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黔油16号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组合为98-8 A×98-8 C,98-8 A属PolCMS系统转育而成。在贵州省和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762.25kg/hm2和2 397.1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8.27%和23.29%,增产均达极显著。该品种芥酸含量0.60%,硫甙含量78.03μmol/g,含油量41.84%。分别于2002年、2003年通过贵州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长江上游及邻近相似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杂交油菜黔油14号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黔油14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为基础,结合高产示范区的资源情况制定黔油14号大面积高产示范技术规程。黔西县雨朵镇25.33 hm2连片示范,通过了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平均理论产量为218.4 kg/667 m2,其中高产田块单产237.6 kg/667 m2,中产田块产量223.1 kg/667 m2,低产田块产量197.75 kg/667 m2;黔西县种子站对示范现场进行了实测验收,示范区实际产量为150~245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14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14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获得了黔油14号在遵义获得产量在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尿素49.46~54.54kg/667m^2,过磷酸钙39、05~60、95kg/667m^2,氯化钾23、93~36.08kg/667m^2,密度为7048~8953株/667m^2。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选育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单低不育植株、双低优良品系、双低杂交种等材料,采用自交、杂交、回交、测交等方式,结合定向选择,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中绵油783.中绵油783在2013年、2014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2 878.50kg/h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2.30%,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17.14μ mol/g(饼),含油量40.56%,于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