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县自80年代初开始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技术,近年来推广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0%以上,但化学除草技术一直未能较合理地与之相配套。作者从1989年开始,在基本掌握早稻薄膜秧田杂草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有关除草剂进行了除草试验,并对除草剂在薄膜秧田“两头(盖膜前、揭膜后)”化学除草中的配套技术进行了探讨。一、薄膜秧田的温湿条件及稗草发生特点我县秧田杂草群落以稗草群落为主。薄膜育秧早稻于4月上旬播种,播后盖膜,盖膜期15  相似文献   

2.
我县自80年代初开始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技术,近年来全县推广面积在90%以上,但化学除草技术一直未能较合理地与之相配套。作者从1989年开始,对薄膜秧田盖膜前和揭膜后化除中除草剂的配套使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年应用检验,效果良好。1 薄膜秧田的温湿条件及稗草发生特点我县早稻秧田杂草以稗草群落为主。薄膜育秧早稻4月上旬播种,播后盖膜,盖膜期15~20天,4月下旬秧苗三叶期揭膜。此期间常年平均气温14.7℃,而膜内土表和3厘米  相似文献   

3.
示范试验结果看出,105盖草灵乳油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施药时要以草龄大小确定用药量,施药期早,草龄在5叶左右,每667m^2用药50-60ml,如草龄大,每667m^2用药100m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杀草丹、禾大壮在薄膜或湿润育秧条件下,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薄膜育秧或湿润育秧田的杂草能否在播后即用杀草丹或禾大壮防除。一、试验方法药剂为日本产50%杀草丹及美国产96%禾大壮乳油。用药量:杀草丹每亩为100、150、250克;禾大壮每亩为100、125克。施药方法为塌谷后喷雾或毒土,喷雾每亩药量加水30公斤,毒土每亩药量加土20公斤。薄膜育秧供试水稻品种为汕优2号。薄膜覆盖宽度为30厘米。小区面积2平方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1985年5月1日播种施药,正常管理。5月3日各  相似文献   

5.
1%去稗胺SC是由日本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杂环类除草剂,为了探索其在水稻秧田的施用技术、除草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2005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去稗胺(oxaziclomefone)SC(日本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提供),30%直播宁(丙草胺 苄嘧磺隆 安全剂)WP(太仓市长江化工厂生产),17.2%幼禾葆(苄嘧磺隆 哌草丹)WP(浙江省乐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1)1%去稗胺SC 200m l/667m2,播后2 d施药;(2)1%去稗胺SC 250m l/667m2,播后2 d施药;(3)1%去稗胺SC 300m l/66…  相似文献   

