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州香薷被视为一种铜矿指示植物,它具有较强的耐Cu性和吸Cu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州香薷的耐Cu机理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研究结果。笔者综述了该植物的氧化应激反应、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耐Cu蛋白质组学,以及Cu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可从加强该植物的耐性蛋白、耐性基因,以及添加辅助手段提高该植物的吸Cu能力等方面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深入揭示海州香薷的耐Cu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粉垄栽培木薯增产效果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木薯等作物粉垄栽培提供依据,利用粉垄栽培技术种植木薯,与常规方法种植木薯相比较,探明2种栽培方法在根系、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区别。以‘华南205’、‘新选048’2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地点连续2年进行粉垄栽培和常规种植比较试验,在成熟期进行块根、产量、品质等调查测定。结果显示,木薯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单株结薯条数增加23.13%~39.10%,薯长增加6.94%~60.00%,薯径增加8.40%~13.91%,产量增加29.22%~63.78%;鲜薯淀粉含量增加3.23%~18.67%。表明粉垄栽培木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根系为主导的作物栽培的“根”本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对木薯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木薯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的施肥水平和肥料配比方式,比较分析木薯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大小及木薯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施肥会促进土壤酸化,降低土壤pH值,施肥量越多,土壤酸化越严重。有机肥和复合肥混施加重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D处理(有机肥350kg/亩)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其中有效磷和速效钾都显著高于A处理(不施肥CK);施肥会整体增加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D处理在提高土壤酶活性上起到最显著的作用;E肥(有机肥150 kg/亩+复合肥33 kg/亩混施)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单施有机肥明显。因此,选择将有机肥与复合肥合理配施,既能保持地力,又能促进木薯生长以进一步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4.
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对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木薯体内生理代谢,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增强植株抗衰老生理机能,促进同化物向地下部运输和积累,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牛筋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为在复杂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对牛筋草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碱度、干旱、pH值等环境因子对河南安阳、江苏盐城和海南三亚3个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筋草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10℃,当温度上升到30~35℃时,3个地区的牛筋草种子发芽率均达到最大值;在20/10~40/30℃的变温条件下均可发芽,且当温度为35/25℃时发芽率最高。变温和恒温处理条件下,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低温条件下(恒温≤25℃,变温≤25/15℃),黑暗处理有利于牛筋草种子的萌发。牛筋草种子萌发受水势影响较大,随水势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盐碱胁迫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当NaCl浓度大于100 mmol/L或NaHCO3浓度大于150 mmol/L时,3个地区的牛筋草种子不能萌发;牛筋草种子在pH 5~10范围内均能正常萌发,所以pH值不是限制萌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明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为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的推广应用及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添加外源养分的条件下,以盆栽法对比研究了木薯茎秆栽培基质在种植番茄和不种植番茄2 种情况下其氮、磷、钾、pH值及EC 值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情况。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木薯茎秆栽培基质pH 7.28~7.86,EC 3.28~1432 μs/cm,符合栽培基质要求;全氮、碱解氮含量变化整体呈“降-升-降”趋势;全磷、速效磷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番茄幼苗期前,全钾、速效钾易淋失而导致含量迅速降低,幼苗期之后,全钾、速效钾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番茄”和“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相似,2 种处理基质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基本相同,当茬番茄从木薯茎秆基质中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是少量的,因此,以木薯茎秆栽培基质种植植物时,必须及时施(追)肥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半湿润区免耕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半湿润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为研究对象,设置传统耕作(T0)、免耕无秸秆覆盖(T1)和免耕秸秆覆盖(T2)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和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作物季节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免耕覆盖(T2)和不覆盖(T1)处理0-60 cm土壤含水量都高于传统耕作(T0)处理,但免耕处理T1和T2只在表层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秸秆覆盖对表层土壤保水效果明显。免耕覆盖降低了土壤表层温度(T2相似文献   

8.
稀土元素对鲤鱼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振莹 《华北农学报》2005,20(Z1):122-124
在鲤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硝酸稀土,研究稀土元素对鲤鱼增产效果,经过116d的养殖对比试验得出鲤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硝酸稀土能够促进鲤鱼的生长,平均提高鲤鱼单产14.1%(9.3%~16.8%)(P<0.05),试验组平均效益比对照组平均效益增加8335.6元/hm2,试验组投入产出比(12.11)比对照组(11.44)高0.67.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里钪、钇及镧系元素共17种元素的总称。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农用稀土元素是指17种稀土元素中的镧、铈、镨、钕4种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0.
