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豇豆为喜温耐热蔬菜,植株生育适温为20~30°C。作为夏秋栽培,开花结荚时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往往超过30°C,对豇豆生长不利,影响产量和质量,为了提高豇豆生产品质和产量,可  相似文献   

2.
热水处理对豇豆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水处理对采后豇豆豆荚在(1±1)℃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豇豆豆荚经过45℃ 30 min、50℃ 10 min、50℃ 20 min、50℃ 30 min等4种不同热水处理后贮藏,其中50℃热水处理20 min对豇豆豆荚的保鲜效果最好,50℃热水处理20 min不仅能显著抑制豇豆豆荚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还可较好地减缓豇豆豆荚营养品质的下降,提高保护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延缓豇豆豆荚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延长贮藏期限和保持豇豆豆荚原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日光温室冬春茬豇豆栽培中,生长的前期处在低温弱光照阶段,后期处在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时期,容易出现落花落荚情况,造成产量的降低和效益下降,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豇豆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豇豆喜温耐热,种子发芽温度为10~12℃,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25~28℃,35℃以上,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荚严重。光照  相似文献   

4.
<正>豇豆又名豆角,可以春秋两季栽培,秋延迟大棚豇豆9月初以后常有冷空气袭来,应及时扣棚,盖好塑料薄膜,以防冷害,一般在9月10日以前盖好大棚膜。盖膜之后,如是晴天,则白天敞开大棚两边,晚上全盖。如是阴雨天,则昼夜不敞膜。以保证白天温度在30℃左右,晚上温度在20~25℃。栽培中,常见病害有:茎枯病、枯萎病、锈病、煤霉病、白粉病;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豇豆荚螟等。1.茎枯病。主要危害叶柄、  相似文献   

5.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其生长周期为100天左右,全生育期适宜温度为10℃~25℃。豇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一般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好。豇豆忌连作,否则会使土壤的酸度增加,从而抑制根瘤菌的活动和发育,病虫害加重。豇豆的轮作期最好在2~3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引导农民在夏秋季节豇豆栽培中采取正确措施提高豇豆的产量及质量,稳定农民种植豇豆的收益。【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夏秋季节栽培豇豆容易出现植株徒长、落花落荚、病虫害加剧等不良现象,造成减产减收的原因,提出防控管理措施。【结果】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控苗期、防中期、促后期的"三控三防三促"防控管理技术措施,提高了豇豆产量和质量,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2412kg,增收4341. 6元,增加经济效益。【结论】南方夏秋季节栽培豇豆只要加强管理、措施得当,可以实现高产优质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常见豇豆品种从播种至始收期有效积温约为790℃。2014年春季豇豆小拱棚防寒栽培历时42 d左右,增加有效积温约104℃,小拱棚防寒栽培平均增加有效积温约2.48℃/d,是1月合浦县平均有效积温4℃/d的62%,是2月平均有效积温4.6℃/d的53.91%,增温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适合江苏省栽培的豇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是江苏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蔬菜作物之一,在露地与保护地栽培中都有很大面积.目前生产上用于出口和内销的豇豆栽培面积很大,产量很高,但近几年江苏省的豇豆生产陷于停滞不前局面,其中一主要原因为新品种的缺乏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跟进不够.  相似文献   

9.
小拱棚无公害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进行无公害豇豆栽培,可以提高豇豆质量和产量,提早上市时间,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利用塑料薄膜小拱棚生产无公害豇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其生长周期为100天左右,全生育期适宜温度为10℃~25℃。豇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一般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好。豇豆忌连作,否则会使土壤的酸度增加,从而抑制根瘤菌的活动和发育,病虫害加重。豇豆的轮作期最好在2~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豇豆产品最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在于防治蓟马尧豇豆荚螟等害虫所使用化学农药的残留。为探索适于海 南气候特点的豇豆安全高效生产模式、保障豇豆产品安全供给、利用防虫网覆盖平棚栽培豇豆、物理阻隔害虫、最大 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设5尧2.5尧1.67 mm 防虫网覆盖栽培3 个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从防虫效果尧生物学性状尧商 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探讨豇豆生产中覆盖防虫网的功效。结果表明、豇豆覆盖防虫网栽培效果显著、其中以40 目防 虫网覆盖栽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色防虫网(白网覆盖)和120 g/m2编织膜(编织膜覆盖)为覆盖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豇豆生育期、株高、茎粗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产量和病虫害等的影响,以期为豇豆设施栽培及其覆盖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能有效降低蓟马虫口数和轮纹病病情指数,其中白色防虫网覆盖延迟了豇豆的始花期和始收期、但提高了豇豆产量,编织膜覆盖促使豇豆始花节位升高、降低了豇豆产量.综合考虑,白色防虫网是适合三亚豇豆栽培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3.
自发气调包装对豇豆耐藏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发气调包装对豇豆豆荚耐藏性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豇豆在室温(30~35℃)、15℃、10℃条件下的贮藏寿命分别为4天、10天、12天;而气调包装的豇豆在15℃、10℃条件下的贮藏寿命分别为15天、20天。气调包装的豇豆在10℃下的贮藏效果最好,豆荚的失重率仅为12.63%,好果率达96.2%,豇豆营养品质损失少。  相似文献   

14.
豇豆耐热性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18个豇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夏季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苗期耐高温试验,比较了不同豇豆品种的耐热性.夏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耐热豇豆品种在出苗至齐苗时间、花期株高、茎粗、花梗长度等植物学特征和果荚长度、质量等果实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等生物学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地豇豆品种不宜在高温、长日照的夏季种植;豇豆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早优一号单荚质量和总产量最高.苗期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早优一号相对电导率最低,净光合速率最高,因而比较耐热.  相似文献   

15.
夏季豇豆是指收获盛期在35℃高温下种植的豇豆.这茬豇豆因温度高,温差小,降雨量大,荚豆易鼓籽且病虫害严重.因此栽培技术不同于春季.栽培目标不是追求产量高,而是商品性要好,抗病性要强,夹条色泽适合特定市场的消费习惯.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品种选择.在保证色泽适宜,高温不鼓籽,抗病性强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丰产品种.  相似文献   

16.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以南方栽培较多.豇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豇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能耐高温,不耐霜冻,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北疆全年无霜期140~185天,适合春季露地栽培豇豆,通过土壤选择、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使豇豆种植达到高产、稳产。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豇豆喜肥、忌连作,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前茬作物为非豆科的地块,以沙壤土为最好。2.整地施肥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施足底肥,每667米2施有机肥3 000千克,机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防虫网覆盖方式栽培秋豇豆的综合效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是近年来正在推广的一项蔬菜保护栽培新技术,防虫效果好,且无公害,普遍受到欢迎.但不同覆盖方式栽培下豇豆所表现的效应差异较大,为此我们于2000~2001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盛夏,高温高湿、干旱或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病虫害频发,水肥管理不协调等诸多不利因素往往会导致豇豆出现落花落荚现象,造成减产减收。下面介绍一下引起豇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温度不适。豇豆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也可在短期内适应30~40℃的高温。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高于35℃结荚能力下降,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易落花落荚。有条件的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西沿海地区豇豆生长发育气候环境条件和病虫发生为害特点,提出通过创造有利于豇豆正常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栽培环境条件,有效地改善豇豆生育状况,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自身抗逆性,减少、控制病虫滋生、蔓延和为害,控制豇豆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实现豇豆健身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