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亲鳖冬季产卵成功 亲鳖在自然条件下冬眠时间较长,产卵期一般只有60~80天,产卵3~4窝。曾有报道,日本利用新技术养殖亲鳖,促使其一年四季产卵,年产卵200枚左右,比自然条件下产卵增加2倍以上。江阴市沪澄特种养殖总公司,建场不到一年,已建有4层立体自动恒温暖房1000平方米,自动控温孵化房4间,现养种鳖近1万只。使用新技术集约化快速养鳖的同时,使亲鳖冬季产卵获得初步成果。在一个50平方米的土池上,水深0.6米,在上面搭起双层塑料薄膜大棚。于1994  相似文献   

2.
五、鳖的培育方法1.亲鳖产卵到仔鳖出壳(1)放养密度仔鳖:1个月内的放50~100只/平方米;1个月后的放10~50只/平放米。幼鳖:早期出壳的幼鳖放5~10只/平方米;晚期出壳的幼鳖放15只/平方米:(1~2龄)只能在稚鳖池培养7个月后移入  相似文献   

3.
一、亲鳖的培育1.亲鳖池建造亲鳖池是利用南湖养殖场0.5亩的鱼苗池改建而成,池中央建有60平方米的陆岛,岛上铺有30厘米厚的河砂,供亲鳖产卵。岛四周及池壁的坡比均为1∶3,池深2米左右,水深1.2—1.5米,进排水系统均装有木框纱窗,并配有0.75瓩水泵一台。池四周用玻璃钢建成高40厘米的内倾式防逃墙。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水产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野生、安全、无公害的水产品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近几年连续进行无公害仿野生鳖的养殖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鳖种来源与饲养1 .1 亲鳖准备亲鳖池为自然土池 ,要求环境僻静 ,面积1 0 0 0m2 左右 ,水深 1 .2~ 1 .6m ,向阳一面的池埂搭棚集沙 ,供鳖晒背产卵。选择野生的 6龄以上、体重 1 .2~ 1 .6kg的个体作为亲鳖 ,雌雄比例 4:1。亲鳖的饲养主要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 ,辅以鲜活的肉食性饲料 ,并加强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1 .2 产卵孵…  相似文献   

5.
1、严格挑选亲鳖。亲鳖最好选择8—9龄大鳖,在华中地区至少要选6龄以上的鳖作为亲鳖,个体重应在1.5—3kg,因为亲鳖个体大小直接关系到所产卵的质量,进而影响稚鳖、幼鳖的质量。亲鳖要求肌体光滑完整,外无损伤内无疾病,体格肥满健壮,体态正常,裙边肥厚不下垂,行动活泼,动作敏捷。亲鳖雌雄搭配比例为4:1。鳖的雌雄鉴别方法为;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背甲呈椭圆形,中部较平,体型较厚,腹部呈十字型,后肢间距较宽;雄鳖则与此相反。一亩面积的亲鳖池,控制数量在400—500只左右,总体重不超过500kg,即每1.4—1.5m~2饲养池投放亲鳖1只。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1999,(1):10-11
一、严格选用和培育健康亲鳖1.对亲鳖的选用和培育应严格掌握达标条件,个体必须在1.0kg以上(其中雌鳖应在1.2kg以上),外无病残,内无金属物,体表无污物,反应灵敏,活力强。以当地野生中华鳖驯化培育成亲鳖最为理想。2.交配产卵期间及其前后2~3个月内加强饲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华鳖快速养殖技术在全国各地普及很快,可室外亲鳖培育在许多地方却还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如强亲鳖培育,有效地提高其产蛋率,降低冬眠之后的发病死亡率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实践摸索和学习经验,就亲鳖培育过程中的一些有关技术予以总结介绍,供大家参考。一、亲鳖池建造首先亲鳖池应选择建在环境最为僻静且向阳进风处,并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他深2~2.5米,面积1~5亩,池底最好用三合土夯实,厚25厘米,上铺粒径为0.6毫米左右的软质细沙20~30厘米厚,他坡30,光滑,便于亲…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从鳖产卵、孵化两个方面观察相关因子影响鳖人工繁殖的效果。结果如下: 一、产卵1.单只鳖的产卵窝数和单窝卵数与亲鳖个体大  相似文献   

9.
凡性腺已达性成熟,留作繁殖后代的鳖称之为亲鳖。在人工养鳖生产中,鳖的繁殖是一个中心环节。亲鳖选得好,产卵多,卵粒大,受精卵和孵化率高,幼鳖生长速度快。因此,严格按照繁殖要求选择理想的亲鳖是搞好苗种繁育、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和前提。选购亲鳖应把好以下六关: 一、选购时间关。鳖为变温动物,其生活规律和外界季节、  相似文献   