脱毒甘薯的级别一般分为原原种、原种、良种,级别越高,增产效果越大。在引进种植脱毒甘薯时要注意三点:种薯质量、及时更新种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肥料合理调配对土壤养分动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时空变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与施肥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肥料合理配施可使小麦增产20.57%~41.39%,试验各处理中,N2P2K2(N 255,P2O5150,K2O 150 kg/hm2)配施效果最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5720.338+5.1428N+12.0287P+7.3229K-0.0121N2-0.0387P2-0.0216K2+0.0088NP-0.0005NK-0.0028PK,最高产量为8083.16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75.17,181.10,154.59 kg/hm2;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12.31,152.23,117.51 kg/hm2,此时小麦产量为7985.18 kg/hm2,纯收益达948.62元/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大白菜施用不同用量的液体肥料和等氮磷钾养分的固体肥料对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氮磷钾总用量的条件下,液体肥料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固体肥料处理,增产量达318~761kg/667m2,相对增产19.3%~50.0%。在氮磷钾总用量小于24.75kg/667m2时,液体肥料处理氮吸收量比固体肥料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相对增加达8.6%~44.5%。液体肥料处理磷吸收量比固体肥料处理均有明显的增加,相对增加达13.9%~75.3%,而钾吸收量液体肥料处理多数情况下高于固体肥料处理,相对增加值达8.6%~53.4%。在等产量(1000~3000kg/667m2)水平下,施用液体肥料可比施用固体肥料节省氮磷钾用量29.8%~36.3%。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试验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供试品种,用湘桂生物有机肥作追肥,共设CK(0 kg/hm2),A(150 kg/hm2),B(300 kg/hm2),C(450 kg/hm2),D(600 kg/hm2)5个处理,观察测定木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改善了木薯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了木薯的生长,增加了木薯块根的产量,增长幅度分别为A处理1.59%、B处理22.93%、C处理38.01%、D处理15.98%。其中以C处理450 kg/hm2增产效果最佳。由此可见,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用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对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进而明确水稻一次性施肥是否能达到传统分次施肥的增产效果及其机制。本研究以传统分次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一次性施用常规速效肥、硝化抑制剂DCD型稳定肥、硝化抑制剂DMPP型稳定肥以及树脂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分蘖动态、灌浆期光合速率以及主要生长节点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分别一次性施用各种类缓/控释肥均可以满足水稻各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增强水稻光合速率和碳氮代谢水平,提高或保持了水稻正常产量。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较传统分次施肥对水稻具有稳产或增产的作用是因为其能在整个生育期内满足水稻的养分供应,在不降低千粒重及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或是保持水稻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与石灰对土壤肥力和木薯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3种石灰水平下,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生物活性和木薯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比较,50%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12.5%、36.7%和26.8%;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21.4%、41.8%和48.4%;25%生物有机肥处理鲜薯产量提高18.4%,淀粉产量增加17.9%。这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转化酶活性,并能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施用石灰能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但降低土壤有机质、速效N和速效K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降低磷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种植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常规施肥(CK:P2O5用量891 kg/hm2)、磷肥减量50%(P-1:P2O5用量446 kg/hm2)和磷肥减量70%(P-2:P2O5用量267 kg/hm2)3个磷肥水平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减量不影响番茄植株生长(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株高/茎粗比),同时对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也不显著;不同磷肥水平番茄单果重为173~181 g,单株产量为1.81~2.05 kg,单位面积产量为51.9~56.9 t/hm2。与CK处理相比,P-2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2 mm根数和根冠比,增幅分别为72.6%和28.0%。2个减施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还原性糖含量和糖酸比;P-2处理番茄糖酸比又显著高于P-1处理。降低磷肥处理显著降低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磷肥用量70%在不影响番茄产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番茄品质,改善了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氮磷肥减施20%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时期对加工番茄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5个处理,即:(1)NPK对照(CK):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2)T1:NP肥减量20%,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3)T2: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P肥,花期后追施NK肥;(4)T3: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K肥,花期后追施NP肥;(5)T4:NP减量20%,全生育期追施NPK肥。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以及NPK的吸收量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T2处理更优于T4处理。与CK处理相比,T1、T3处理产量分别下降11、19 t/hm2;生物量下降1.6、2.13 t/hm2;N素吸收量减少49.43、60.0 kg/hm2,P素吸收量减少8.47、12.37 kg/hm2,K素吸收量减少40.93、50.01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T1处...  相似文献   

18.
解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秧苗素质及其养分吸收特性,明确机插秧苗期氮、磷、钾养分需求,为培育壮秧及水稻高产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推荐育秧产品育苗伴侣进行养分梯度调节,研究机插秧秧苗在不施肥(NF)、少量施肥(LF)、适量施肥(MF)、略微过量施肥(SOF)、过量施肥(OF)五个处理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施肥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增加,适量的肥料施用量(MF处理)有利于水稻壮苗的形成,同时能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2、秧苗对氮磷养分需求高于钾,过量施肥导致秧苗养分含量积累过多,反而不利于壮苗的形成;3、移栽期LF处理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比OF处理高出25.59%、19.31%、44.44%、27.13%,综合来看,MF处理能形成适宜的盘根力度,更有利于机插秧移栽时的机器作业;4、秧苗地上部GS、GOGAT、GOT、GPT活性高于根系,地上部GS、GOGAT、GOT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根系GS、GOGAT、GPT活性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处理LF和处理MF中。机插秧苗期适宜的施肥量有利于秧苗氨转化和氮代谢,形成适宜机插的壮苗,进而在移栽大田后形成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膜下滴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以前显著增加,盛铃期及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在盛铃期植株氮、磷、钾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平均叶簇倾角变大,株型变的紧凑,但施肥量过多会导致棉花群体叶面积增加过多,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冠层结构不良,削弱了棉花个体发育,造成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随施肥量的增加棉花产量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施肥过量或过低棉花均难以获得高产,对于北疆地区棉花高产栽培建议棉花滴灌施肥量为尿素639.60 kg/hm2、磷酸一铵177.67 kg/hm2、硫酸钾施148.06 kg/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满园春"有机肥在花生上的肥效试验,比较花生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满园春"有机肥应用在花生上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3.6%~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