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放  王飞  王海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7):133-135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针对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系统分析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全面评价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是中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农业生物质能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还可缓解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压力。本文在分析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展望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分析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农村对于高品位优质能源的需求形势,指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和我国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目标和“十五”期间的重点技术方向,以及2015年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首先深入分析、总结了中国农村能源及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就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内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据此就如何创新我国农村能源及生物质能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能源发展迅速,但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的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迫切需要优化升级;解决中国农村能源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一场新的农村能源利用与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5.
该文概述了生物质在整个能源供应中的重大贡献,以及国际上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情况。对现代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做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主要的生物质能转换途径的技术特点。根据生物质的生产成本和发电成本分析了生物质能的经济效益,从水土保持、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综合论述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生物质能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林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环保、就近收集、就近消纳、分布式利用、可再生等特点。安岳县是农业大县,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但其仅有少部分被用于沼气、食用菌生产和企业加工,其余大部分被堆积在路边田间,产业化程度低。分析安岳县农林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岳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建议:加强创新,降低成本;政策引导扶持;建立分级收、储、运体系;引进生物质能源企业;提高认识,建设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位居世界第四位的能源,而能源草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材料之一,以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并适宜在边际土地种植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对能源草的开发利用研究尚处于初级或空白阶段,能源草的发展存在品种资源缺乏、基础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收集和贮运方面的经验不足、关键技术缺乏、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促进我国能源草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强化示范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注意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8.
远安县已被国家纳入全国100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县建设,对此,研究新形势下远安县的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十分必要,通过对远安县农村能源建设现状和当前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相应对策,从而使农村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典型县入户调查的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对中国8大经济区的典型县的1 440个家庭进行了派员式入户调查。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的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有很大差异,8县年人均能源消费平均为26.7 GJ,最低10.4 GJ(上杭县),最高86.6 GJ(舒兰县)。在能源消费中秸秆、沼气、薪柴、电力所占比例8县平均分别为44.33%、23.13%、12.79%、9.61%。收入较高的农村家庭使用着更多的电力、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源,较少使用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从总体上,传统生物质能仍然是中国农村家庭的主要能源。该研究为掌握中国农村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和未来发展,制定相关能源、环境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油等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可再生新能源——生物质能倍受关注。文章对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现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生物质能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提出了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的途径——走产业化道路,贯彻服务的理念加速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63,自引:35,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综合评价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产业初具规模:沼气产业基本形成,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2万t,开发了甜高粱茎秆等非粮作物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秸秆直燃发电示范工程正式并网运行;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逐渐形成。因此得出结论:未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沼气及沼气发电、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以及生物质发电;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参与;生物质能产业必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质能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系统的基础。利用好生物质能既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制订了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和技术路线,提出了生物质资源调查采用面上资源普查、家庭能源消费抽样调查和主要生物质资源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订了资源调查和农户抽样调查的具体方案,提出了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供需平衡分析、资源预测、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重点和方法,为省级生物质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世界总能耗的七分之一来自生物质能,约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仍把生物质能作为他们的主要能源。生物质能是唯一既具有矿物燃料属性,又有可储存、可再生、可转换等特点,并较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能源。生物质经过转化可以成为有用的热能、电能和作为动力用的燃料,主要转换途径有直接燃烧、气化或液化。生物质经过气化可转化为高品位的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可燃气体。经过厌氧消化,生物质可转化为沼气,生物质转化为液态燃料有热化、生化、机械和化学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冷热电联产系统广泛与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厌氧发酵、生物质直燃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相耦合。合理耦合后不仅能发挥生物质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可再生、低污染、利用方式多样等优点,更因生物质资源相较太阳能、风能等独有的可运输、可储存特点,可轻松实现冷热电的高效稳定输出,克服当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时,由于可再生能源自身固有的时间不稳定性、空间不稳定性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凭借高能源利用率、低污染、运行稳定等优点,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冷热电联产系统耦合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该文综述了耦合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的冷热电气联产系统的发展基础、系统集成、系统运行模式、系统多维评价及系统优化,结合当前研究现状,从多方面预测了相关系统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系统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经济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成型燃料典型示范村为案例,探讨成型燃料技术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以引导成型燃料技术规模化应用与发展。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经济学基本理论,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这三个相关方面分别进行经济分析,找出供需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政府一定的经济支持力度下,成型燃料生产是经济可行的。为了推动成型燃料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调研和规划,合理分配补贴资金;2)加大对贫困地区成型燃料生产的补贴力度;3)加强技术研发,降低系统成本;4)开拓融资渠道,增加各方投入。  相似文献   

16.
李捷  张健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5):241-245
将生物质颗粒与煤粉混合燃烧,可以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颗粒通常形状很不规则,有着较大的长径比,非球形特性较为明显。对于在燃烧室内运动与燃烧的生物质颗粒,气相湍流脉动是否会对非球形生物质颗粒的燃烧反应过程产生作用有待探讨。该文研究了气相温度脉动对热气流中非球形生物质颗粒瞬时焦炭燃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气相平均温度和颗粒长径比下生物质颗粒瞬时质量和瞬时焦炭燃烧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气相温度脉动对不同长径比的生物质颗粒的焦炭燃烧过程均有明显的影响,导致颗粒质量下降变快,焦炭燃尽时间变短。气相温度脉动幅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快了不同长径比颗粒瞬时质量的下降。该文的研究揭示了气相温度的湍流脉动对非球形生物质颗粒瞬时焦炭燃烧过程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会因为颗粒长径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质能作为辅助能源用于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供冷的适配性,以已搭建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驱动吸附式制冷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双热源联合运行供能耦合的可能性。采用MATLAB软件动态模拟了双热源串、并联运行工况,并借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串联运行时,按照模式2工况循环流动,可较好地实现系统热量的传递;并联运行时,通过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适配性研究,结合系统末端供冷需求和经济运行模式分析,得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最佳回水流量分配比值范围为0.5~0.6,提出适宜于双热源联合供能3种经济运行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制冷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实现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可再生资源,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各种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对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发酵法、化学催化法等以生物质及其衍生糖类为底物制备乳酸的工艺方法,并对相应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一领域中近期的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致密成型产品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这里所指的是广义生物质能,包括植物种子、秸秆、树木、牧草、畜禽粪便以及生活有机垃圾等。狭义的生物质能是指各种作物秸秆、树叶、锯屑、蔗渣及农业、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具有资源丰富、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因此用工业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生物质的松散性、易燃性、低含碳量、不均匀性又成为工业化大规模利用以及储存和运输时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