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药残留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罗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344-347
本文阐述了农药残留的实质,分析了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农药残留危害的“药”、“人”、“监”和“除”四字对策。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扩散推广。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灾前概况和灾后损失,提出了恢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专家+项目+农户”、“专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团”、“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阳东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原则、总体目标、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向、农业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对策等。认为全县应采用点-轴开发模式,构建“农业三区三心一中心”格局,即建立三大特色农业功能区、三个农业经济次中心和一个农业物流与服务中心,从而形成“两横两纵”农业经济走廊(或发展轴线)。同时指出,在产业结构发展定位方面,全县应重点做好山水文章,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采取“三水一菜一牧一林一加一游一流”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水产、水果、水稻、蔬菜、畜牧业、林业、农业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和物流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农业上市公司周内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一朗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223-226
运用广义误差分布的GARCH(1,1)模型,基于“牛市”和“熊市”行情,实证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周内效应。主要结论有:农业上市公司日收益率存在周一效应和周五效应。 “牛市”中显著为正,“熊市”中显著为负。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完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北京市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方式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北京模式”进行改进,设计了由原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并由政府予以扶持的“小改进”方案和实行三级巨灾风险保障的“北京新模式”。动态模拟结果表明,与政府购买再保险方式和“小改进”方案相比较,“北京新模式”既能实现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又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运作效率,是一种较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全新的角度--经济学特性的角度对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按它们所具备的经济学特性将它们划分为“非相容性使用技术”、“共享性技术”和“俱乐部技术”。论述了三种经济学特性的农业技术特点以及与三种经济学特性农业技术相适应的农业推广主体。“非相容性使用技术”适合由企业来推广, “共享性技术”适合由政府来推广,“俱乐部技术”适合由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来推广。同时也应看到,农业技术的经济学特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具体选择农业技术的推广主体时要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依靠动员科学家推动科普事业,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创新科普活动,针对科普工作和活动经常出现“权威性不够”,“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根据长期从事农业科普工作的实践,对科普“失真”,“失声”,“失效”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卢布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596-599
面对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和重大问题,本文从农业的内涵、概念、产业发展特性、功能演变和未来形态等角度分析思考,大胆提出了农业属于“基础产业部门”的新概念。结合我国实情,建议国家明确“五维一体”的农业发展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拓展生态保育和社会服务等新型农区就业领域,主动向后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9.
于春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371-374
【中文摘要】“大农”是农业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比较先进的经济成分。伪满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地掠夺和地主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拓”和少数大地主手中,加之伪满政府的极力提倡,所以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依然发达。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主要有富农经营、经营地主经营和农场经营三种形态,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带有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0.
周爱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51-15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已经不是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空巢”可能致使农村老人产生的问题更加严重。通过对城乡养老保障差距的实证分析,进而研究了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存在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农村新型养老体制、完善农民工保障等措施建议,以期对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其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能够减少农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威胁,并实现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环境、碳汇减碳五个方面提出低碳农业经济在首都新农村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山区农村人多收入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淄博市农业部门运用循环农业技术手段、理念和策略,立足山区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山区低碳循环农业合作经济,取得了以齐文化为核心的山区乡村低碳循环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合作经济,加环延链打造山区高端低碳循环果品农业经济,巧用山区逆境生态资源,拓展外向型花菇合作经济以及集成低碳循环农业技术,升级打造都市有机韭菜合作经济等发展模式,实现了山区农业合作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局面,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山区生态新村建设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之低碳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生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如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并探寻土壤固炭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与环境研究中的热点。全文旨在摸索一条由生物质碳化技术为基础的低碳农业发展的可能途径。从低碳这一热点问题出发,本文对低碳农业的定义、特征、途径进行了基本阐述,同时论述了生物炭的基本特征,及生物炭在应用上的农学和环境学价值,并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生物炭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农业的可能模式,最后指出了当前生物炭在低碳农业研究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茶园碳汇功能,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采用可持续的低碳农业技术措施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了茶园碳汇功能:茶树生长对空气中CO2的固定和茶园土壤碳库对有机碳的富积和保存。总结中国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低碳茶叶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合理开垦防止烧山垦园、合理密植因缺补缺、平衡施肥促进茶树无机有机物质循环过程的进程、立体栽培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免耕或减耕减少土壤碳排放、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C/N率等;提出提高茶农对低碳的认识、建立茶叶低碳生产示范园区、加强对茶叶生产低碳技术的研究、大力发展有机茶、政府政策导向支持等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建议。采用低碳生产技术,挖掘茶园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增加茶园系统碳储量,必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Challenging targets for future agricultur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kinds of problems agriculture is facing, outlines and structures agricultural quality components and defined aims for them,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organic farming, proposes some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and presents an outlook. The quality components are a type of checklist of those factors that we should be aware of concerning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roduction of healthy food and the practice of good ethics. These component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general aim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ny European and other countries focus on organic farming as a solution, but this approach is dangerous because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a better environment or better food products. Concerning fu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the following issues are highly important: precision agriculture, low leaching cropping systems, management of soil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maximum recircula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some issues of future agriculture such as intensity, nutrient imbalances caused by regional farm specialis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agricultur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6.
低碳型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环  仪坤秀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59-363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意志和中国的现实选择。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根本问题。本文阐述了低碳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7.
罗红  陈晓  何忠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294-302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旅游者决策行为直接决定其出行的选择,因而对乡村旅游者低碳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将对乡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笔者以推拉模型为基础,将游客低碳乡村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归为推和拉2类,依据对北京市300位游客的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除了游客学历、收入等客观因素外,还受到游客的出游经验、所持低碳乡村旅游态度、低碳乡村旅游感知价值、乡村旅游目的地特色等方面的显著影响,并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primary contributors to Pakistan's economy. However,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has been amplified to a great extent in Pakistan. This amplification may cause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and environmental mitigation in Pakistan.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O2 emissions on the agricultural export trade of Pakistan over the period 1975–2017.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limate change could be a primary cause for the decline in Pakistan's agriculture export trade; no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is specific issue, particularly over time. In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e negative coefficient of agriculture export trade with CO2 emissions subsequently decreases agriculture export trade, which leads to direct impact on Pakistan's economy.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utcomes suggest that the adaptation of clean and green energies and technologies are the key to reduce pollution in Pakistan. Overall, the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n agriculture export trade are stronger in the long‐run dynamics, thus making the finding heterogeneous. Possible initiatives should be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of Pakistan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e sector and it should also introduce new policies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以往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农技推广部门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自身的障碍因素等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石泓  张跃东  吴刚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61-266
研究旨在评价黑龙江公共财政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效率,运用DEA模型,将黑龙江省低碳农业的公共财政支持效率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2年作为决策单元,选取农业劳动从业人数、化肥用量、农机总动力、农业补贴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作为投入指标,农业总产值和农机操作的碳排放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p2.1软件评价投入产出配比的技术效率,找出各决策单元产出既定下的投入最优规模和改善措施。结果显示,2012年黑龙江公共财政支持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达到最优,在充分保证农业产值和农机操作碳排放的预期水平下,农业公共财政补贴等要素投入恰到好处,投入的增减变化不但不会实现最大产出,反而会影响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该结论可为黑龙江公共财政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