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承祯  洪伟 《林业科学》2001,37(Z1):72-7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在人工林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其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林分立木密度为目标函数,提出以净现值最大为标准,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决策方案优化表明,遗传算法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优化林分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决策组合效果很理想.马尾松人工林在地位指数10~18之间时,均以间伐两次为最优,第1次在11~12 a,第2次在16~17 a,而主伐年龄以22~25 a为最优.每一地位指数均优化得到其最优的营林措施组合方案,此时净现值最大且内部收益率大于12%.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间伐强度对重庆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在重庆市綦江区北部林场选择马尾松人工纯林(18年生)开展抚育间伐试验,分别设置弱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15%,保留密度1410株·hm~(-2))、中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30%,保留密度1155株·hm~(-2))、较强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45%,保留密度900株·hm~(-2))、不间伐(保留密度1650株·hm~(-2))等4种间伐强度。间伐3 a后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显著提高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胸径的生长,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大小依次为:间伐强度30%>间伐强度15%>对照组>间伐强度45%。说明间伐强度30%已达到了最佳的林分质量和收获量,是该区域马尾松人工林最优的抚育间伐强度,而1155株·hm~(-2)是较合理的伐后密度。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起始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建德 《江苏林业科技》2001,28(4):14-15,36
通过对马尾松人工林试验地调查并选取标本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马尾松人工林间伐合理起始期及不同起始期对林分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初植密度高,间伐合理起始期提前,反之,间伐合理起始期推迟。超过间作合理起始期间伐会抑制林木生长。间伐合理起始期可以通过分析胸径加年生长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脉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块经营密度试样地资料为基础,用转移概率矩阵方法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动脉转移模型。模型在间伐试验林的高、中、低密度林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林分总断面积的预测精度依次为97%,98%,98%。同时表明,比例法的应用精度普遍高于公式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302块杉木人工林标准地材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配合形高模型及林分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最优收获量表,为抚育间伐和生长预测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林生长特征与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用β分布模型研究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林分生长过程,以探讨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材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和合理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林抚育间伐计算机决策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尾松单木生长量模型,运用动态模拟方法,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以VisualC++为开发工具,研制了马尾松林抚育间伐的计算机决策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分别以林分最大蓄积量、最大生物量或最大货币收益为经营目标,求解在各种间伐体制下各龄阶的最适经营密度.模拟结果表明适时间伐明显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且立地质量越好,间伐所产生效益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人工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还可采伐一部分中等木。间伐施工应以留优去劣为主,适当照顾均匀。总稀疏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性,出现稀疏的时间随密度增大而提前;连年稀疏强度高峰期出现在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总稀疏强度与稀疏时间同密度的关系可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间伐强度与时间。利用马尾松人工林观测资料拟合出与立地条件、现存株数密度、林龄三因子相关的自然稀疏模型,从而可推算出不同立地条件的自然稀疏表,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伐倒木实际造材和木材价格、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建立单木货币纯收入模型,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构建全林分模型,按用材林树种经营类型编制马尾松人工林货币收获表。该表除了具备传统的林分可变密度收获表所具有的林分因子外,还体现了林分货币收获量,在森林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效果的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青羊湖林场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林分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肥力、林木生长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经营样地的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马尾松林在经营改造后,空间结构明显改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提高,土壤肥力也有所改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9块样地抚育间伐补植改造效果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0.079,-0.021,-0.241,0.528,0.438,1.028,-0.145,-0.780,-0.886,得分越高说明改造经营效果越好。经营促进了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改善和林木蓄积生长的提高,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16-21年生马尾松近熟林间伐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450、600、750、900、1 036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间伐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着时间推移差异变小;间伐有利于提高大径级林木株数比率从而提高材种规格与效益。根据21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与效益评价,16-21年生近熟林间伐密度保存在600-900株/hm2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天然林更新容易.由于林分密度大,郁闭时间早,自然分化严重,应及时进行经营调节,促使林分质量提高.我们对不同密度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间伐强度进行试验,经3年观测,得出密度在4000——6000株/ha的林分间伐强度以株数的40—50%时,效果最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对马尾松人工林采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和间伐方法后进行林分生长量比较,结果表明,抚育间伐的株数强度以第一次35%,第二次15%较为适宜,马尾松的林分生长量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264.982 m3/hm2;抚育间伐方法以两次都采用下层疏伐对促进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林分总蓄积量达221.588 m3/hm2。关鍵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采伐;间伐强度;间伐方法;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营林中定量间伐技术愈来愈得到重视,也很容易为林业生产者所接受。人工造林达到郁闭后,林分之间便会出现强烈的分化现象,而且密度越大,分化越强烈,需要进行合理间伐,调节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速生丰产。但以多大的强度来进行间伐,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只是凭林业工人的生产经验,盲目性大,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可供生产者参考的统一标准。这里就马尾松人工林定量间伐的标准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Weibull分布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马尾松人工林间伐试验样地资料对Weibull分布的拟合、预测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对中、弱间伐强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拟合效果较好,但采用以林分平均直径预测值推算Weibull分布参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法对平均直径的预测精度要求很高,就所用资料而言,要求最低预测精度95% ̄99%,而且间伐强度越大要求越高。中、强间伐强度的林要求98%以上,精度不够的林分直径预测分布对材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飞播造林林分抚育间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我省有大面积马尾松飞播林分,进行马尾松飞播林不同密度林分间伐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抚育间伐综合效果定位试验研究,选择最优间伐方案用于生产实践,使马尾松飞播林速生、丰产、优质,是本试验的基本目的。本文根据马尾松飞播林3个试验区,27个固定样地,5年的观测数据,对马尾松飞播林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飞播林宜在飞播后8年进行第一次间伐;不同间伐强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正相关。林分密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负相关;与林分材积增长呈正相关;间伐间隔期以3年为宜。  相似文献   

17.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密度和结构控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贵州省马尾松人工林489块常规标准地资料及龙里林场高密度林分间伐试验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年生马尾松间伐密度试验林的10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间伐保存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1200,2000,2800和3400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林龄增长而差异变小;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而大径阶株数率与大径材出材量减少。综合效益核算、材种出材量及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马尾松人工林进入中龄林期后培育纤维材与中小径材保存密度控制在B~D(约2000~3400株·hm-2)并在15~17年生时采伐效益较好,培育大、中径材林分保存在A~B(约1200~2000株·hm-2)间的密度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密度调控生长时效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天然林进行不同密度调控试验,在林分改造12a后生长结果表明:(1)间伐后不同的保留密度对树冠发育,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的生长影响显著,其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各生长指标逐渐减小,这说明间伐前期对马尾松胸径的影响效应可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但从生长时效性看,间伐后密度对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主要在间伐后的1-3a内,此后每年的胸径增长效应逐渐减弱。(2)间伐后保留密度的不同,对林分树高逐年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对其枝下高有一定影响,随保留密度减小,枝下高亦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综合林分生长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以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为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落叶松大、中径材优化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6地位级适合培育中径材,不同初植密度林分间伐3次就可以进行主伐;18地位级以培育大径材为主,密度4 400株/hm2的林分需要间伐5次,而密度3 300株/hm2的间伐4次就可以获得目的材种;20地位级也主要培育大径材,经过间伐45次后,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全部优化经营模式内部收益率均在15%以上。本研究为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