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棉花总产的80%以上。高的经济产量必然产生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汇总整理了我国棉花秸秆利用的5种主要模式,分析其技术参数和应用效果,重点论述了棉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及对土壤、作物的影响应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对比分析各模式的发展情况、优缺点等,为农户和企业科学选择利用棉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2,(1):45-45
玉米秆、高粱秆、麦秆等都被制作成饲料,棉秆却较少用于饲料。是我们的饲料太多而使棉秆显得多余吗?事实并非如此。一直以来,饲草料不足成为困扰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棉秆因木质化程度高、牲畜适口性差及游离棉酚含量严重超标,用一般技术处理又难以达到饲料标准,被弃之不用。能否将棉秆变废为宝呢?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秸秆饲料项目组专家一致认为:棉秆发酵饲料项目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明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应尽早实施,大范围推广。开发棉秆资源饲畜,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据介绍,棉秆发酵饲料技术科技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部分主产区连作时间长,棉秆还田对土壤带来了一定的病虫害,研究棉秆炭和炭基专用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棉花秸秆制备生物炭或生物炭基肥再返还到棉田提供依据。棉花秸秆长度控制在8~12厘米,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制炭。棉秆炭与化肥按一定的比例加工炭基肥,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  相似文献   

4.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秸秆气化的原理与过程,叙述了秸秆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论述了秸秆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郑文轩  杨瑛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36-4138
选取新疆南疆极旱地区当年的3种农作物秸秆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质原料测试方法研究了秸秆炭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3种秸秆炭的含水率均在10%左右,易于加工成型;稻秸炭的堆积密度最大;3种秸秆炭的堆积角均较大,属于流动性较差的物料;棉秆炭的外摩擦系数最大;棉秆炭发热量和固定炭含量最高;玉米秆炭挥发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新型户用下吸式秸秆气化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秸秆气化技术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下吸式秸秆气化炉的气化原理和气化过程,改进了原代户用下吸式秸秆气化炉气化工艺,解决了原代产品秸秆气出口温度高、焦油含量高等问题,指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加快应用秸秆气化技术,对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效率为前提,论述秸秆气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讨论东北地区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从而认识到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对于地区发展的必要性。介绍秸秆气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共包括干燥、裂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4个阶段生成秸秆燃气。结合东北地区情况,讨论秸秆气化站建设与运行、技术标准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秸秆气化站规范建设与运行、提高秸秆气化技术标准规范性、消除秸秆气化技术限制性因素、优化秸秆收储运体系4点建议,能够灵活应用秸秆气化技术,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秸秆气化供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秸秆气化的原理和秸秆气化供气工艺流程,阐述了秸秆气化供气技术的优势,分析了目前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中秸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摆脱了传统燃烧模式。其中,现代社会对于秸秆的应用可通过煤气制气原理进行秸秆气化。运用新技术实现秸秆气化是通过生物质原料在控氧状态下进行有效燃烧,可以将生物质中碳、氢等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本文重点就对秸秆气化技术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有效提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处理,产生大量可以回收利用的热能,减少生活中将秸秆直接燃烧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节省大量秸秆可以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旱地甘蔗产量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广西旱地甘蔗产量因子的构成特点、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高产田(75-99t·hm-2)与中产田(45-74.9t·hm-2)及低产田(<45t·hm-2)间的最大差异是茎长,其次是有效茎数,茎径的差异最小;与普通生产大田(63.5t·hm-2)比较,"吨糖田"(119.4t·hm-2)的茎长增长44.7%,茎径增长17.7%,有效茎数则无大差异;茎长、茎径、有效茎数与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但茎径与有效茎数呈明显负相关,削弱两者对产量的效应;茎长与茎径无明显相关,但与有效茎数呈明显正相关,因此,其最终对产量的相关及贡献均最大。表明在当前栽培条件下,旱地首先要采取各种有效技术措施,从增加株高入手来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2.
以热带种路打士(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云南95–19属间远缘杂交F1群体的62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单茎重、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度、小区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单茎重、株高、茎径、节间长度在后代群体中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有效茎平均表型值高于母本,小区产量平均表型值低于母本;有效茎、节间长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48.9%、3.4%的变异信息;单茎重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32.3%的变异信息;株高、茎径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小区产量,有效茎、单茎重、节间长度更适于作为该群体后代材料高产潜力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3.
