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测定了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4份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含量。相关统计表明:大豆子粒含硫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而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提高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是困难的。但从本研究中可看出:大豆品种之间含硫氨基酸含量变辐及变异较大,胱氨酸范围为1.08~1.70(g/16gH),变异系数为7.94(C·V%),蛋氨酸范围为0.93~1.65(g/16gN)变异系数为9.30(C·V%),所以,筛选出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的种质资源还是可能的。通过不成对数据的平均数的t值测验,进一步证明了不同省区间大豆的蛋白质、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因受其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纬度地区大豆蛋氨酸含量高于低纬度地区,蛋白质和胱氨酸含量则有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从日本引进的大豆品系LA与国内品种(系)杂交后代中选出的8个大豆。7s球蛋白变异品系,进行了各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7s球蛋白变异品系的胱氨酸含量、含硫氨基酸(蛋+胱)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吉林2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7种氨基酸中10种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为极显著负相关;胱氨酸与蛋氨酸相关不显著;胱氨酸与蛋白质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各氨基酸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蛋氨酸与蛋白质以及各氨基酸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就利用7s球蛋白变异特性来提高大豆籽粒含硫氨基酸含量而言,其含硫氨基酸提高效果显著,而含硫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不会带来蛋白质和其他氨基酸含量下降的负作用。利用7s球蛋白变异特性,可以培育出含硫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都高的双高品种。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Ⅵ.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我省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41.83%。地方品种地区分布趋势,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1.33%。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相对高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品种,平均含量分别为1.32%、1.51%。不同熟期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晚熟类型品种>早熟类型品种;含硫氨基酸则相反,早熟类型品种>晚熟类型品种。不同栽培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含量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含硫氨基酸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半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硫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在种质资源利用上,值得重视。鉴定筛选出蛋白质含量47%以上的种质17份,蛋氨酸含量高于1.6%的种质7份,胱氨酸含量高1.75%的种质10份,列出保存编号,品种名称,来源与产地,供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4.
东北大豆蛋白质与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资源的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含量都比较高,变异水平也比较高,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4%和9.05%,大于其它地区的大豆资源,本地区拥有高蛋白和高含硫氨基酸含量的种质,吉林省的资源尤占优势。蛋白质与含硫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112;胱氨酸、蛋氨酸及两者含量总和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r=0.8161、0.4568和0.8869。大豆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同步提高的品质育种难度颇大,但从筛选二者高含量的种质入手,通过育种程序,逐步提高含量改进品质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豆科植物普遍缺乏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这类含硫氨基酸,影响了其营养品质。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内源蛋白基因,克隆异源高蛋氨酸蛋白基因,人工合成氨基酸平衡的蛋白基因,以及改造或过表达氨基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然后通过转基因手段转化豆科植物,会使蛋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另外,利用高蛋氨酸的近缘种质资源进行有性杂交育种,通过化学诱变培育高蛋氨酸突变株,也可获得一些高蛋氨酸新品系。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提高蛋氨酸丰富蛋白表达量和蛋氨酸合成量两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为豆科植物品质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大豆种子7S球蛋白变异系统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提高效果为目的,对41个7S球蛋白变异系统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在41个7S球蛋白变异系统中有、13个系统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标准,占7S球蛋自变异系统的31.7%。平均数显著性测验结果,7S球蛋白变异系统的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就氨酸含量都极显著高于正常品系,而其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7S球蛋白变异系统的蛋氨酸与优氨酸含量间,蛋氨酸及胱氨酸与含硫氨基酸含量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蛋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胱氨酸及台硫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美国开展大豆品质育种工作较早。50年代初,Weber(1950)和Johnson等(1951)即进行了提高大豆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入60年代,随着科学家们对大豆营养价值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又提出了提高大豆蛋白质含硫氨基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大豆蛋白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分析102个栽培大豆品种和48份野生大豆材料,在地跨29-35°N之间的安徽省,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品种原产地的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8.野生大豆蛋白含量与原产地纬度相关不明显,呈马鞍形分布,峰值出现在32°N地区.这个结果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淮流域的论点提供了某些旁证,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来提高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但我省大豆品种资源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可能与蛋白质含量高有关.因此,欲提高安徽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中含硫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的比值,拟需引进新种质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酿酒酵母菌以提高谷胱甘肽的产量。[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CYS3基因剔除菌和CYS4基因剔除菌,对比了野生菌与突变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并定量检测2者中谷胱甘肽和氨基酸的含量,得出CYS3基因和CYS4基因剔除对谷胱甘肽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程度。[结果]与野生菌株相比,CYS3基因剔除菌中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了26.1%,CYS4基因剔除菌中谷胱甘肽含量提高了6.0%。