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CSBV)所引起的高致病性传染病。一旦感染会造成中蜂幼虫发病死亡,导致蜂群断子,蜂群飞逃,严重的造成全群毁灭,给蜂业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结合桓仁县养蜂户近些年来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案例,提出一些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为广大养蜂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户鼎荣 《蜜蜂杂志》1994,(10):25-26
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宁夏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宁夏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756000)户鼎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在宁夏暴发流行于70年代中期,它的暴发流行使85%以上的中蜂遭此病死亡。80年代中期和1992年春末...  相似文献   

3.
“克囊剂一号”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囊剂一号”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实验报告刘正安,曹乐元,刘寄洪(湖南省益阳县蜂业管理站:413002)(湖南省畜牧局,长沙市教育街13号:410005)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对于本病的防治,据资料报道,国外只注重病原...  相似文献   

4.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中蜂生产危害极大,我站根据广西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相似文献   

5.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中蜂幼虫传染病,是中蜂的主要病害之一。自70年代以来,我国曾发生过几次大面积流行,许多地区的中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使用药物防治不但操作麻烦,效果不显著,而且易复发。我站技术人员在多年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实践中,总结出用非药物防治的综合措施来防治,效果显著,现介绍给同行们作参考。1.早春和晚秋注意保温,弱群适当合并,以增强群势。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早春和晚秋是2个发病高峰期,此时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保温缩紧巢脾,减少检查蜂群的次…  相似文献   

6.
据我了解 ,中蜂囊状幼虫病又开始发生 ,务请重视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 ,我地农民称之为“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自 1 973年在我县发生以来 ,90 %的中蜂发病死亡 ,蜂农损失惨重 ,这是极为沉痛的教训。当时 ,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检疫 ,控制中蜂场的转移流动 ,加强饲养管理 ,清巢消毒 ,控制蜂王产卵 ,中断传染源 ,选育抗病蜂群育王繁殖 ,结合药物防治 ,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使我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现将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供参考。1 中蜂治囊散当时由富顺县养蜂协会配制供应 ,…  相似文献   

7.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烂子病"等,严重的可致规模化中蜂场的中蜂全部死亡,该病发病快,涉及面广,给蜂农造成极大损失。2014年3-4月,正安县境内安场镇、碧峰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据抽查几个蜂场统计显示,发病蜂群占饲养蜂群总数的81。5%。笔者采取控制中蜂场转移流动,加强饲养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清除传染源,选育抗病蜂王繁育,结合中草药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9.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病毒的组织培养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防治方面的有效手段。为了进一步提供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研究和进行药物筛选的手段和方法,1978年我们首次进行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组织培养工作,并已初步获得了成功。现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