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光禄  李青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45-248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 mg/ml时,藿香氯仿提取物等8种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根据杀螨活性的初筛结果,选取触杀活性较高的8种提取物进行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测定。按LC50值大小从低到高依次为:藿香氯仿提取物[(0.5380±0.1319)mg/ml]、使君子石油醚提取物[(0.5554±0.1088)mg/ml]、萹蓄氯仿提取物[(0.7153±0.1253)mg/ml]、大风子氯仿提取物[(0.7582±0.1038)mg/ml]、大风子石油醚提取物、萹蓄石油醚提取物、鸡血藤石油醚提取物、皂角刺石油醚提取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8种供试中草药的3种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的触杀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mg?mL- 1时,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毒力活性测定表明: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的LC50值分别为(1.1843±0.0868mg/mL)和(1.3731±0.0898 mg/mL)、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LC50值为(1.2111±0.1616 mg/mL)。由此表明,这3种植物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杀螨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铃薯干腐病是由镰刀菌导致的马铃薯窖储真菌病害之一,获得高质量镰刀菌的DNA是建立马铃薯干腐病分子检测的前提。本试验采用改良SDS法和2×CTAB法对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五种镰刀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 Wollenw)的DNA提取过程中,改良SDS法优于2×CTAB,获得的DNA含量较高、条带较亮、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而对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 (Corda & Fr.) Sacc)、接骨木镰刀(Fusarium sambucinum Fuckel)和拟枝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oides Sherb)的DNA提取两种方法差异不大,但获得的DNA都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后面的分子实验过程中,此试验获得的结果可以为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杀螨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油醚(30 ̄60℃)、石油醚(60 ̄90℃)、乙醇、丙酮和水等5种溶剂对采自6月份的黄花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然后用柱层析进行分离检查,并进一步用分离得到的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黄花蒿根、茎、叶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普遍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叶的丙酮提取物杀螨活性最高,在48h内(5mg/ml)的杀螨校正死亡率达到98.95%。在分离的13个大的组分中,第11和12组分活性较高,48h,5mg/ml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30%,和99.29%。用这两组份对朱砂叶螨进行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它们的LC50分别为0.3683、0.1586mg/ml。  相似文献   

5.
人为干扰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近年来玛曲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位于黄河第一弯的甘肃省玛曲县是黄河径流重要的汇集区和黄河上游至源头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补充黄河水量约达45%。但由于人口和牲畜的增加,掠夺式经营使草场退化严重,湿地萎缩。全县近90%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其中沙化面积达5×104hm2以上,且每年以10.8%的速度蔓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人为干扰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的影响,对玛曲县高寒草地生态环境恢复和沙漠化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牵牛子石油醚提取物等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活性较高,其24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0%;并对上述10种具有较高杀螨活性的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效果也进行了测定,按LC50从低到高依次为:牵牛子石油醚提取物(<0.6979+0.0598>mg/m1)、马钱子石油醚提取物(<0.7670+0.0554>mg/m1)、苍耳子石油醚提取物(1.1239+0.0615mg/m1)、苍耳子甲醇提取物(<1.3417+0.0773>mg/m1)、马钱子甲醇提取物(<1.3492+0.0738>mg/m1)、百部石油醚提取物(<1.3679±0.0810>mg/m1)、红藤石油醚提取物(<1.4863+0.0921>mg/m1)、贯众氯仿提取物(<1.6347±0.1060>mg/m1)、白鲜皮氯仿提取物(<1.7185±0.1003>mg/m1)、贯众甲醇提取物(<1.8201±0.0934>mg/m1).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施肥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探讨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施肥途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总结与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的施肥现状,指出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投入不平衡,农民普遍偏施氮肥,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使用比例很低,一般不超过氮肥施用量的20%;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养分需求不同步。建立、完善和应用集土壤、作物、环境等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是实现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持续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护多重目标相协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甜玉米为试材,以普通玉米为对照,对比分析甜玉米种苗转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种苗转化过程中,两类型玉米胚乳淀粉含量和盾片脂肪含量(除0~2 d外)呈下降趋势;甜玉米胚乳淀粉含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脂肪水解酶活性逐渐降低;种苗转化前期,甜玉米淀粉酶、蛋白酶及脂肪水解酶活性均低于普通玉米,后期差异不大。因此,贮存物质和种苗转化前期的酶活性是限制甜玉米种苗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元丰优组合不同季节栽培的稻米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抗稻瘟病、米质较优、优势较强的籼型三系水稻不育系‘元丰A’为亲本,从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三方面探讨26个元丰优组合分别在中稻和晚稻栽培条件下米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元丰优组合在不同季节栽培条件下,晚稻与中稻的稻米相关品质比较:(1)加工品质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提高,平均分别提高了2.2%、3.5%和14.8%;(2)外观品质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平均分别下降了56.1%和69.5%;(3)食用品质的糊化温度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提高了34.1%,最低提高了1.6%,平均提高了13.6%;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低的组合晚季种植时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组合晚季种植时含量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利用‘元丰A’的米质好的优势,通过安排好最佳播期,以避开灌浆期的高温,容易配制出垩白度在5%以内的三级米标准的优质食用稻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综述安徽小麦推广品种的概况,并为生产优质专用小麦以及从中发掘具有优异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材料提供参考,选用安徽麦区推广的10个小麦品种,采用地衣酚-盐酸法、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测定了若干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和总戊聚糖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株高、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硬度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不育小穗数、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世岩  宋新芳  李士美  李保进  武海卫 《种子》2006,25(8):32-34,45
通过对泰山黄连木不同优株种子的含水量、生活力及发芽特性研究,发现5^#优株种粒大,千粒重达62.84g,相对含水量为17.22%,绝对含水量为20.88%,种子活力为97.5%,发芽率为82.0%,发芽指数为13.86。红粒优株种较大,千粒重为63.10g,相对含水量为41.15%,但红粒优株种子均不能发芽。8^#、1^#优株在物理特性上与5^#优株相差不大,但发芽率不及5^#优株。4个单株和一个混采(对照)种子的生活力为7.5%~97.5%;发芽率0~82%;发芽势0~50%;CT曲0~17.8;MTG为0~3.61;CGR为0~40.8.  相似文献   