10.
《海鲜世界》1995,(1):24-25
1994年我所在660米~2亲鳖池中,投放亲体255只,重286公斤,其中雌鳖180只,重276公斤,平均只重1.2公斤;雄鳖75只重70公斤,平均只重0.94公斤。5—8月共产卵11024枚,平均每只雌鳖产卵61.2枚,孵化稚鳖10732只,孵化率达92%,销售收入151980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气候变化调整产卵场湿度根据鳖的原始生殖习性调整好最佳的生殖环境,是达到亲鳖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特别是鳖对产卵场的湿度较敏感,如在野生状态中,亲鳖会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选择产卵位置。一般在洪涝的年头,鳖会选择较高的场地产卵,否则反之。所以产卵场沙层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人工繁殖的研究成功 ,大大地促进了人工养殖的发展 ,但还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有待于更深入、更系统地研究。本研究通过中华鳖亲鳖产卵和鳖卵孵化试验 ,试图建立中华鳖工厂化养殖中人工繁育稚鳖的规范化操作技术 ,为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形成提供参考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亲鳖培育亲鳖池为泥底水泥墙池 ( 2 0m× 1 0m× 2m) ,产卵场设置在亲鳖池一端的空地上 ,占地面积 5m2 ,上盖顶棚 ,场内铺上 30cm厚的细沙子 ,四周设置防逃墙 ;亲鳖池与产卵场连接处用坡度为 30°的水泥面。野生鳖 1 70只 ,平均个体重 0 6kg ,雌雄比…  相似文献   

13.
大新乡养鳖场冬季亲鳖产卵喜获成功崇明县大新乡养鳖场在温室中投放的一组亲鳖,顺利产下了15枚卵。亲鳖在冬季产卵成功在该县属首次。它标志着养鳖业向新兴产业化、规模化迈出了可喜一步。在去年秋季温室刚建成后,为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弥补去年购买幼鳖时的被骗损失,...  相似文献   

14.
摘要详细报道了中华鳖亲鳖培育、产卵、收卵、鉴别、孵化、稚幼鳖培育技术。探讨了亲鳖怀卵量与体重的相关关系,给出回归方程式,并分析了亲鳖年龄与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卵重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亲鳖的养成及饲育管理 1.亲鳖的短期养成鳖是一种从卵的孵化直至亲鳖养成阶段完全可以人工饲育管理的养殖动物。然而,在自然环境下饲养的鳖,出生后需5~6年才能成熟产卵。若想获得优质卵,也必须耗费8~10年多漫长的时间。本文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一道为了实现亲鳖的早期养成,利用温泉热能和锅炉加温等手段进行实验。饲育水温长年保持在30℃左右,无冬眠期。其结果,出生后一年半  相似文献   

16.
最近10年来,尤其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水产品的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健康养殖成为水产行业专家们的共识。健康养鳖的首要问题是选用健康苗种——稚鳖,健康稚鳖来源于健康亲鳖,要提高亲鳖的繁殖力也即提高亲鳖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除了要选择外形和个体大小满足条件且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控温条件下鳖的繁殖规律,常温养殖3年体重300-400g的后备亲鳖,控温养殖2.5个月即开始产卵,饲养至5个月,每只雌鳖平均产卵1.4窝,每窝平均产卵8.8枚,受精率62.5%,产卵间隔时间1-2个月。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江阳市沪澄特种养殖总公司,应用高科技新技术,促使亲鳖冬季产卵获得成功。 他们在一个50平方米,水深0.6米的土池上,架起双层塑料棚。于去年12月3日放养亲鳖261只,其中雄鳖60只雌鳖201只,平均体重500克。采用恒温,全价配合饵料和光照处理等一系列新技术,到今年2月21日,  相似文献   

19.
室外养殖:加强亲鳖的培育,准备亲鳖的产卵和稚鳖的孵化工作。雌、雄鳖开始交尾,在气候温暖的地区,亲鳖已开始产卵,所以应及早把产卵场的草清除干净,修整、疏松以及消毒产卵场的沙盘以及进行孵化设施的准备。要注意投喂亲鳖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并注意加强营养补充及水质改善工作。每15天使用“底净”每立方米水体25克和每7天用“活性酵素”每立方米水体0.5克全池泼洒,每10天用“鳖净”每立方米水体0.3克全池泼洒。(注意:“活性酵素”和“鳖净”使用的时间要相隔3天以上) 室内养殖:幼甲鱼多数体重可达100-200…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鱼池亲鱼池2口,平均水深0.8~1.0米,面积330米2,方形产卵池1口,水深0.8~1.0米,面积400米2;长方形孵化池3口,规格600厘米×350厘米×60厘米;鱼苗培育池1口,水深1.2米,面积为540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