负相关,旗叶面积和株高分别与抗蚜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芒长和分蘖与抗蚜性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蜡质含量、旗叶面积、穗密度和株高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偏高,有效穗数多数在10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20.4,部分品种穗粒数较多、大于70粒,但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7.5和11.2 g。筛选出一些单一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都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影响较大。多元回归方程:Y=-21.96 1.54X2 0.18X3 0.42X5解释了单株产量变异的97.09%。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多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高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与丰产品种相比,其光合性能在小麦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灌浆期叶面积系数(LAI)和叶绿素(Chl(a+b))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旗叶丙二醛(MDA)增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速率明显小于丰产品种。旗叶Pn与Chl(a+b)呈较高的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及产量均与灌浆后期旗叶的Chl(a+b)含量、Pn及叶面积持续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后期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