曹新佳  罗小林  潘美亮  王吉成  施卫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44-14145,14148
[目的]研究饲料用苦荞麦秸秆的主要成分。[方法]以苦荞麦秸秆为原料,测定其糖分、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结果]苦荞麦秸秆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和淀粉的变化规律为:主茎秆的含量大于分枝茎秆的含量;粗脂肪含量为1.14%,比一般谷物秸秆高0.1%,粗蛋白含量为3.14%,比一般谷物秸秆高0.31%。[结论]苦荞麦秸秆是较好的饲料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选用7个茎秆糖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置21个组合,对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自交系中,Y53-164、YXD053-646和98A-04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茎秆糖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但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茎秆糖含量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变异71.07%是由遗传控制的,但狭义遗传率不高(40.11%)。对茎秆糖含量的选择不宜早代进行,利用茎秆高糖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助于茎秆高糖杂交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茎烘烤烟叶失水干燥特性,为优化烤烟烘烤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带茎烘烤过程烟叶叶片和主脉的水分含量、状态及形态收缩率,与不带茎烟叶进行比较,并将烟叶水分指标与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带茎烘烤烟叶的整叶、叶片及主脉水含率均高于不带茎烟叶;带茎烟叶水分迁移表现为茎秆中的自由水向主脉和叶片迁移,使带茎烟叶叶片和主脉自由水含量和所占比例均高于不带茎烟叶.干叶前带茎烟叶叶片厚度收缩率显著小于不带茎烟叶叶片(P<0.05,下同),干叶后带茎烟叶叶片厚度收缩率显著大于不带茎烟叶叶片;烘烤过程带茎烟叶主脉直径收缩率显著小于不带茎烟叶;烘烤过程烟叶叶片和主脉自由水含量与其水含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烟叶形态收缩与自由水含量及其水含率密切相关,可根据烟叶形态收缩判断烘烤过程烟叶水分含量和状态.  相似文献   

16.
吴晓娜  赵炜  杨华美  闫彩辉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05-20007,20070
[目的]研究麦秆100℃下甲醇和乙醇醇解产物的组成,并初步探索麦秆中三大组分在100℃的解聚情况。[方法]在100℃下对经过溶剂分级萃取后的麦秆进行甲醇解和乙醇解,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醇解产物。[结果]麦秆在100℃下甲醇和乙醇醇解得到的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很大,麦秆100℃下甲醇解倾向于生成芳醛酮衍生物、芳醇衍生物和长链酰胺类化合物;乙醇解倾向于生成苯酚衍生物、脂肪酮、糖、苯衍生物和长链烷烃。[结论]麦秆中三大组分在100℃的醇解解聚情况不同,甲醇解和乙醇解皆以木质素解聚为主,但主要成分不同,而且甲醇解中的半纤维素的解聚程度明显低于乙醇解中的半纤维素的解聚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烤烟烟叶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烤烟烟叶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原始细胞均来源于原表皮,都经过两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1个顶细胞,两者的发生和早期发育相同,在以后的发育中,由于柄细胞和分泌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分别形成长柄单细胞腺头腺毛、长柄多细胞腺头腺毛和短柄多细胞腺头腺毛.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晓明  张无敌  尹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67-11169
根据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特点,分析了秸秆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云南特色的秸秆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近年引进的甘蔗品种的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对每公顷含糖量的贡献比锤度大,每公顷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比单茎重大,茎径对单茎重的直接效应比株高大。但每公顷有效茎数与单茎重、茎径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在选育种上和栽培上应注意合理兼顾,传它们相互协调。6月中旬和8月中旬地上部干重与产量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可用作早期选择的指标。对甘蔗引种中应用选择指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根据多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可以获得较高的选择响应和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20.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与株高、茎粗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出汁率与株高和第六、七节长度达到显著负相关;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秆重和茎汁重与穗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汁混合锤度与生物产量和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茎汁混合锤度与茎秆重、茎汁重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且茎秆重与茎汁重相关极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锤度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茎秆重〉穗重〉茎汁重〉千粒重〉茎粗〉株高〉生物产量〉穗粒重〉穗长〉七节长〉六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