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甘蔗渣袋栽毛木耳,生长周期短,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高,品质好。目前,蔗渣袋栽毛木耳已在闽南一带迅速发展,年生产量近一千万袋,并创造了每百公斤干蔗渣产干毛木耳20公斤的高产水平。现将其高产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栽培季节毛木耳在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但仍以春,秋两季最为适宜,其产量高,品质好,较易  相似文献   

2.
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株出菇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随机取出20株作瓶载,探索其出菇能力。后又将其产量最高的1株进行袋载扩大试验,现将结果简要报告于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共20株,以凤尾菇出发菌株为对照。斜面培养基为PDA。栽培料为棉籽壳100公斤、蔗糖1公斤,石灰1公斤,水120~140公斤,拌匀后定量装瓶或装袋,常规灭菌,无菌操作接种,瓶栽各13瓶,扩大栽培各200袋。  相似文献   

3.
人工栽培银耳在我国有150多年历史。主要采用段木砍花,半天然式栽培,周期长达2年之久,且耗材甚大,单产低,每1000公斤木材只能生产7公斤银耳。七十年代后期,福建省古田县农民,推广了三明真菌研究所发明的木屑瓶栽银耳,到八十年代初期,改为木屑袋栽银耳。近四年来全面采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县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并由室内移至室外,进入园田化栽培。1984年全县利用秋收后的稻田和房前屋后等场所代料栽培香菇120万袋,普遍获得丰收。一般每亩田可栽培8000~10000袋,收干菇700~800公斤,平均百公斤木屑或棉籽壳料产干菇5~6公斤,比段木栽培单产高十倍以上,比菌砖栽培增产两成。产品的形、色、味均高于室内砖栽的香菇,接近于段木栽培的香  相似文献   

5.
利用甘蔗渣袋栽台湾毛木耳,生产周期较短,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高,品质好,目前甘蔗渣袋栽台湾毛木耳已在闽东闽南一带迅速发展。我所从去年九月引进台湾毛木耳,经过多次的实验和两年来的探讨,经菇农栽培试验,选育出新菌株231号和243号优良品种,创造出每百公斤(干)甘蔗渣产木耳干品达25公斤的高产水平。(一)栽培季节:台湾毛木耳在南方一带一年四季利用室内、野外袋栽均可,一般以春、秋两季最  相似文献   

6.
袋栽金针菇是当前最主要的栽培方式,现介绍一套高产有效的技术:一、选料配方:选择无霉、变质和虫蛀的杂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稻草等代料,稻草需切碎或粉碎。培养料配方:基料100公斤,米糠(麸皮)25—30公斤,石膏粉1.5公  相似文献   

7.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猴头袋栽技术,我所于1986年10月进行了棉籽壳袋栽猴头试验。共栽培500袋,至87年3月底收菇三潮,生物效率达100%以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用稻草、棉籽壳、木屑等原料进行袋栽猴头菌试验,结果以棉籽壳栽培的产量最高,每百公斤棉籽壳一般可产干猴头9~11公斤,最高达12.3公斤。现将棉籽壳袋栽猴头菌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根据猴头菌生长不耐高温和低温的特点,凡日平均气温在20℃时均可栽培。在江苏地区春季以2~5月和秋季以8~11月为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塑料袋栽培猴头其产量不低于瓶栽,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据我们试验头茬菇,每袋产量在0.225公斤左右,还能出第四潮菇。只要把好关键技术,就能获高产。现将袋栽猴头的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一)菇房要求:袋栽猴头一般要求普通瓦房达到保温保湿又有通气窗即可。生产规模大小根据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各地野外栽培平菇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我站二年来栽培及大面积推广试验,生料半地下畦式袋栽优点较多。87年在伊力地区栽培平菇绝大多数用此方法,菇农反映成本低、好管理、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1987年第1期《食用菌》上发表了“棉籽壳袋栽银耳的技术改进”一文后,一些读者来信询问不先封接种口怎样防止杂菌污染?对此问题我们于3月底进行了试验,现初报如下:试验方法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50公斤,麦麸15公斤,石膏1.5公斤,白糖750克,硫酸镁250克,黄豆粉500克,水67.5公斤.试验分5组,每组100袋(聚丙烯袋,  相似文献   

13.
受香菇田园化栽培的启迪,我们进行大田袋栽平菇试验,生物效率达100%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季节安排:秋、冬、春均可栽培,尤以9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为佳。秋季栽培选中温型的佛罗里达、金顶侧耳、云平等;冬季选偏低温型的平菇01、美味侧耳;春季则选高温型的栎平菇。(二)菌袋制作:选新鲜棉籽壳98公斤,石膏粉2公斤,50%多菌灵200克,含水量60~65%,pH7.0。料拌匀装入45×24厘米聚乙烯筒袋中,两头撒播菌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栽培方法简单、管理粗放、便于操作,适合规模及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5.
1986年第1期《食用菌》上刊登了“塑料袋立体栽培平菇”一文,阅后感受较深,但其栽培方法与我地的有别。现将我地的袋栽平菇技术介绍如下。(一)备料配方:选无霉变的棉籽壳,曝晒2~3天。按百公斤棉籽壳加2~3公斤石灰粉、140~150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94,(2)
用稻草、木屑大田栽培黑木耳,每10平方米农田空地,用200~250公斤稻草和木屑,另加少量其它辅料,投资100~120元,在60~90天内可收干木耳20~24公斤,产值1200~1500元。一个劳力可管理1亩地,每亩地可栽1万余袋,春秋可栽两季,效益可观。凡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栽培方法简单、管理粗放、便于操作,适合规模及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8.
用废棉发酵料袋栽平菇曾有过报道,但不够系统全面,产量也不稳定。笔者从1987—1989年连续试验四次,生物学效率都稳定在100%以上,高的达150%以上,已摸索出一套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菌种:品种以佛罗里达、大白平菇为好,菌种培养基以棉籽壳、麦粒为佳。(二)栽培料配方及处理:配方为废棉百公斤、加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多菌灵200克、石灰2公斤。废棉要曝晒2天,先与石膏粉、过磷酸钙拌  相似文献   

19.
香菇大块高效栽培技术香菇大块高效栽培方法是在综合了菌砖法,袋栽法的优点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最新的栽培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与袋栽法相比,每平方米产香菇5.5公斤,菌丝育成提前17~25天,提前收获20天左右,污染率从25%降至...  相似文献   

20.
棉子壳生料栽平菇,在菌丝培养阶段,易烧菌和染杂,如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减产或绝收,实践证明,如将料堆制发酵,情况就大可改观.1989年秋,菏泽市生物所采用被雨淋又重新晒干的棉子壳料约7万公斤,全部经发酵后用于做平菇栽培种1万多公斤(常压灭菌的时间比不发酵料缩短1/4~1/3),用于袋栽5万多公斤.无论是制种或袋栽,与不发酵料相比菌丝生长健壮,长速快,生长周期缩短2/3左右,两者产量无多大区别.另一例是市食用菌推广站采用受潮结块的棉子壳约2万公斤,经发酵后,袋裁平菇结果产量比生料栽培高10%左右.按他们的经验说:平菇不论种多、种少、料孬、料好,经发酵后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