12.
福建沿海12个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萌发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海边月见草为材料,探讨收集自12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种子其最佳萌发条件,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露地播种的作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12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以沙土播种的出苗率最高,基质对各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2)温度与基质含水量对出苗率影响各不相同。在30℃、50%基质含水量的条件下,厦门椰风寨地区海边月见草种子发芽率达到74%。在10℃、10%含水量的条件下,惠安山霞和漳浦赤湖镇亭里村两地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最高,其中赤湖镇亭里村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达到70%;在20℃、30%基质含水量的条件下,长乐漳港等9个地区的海边月见草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值,其中连江地区海边月见草的发芽率达到81%。  相似文献   

13.
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忠华  董源 《种子》2001,13(5):18-20,31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阿月浑子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透水性较好;20℃恒温是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温度;蛭石是理想的发芽基质,在20℃恒温时,以其作发芽床发芽率可达60%;60℃温水处理和0.20g/L赤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25℃恒温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32%和33%,开裂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达48%和42%;浓硫酸浸泡30min对不裂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开裂种子的胚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花棘豆种子发芽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汤涛  周青平  李玉玲 《种子》2007,26(9):33-35
为探寻破除黄花棘豆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采用预冷、细沙和砂纸摩擦、热水和浓硫酸浸种4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种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其中砂纸摩擦方法简单、效果最佳,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从8.2%和10.7%提高到51.9%和58.6%。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黄连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连木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研究了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内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1年、2年生黄连木枝条内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1年、2年生黄连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4.88℃、-26.58℃。  相似文献   

16.
适宜水稻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粉萌发率是检测花粉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实践中还缺少便捷、可靠的水稻花粉萌发率测定方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液体培养基对相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155g/L蔗糖+20mg/L H3BO3+40mg/L CaCl2+5 mg/L VB1相配合的培养基较适合两系杂交中稻两优818花粉的萌发,萌发率最高可达63.78%。此外,该培养方法具有培养条件要求不高、发芽结果稳定性好、培养基分布均匀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刘锦  贾睿芬  贺晓  易津 《种子》2007,26(9):5-9
为寻找华北驼绒藜结实率低、群落退化的原因,在栽培条件下对其花粉生活力、寿命、柱头萌发率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采用同株、异株、自然授粉处理华北驼绒藜,同株授粉结实率(81.53%)显著低于异株授粉(88.6%)和自然授粉(92.6%)的结实率;采用TTC法对华北驼绒藜花粉寿命和生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寿命为6d,最佳授粉时间为1~3d,生活力达95%左右,不存在花粉败育和短命的问题,即不存在小孢子发育障碍。3种授粉方式处理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华北驼绒藜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萌发高峰集中在授粉后3~4h,萌发率达90%以上,三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华北驼绒藜不存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结实率与花粉在柱头萌发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性。研究初步认为,同株授粉产生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授精或胚胎发育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严重退化,植被密度减少,可能存在大量自株授粉是造成群落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莲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金莲花种子为材料,就不同GA3浓度和处理时间、沙藏时间、温度和基质等对金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金莲花种子萌发的栽培技术体系,为金莲花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4℃沙藏或GA3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其中4℃沙藏40~50天或150 mg/L GA3处理种子3~4 天,250 mg/L GA3处理种子2~4 天和350 mg/L GA3处理2天均可有效解除休眠。(2)温度显著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动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其中30℃和30℃以上高温严重抑制金莲花种子的萌动和幼苗生长。10℃低温延缓种子萌动,15℃、20℃是金莲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25℃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基质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发。不同基质中金莲花种子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混合基质1(沙和园土按2:1混合)和腐叶土>混合基质2(沙和园土按1:2混合)。  相似文献   

19.
苹果花粉萌发生理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臣善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163-167
选用‘红星’、‘美红’、‘荷红’、‘全家红’4个品种的花粉作为试材,分别通过染色法(TTC、过氧化物酶法)和离体萌发法来测定苹果花粉的生活力,并通过花粉离体萌发、生长试验,观察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染色及离体培养试验中,品种间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红星’花粉生活力最高,‘美红’、‘荷红’次之,‘全家红’最低;离体萌发试验中,不同培养条件下各种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随温度、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生长最适培养基浓度不同,高浓度(15%、20%)的培养环境对花粉的萌发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试验还发现,各花粉最高萌发率与花粉管最大长度生长条件不一致,花粉管的生长最适温度及培养浓度均高于萌发最适条件,这可能与花粉管萌发生长时新陈代谢旺盛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连木种子组织培养不同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由于其种子存在内生菌,造成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困难。为了高效获得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研究的无菌种苗,笔者研究了各种消毒方法对其内生菌的抑制效果,以黄连木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测试了种子浸泡与否、20% NaClO、0.1% HgCl2、10% H2O2及20% NaClO溶液与超声波相结合等消毒处理对其抑菌和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消毒之前,不经过预浸泡处理的消毒效果要远好于浸泡处理24 h的消毒效果;20% NaClO和0.1% HgCl2溶液对黄连木种子内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芽率有明显影响,最高发芽率仅为46%。10% H2O2的除菌效果好于前2种方法,且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而采用20% 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种子10 min,可以获得更好控制污染的效果,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79%。因此,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为黄连木种子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