[结论]综合CYS3和CYS4基因剔除和其他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剔除试验结果所得数据,可以建立酿酒酵母谷胱甘肽代谢网络系统生物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豆脂肪 蛋白质及其组份的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国内外有关大豆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脂氧化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大豆脂肪、蛋白质以及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亚麻酸含量、排除或降低营养抑制因子等方面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的21个夏大豆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2%,脂肪平均含量为19.9%,均属于优质大豆。但含硫氨基酸平均含量为1.24%,水平仍然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占总脂肪酸的83.8%,达到优质水平。但各营养成分的变异系数较低,表明人工定向选择造成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降低。通过对各成分相关性分析发现,含硫氨基酸与蛋白含量呈弱正相关关系,油酸、亚油酸与脂肪含量呈弱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说明,如要改良大豆的品质,单纯靠培育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是较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大豆籽粒贮藏蛋白质7S低下变异系统“LA”与省内品种丰交7607和通农9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8个稳定的优良品系所组成的“7S变异系统”,进行了有关含硫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以及相关遗传进度分析.结果表明:(1)脱氨酸、蛋氨酸、含硫氨基酸的遗传力、遗传进度比较低;(2)它们与一荚粒数和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相关系数比较大,而与株高和百粒重的遗传相关则较小;(3)就相关遗传进度而言,含硫氨基酸与一荚粒数的相关遗传进度较大,而与蛋白质、株高、百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稀土对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大豆东农42为材料,盆栽条件下紫外灯照射处理,自然光照不喷稀土对照组为CK1,紫外光照不喷稀土对照组为CK2。大豆初花期喷施30、60和90 mg·L~(-1)LaCl_3和90、120、150 mg·L~(-1)CeCl_3溶液,研究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稀土镧和铈对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蛋白质含量、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规律。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大豆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含量,采用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计算大豆籽粒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稀土镧、铈对大豆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稀土对大豆籽粒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和产量均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UV-B辐射胁迫。在UV-B辐射条件下,60 mg·L~(-1)LaCl_3处理大豆产量最高,较CK2显著增加69.03%;30 mg·L~(-1)LaCl_3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最高,较CK2分别增加14.25%(P0.05)、20.62%和25.96%。蛋氨酸和胱氨酸是高蛋白型大豆东农42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20 mg·L~(-1)CeCl_3的AAS、CS、SRC最高值分别为60.44,46.72和68.93;150 mg·L~(-1)CeCl_3的EAAI最高且比CK1高1.90,说明稀土铈可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大豆品种高丰1号于25℃在不同浓度的碘化钾溶液(0、0.5、1.0、1.5、2、2.5、3、3.5 mg/L)中浸泡6 h并培养发芽5 d后,吸水率、发芽率、生物产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及碘在豆芽各部位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碘可促进豆芽生长,增加可食部分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并大幅度提高豆芽中碘的含量,碘质量浓度以0.5~1.5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半夏褐变及硫熏后氨基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军  严茂伟  张小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80-14180
[目的]研究鲜半夏、褐变后及硫熏加工后其所含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半夏中各氨基酸的含量。[结果]与未变色半夏相比,褐变及经过硫熏后的半夏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为进一步综合评价半夏褐变及硫熏对其品质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原生半夏为对照,对比分析硫磺熏制和焦亚硫酸钠拌制的半夏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变化,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及不同保存期对半夏中的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磺熏制和焦亚硫酸钠拌制的半夏中氨基酸含量大幅下降,有可能对半夏药效产生较大影响;且不同保存期的硫磺熏制半夏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建议摒弃硫磺熏制和焦亚硫酸钠拌制的加工方法,探索无硫加工方法,以保证半夏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大豆进行预处理,提高酱油中氨基酸含量,从而提升酱油氨基酸得率。[方法]以完整颗粒的大豆做为对照样,确定大豆的最佳破碎程度,再在不同时机对大豆进行破碎,确定大豆的最佳破碎时机。[结果]试验得出,对照样的大豆做出的大曲酶活达1 762 U/g,对应天然油氨基酸为9.0 g/L,出油量为2 400 g/kg,随着大豆的破碎程度越严重,出油量越少。而将大豆打碎程度为1颗大豆破碎成1~2瓣,虽出油量减少,但天然油氨基酸提升至10.1 g/L,提升幅度为12.0%,氨基酸得率有一定的提升;再将大豆在不同时机破碎成1~2瓣,在冷却后将大豆打碎,其天然油氨基酸最高,且出油量也不受影响,酱油氨基酸得率最高,较对照组提升13.3%。[结论]大豆制作酱油时的最佳预处理方式为:破碎程度为将1颗大豆破碎成1~2瓣;破碎时机为在冷却后进行破碎。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氨基酸含量参数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饲料氨基酸含量,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估计了肉仔鸡两次饲养试验所用试验日粮的饲料理想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指数,并对两种参数的估计结果与日增重,肉料比和蛋白质效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明显优于以氨基酸为基础的评定结果,建议今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对作物种子的氨基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早期的遗传效应分析进行综述。提高作物种子的氨基酸含量是作物育种重要的目标之一。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受多基因控制。早期的研究采用世代平均数或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遗传效应。利用种子发育遗传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同时受到三倍体胚乳(二倍体胚)、细胞质、二倍体母体植株遗传主效应及其互作效应的调控,揭示了各遗传效应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 Sibbald 的 TME 测定法,探讨了加热处理对溶剂抽出大豆粕的氨基酸有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通过适当的加热处理,可以提高大豆粕的营养价值。加热处理最适温度为85℃(或100℃),时间为30分钟。试验的主要结果是:1.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大豆粕的水溶性氮的含量趋于降低。2.适当的加热处理(85℃—100℃,30分钟),使能量效率得到改善,较未加热处理大豆粕的能量效率(62.2%)高2.1%。3.通过加热处理可以提高氨基酸有效率。85℃30分钟处理的大豆粕平均氨基酸有效率为92.5%,而未加热处理大豆粕为89.4,加热处理组高3.1%。然而,加熟时间过长(90分钟),反而使氨基酸有效率下降,几乎与无处理大豆粕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