6.
朱文达 《植物保护》1988,14(2):50-51
一、从人工除草向化学除草过渡 目前我省稻田除草仍以人工为主,一般亩用工1.5—6个,眼子菜300株/m~2以上时,10个工亦难除尽。我们在拔除稗草,有矮慈菇197株/m~2的稻田, 进行不同除草方法的工效比较试验,人工除1亩需10.7小时;除草剂喷雾需1.4小时,提高工效6.7倍;撤除草剂毒土需42.6分,提高工效14倍;撒除草剂颗粒剂只需6.8分,提高工效93.1倍;使用药肥复合除草剂,作为水稻返青施肥,省去除草工。 二、几种有效的化除措施 1.秧田 稗草是秧田的主要杂草,一般采用播前土壤处理或苗期处理。做好秧板后,每亩用杀草丹300ml(商品量,下同),加水35kg喷雾,或加湿润细土15kg均匀撒施土表。施药时灌浅水层,施药后保水3天,排水播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氰氟草酯防除双穗雀稗的最佳使用技术,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氰氟草酯在不同施药情况下对双穗雀稗的防除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双穗雀稗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LD50为有效剂量26.15g/hm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株受药情况下,施用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270g/hm2对苗期至营养生长盛期双穗雀稗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接近100%。室内和田间不均匀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双穗雀稗喷施氰氟草酯部分防除效果较理想,未施药部分防除效果随着施药部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讲,施药不均匀是导致防除效果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施药均匀、全株施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g/hm2对双穗雀稗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不能保证均匀全株受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双穗雀稗的使用剂量应该提高到有效剂量270g/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生防菌新月弯孢菌Cul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安全性及防除稗草的潜力,研究了该菌株的寄主范围,接种孢子时稗草叶龄、接种后保湿时间、接种浓度对该菌株致病力的影响,土壤带菌对稗草出苗的影响,以及与化学除草剂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菌株J15(2)只能在稗草上侵染并扩展;接种孢子后保湿24 h,对2叶期稗草抑制率可达55.6%,对1.5叶期稗草抑制率可达100%;保&48h,对2叶期稗草防效提高至91.6%;接种孢子量需达1012孢子/hm2才能较好地抑制稗草生长;土壤带菌亦可抑制稗草生长.该菌与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或二氯喹啉酸混用能显著提高除稗效果,菌株J15(2) 3.3 × 1012孢子//hm2分别与精噁唑禾草灵有效剂量3.83g/hm2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250.00g/hm2混用,对稗草防效分别为99.5%和88.6%,远高于这两个除草剂单用时的药效.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15(2)具有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直播稻田草害重、防治难的问题,研究水稻机直播"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雾化喷雾装置,在直播机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喷雾均匀,雾滴精细,施药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封闭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的出芽和生长。结果表明,采用3种型号(ST110-01、ST110-015和ST110-02)喷头在播种时同步喷施120 g/L草酮乳油、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复配剂,使用剂量分别为360、30 g a.i./hm~2,用水量分别为120、150、195 L/hm~2,对机直播田水稻安全性良好。药后20 d,与未施药对照相比,各处理出苗率均在84.9%及以上。施药48 d后调查发现,其对稗草、阔叶草以及莎草的密度和鲜质量防效达到极优水平(≥95%)。表明采用"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新技术对机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好,且除草剂持效期在48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狭卵链格孢菌Alternaria augustiovoide菌株AAEC05-3产生的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作用机制,利用离体试验,研究了TeA对稗草叶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TeA处理对稗草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脂质过氧化影响不大;用高浓度TeA处理稗草叶片24 h后,稗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显著增强。TeA浓度为100 μmol/L时,稗草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28.21%和63.58%;脂氧合酶(Lox)活性增高61.59%,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分别降低19.56%和17.20%,脂肪酸氢过氧化物在叶片中大量积累。表明TeA可以诱导稗草叶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王伟星 《杂草科学》1993,(2):37-38,33
高效盖草能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在原盖草能基础上推出的新产品,为了解其除草性能、对油菜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按安徽省植保总站的布置,在我市做了冬前和冬后除草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有:10.8%高效盖草能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试验样品)和12.5%盖草能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试验分冬前和冬后两次进行。冬前施药为8个处理:(1) 高效盖草能15毫升/亩,(2) 高效盖草能20毫升/亩,(3) 高效盖草能30毫升/亩,(4) 高效盖草能40毫升/亩,(5) 高效盖草能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玉米田除草剂苯唑氟草酮(fenpyrazone)的最佳施药条件,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为测试靶标,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药后降雨间隔时间和杂草叶龄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气温15~35℃下,苯唑氟草酮药效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0~35℃范围内,苯唑氟草酮药效趋于稳定,对稗的GR50值在2.8~7.6 g/hm2之间;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苯唑氟草酮对稗的活性显著增加,鲜重抑制率在41.19%~90.84%之间;苯唑氟草酮具有很强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施药后降雨间隔时间达到1 h以上,其除草活性与间隔时间即无显著相关性,对稗的GR50值在1.7~2.4 g/hm2之间;杂草叶龄会显著影响苯唑氟草酮的活性,其中1~4叶期的稗最为敏感,该条件下的GR50值小于1.0 g/hm2。综合来看,为保证苯唑氟草酮发挥最大药效,建议应在稗1~4叶期,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施药,如药后1 h内遇降雨天气,则需进行补喷。研究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13.
陈旻 《杂草科学》2009,(4):52-53
1%去稗安2250~3000ml/hm。于单季稻直播田播种前1d至当天施用,后播催芽稻谷,水稻2叶1期心灌水施断奶肥尿素时拌丁苄或苯噻酰苄等除草剂施用,对千金子、稗草、阔叶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试验材料、方法: (一) 供试药剂及施药方法: 1.供试药剂;35%稳杀得(SL—236)乳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提供; 比较药剂:43%拉索乳剂(美国产) 2.施药时期、方法:稳杀得于播后的7月10日(播后18天)喷雾,作茎叶处理喷药时主要杂草叶龄在3—4叶期,比较药剂拉索系在播后苗前的6月22日喷雾、封闭土层。施药系采用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水稻田除草剂三唑磺草酮(QYR301)的最佳施药条件,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水稻Oryza sativa作为测试靶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其施药适期、耐雨水冲刷性、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唑磺草酮对不同叶龄水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有效成分360 g/hm^2的剂量下,对2叶期以后的水稻干重抑制率为0%;其除草活性与稗草的叶龄显著相关,其中2~3叶期的稗草最为敏感,有效成分30 g/hm^2的三唑磺草酮对其干重抑制率为95%~98%;三唑磺草酮具有一定的耐雨水冲刷能力,药后降雨间隔达到8 h以上,其除草活性与药后降雨间隔时间无显著相关性,在有效成分30~120 g/hm^2的剂量下,对稗草的干重抑制率为75%~93%;在20~35℃区间,三唑磺草酮药效稳定,对稗草的GR50值在44.6~51.4 g/hm^2之间;相较于中度光照(45%)和低光照(4%),高光照(100%)条件下三唑磺草酮对稗草的干重抑制率显著增加。分析表明杂草叶龄、降雨、温度和光照会显著影响三唑磺草酮除草活性,为使其发挥最大药效,应选择在水稻2叶期以后至稗草2~4叶期,天气晴朗,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施药;如药后8 h以内遇降雨天气,则需进行补喷。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如何提高稻田除草剂使用效率, 实现除草剂减量使用, 本试验以30%苄嘧·丙草胺乳油为供试药剂, 以‘甬优1540’为供试水稻, 保持除草剂总量一致的前提下, 利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 通过设置插秧前?插秧时?插秧后单次施用100%推荐剂量, 插秧前和插秧后各施用50%推荐剂量, 插秧前及苗期各施用50%推荐剂量, 以及不施用除草剂的6种处理, 研究不同施药次数及施药时间对稻田禾本科?阔叶类?莎草科三类杂草及其总草防除效果的影响?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与其他处理相比, 采用30%苄嘧·丙草胺乳油于移秧后3 d施药50%推荐剂量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的处理, 可使水稻移栽后24 d时的稗草?千金子和耳叶水苋发生量明显少于其他施药方式, 说明该施药方式对稻田杂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 大田试验表明, 采用上述同样的施药方式, 可使水稻在移栽后36 d时的分蘖在各处理中达到最大量, 为16.90万/667m2, 且杂草总发生量最少, 为17.00株/m2, 杂草株防效最高, 为84.17%?本研究表明, 30%苄嘧·丙草胺乳油在移秧后3 d施用50%推荐剂量, 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 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尖角突脐孢对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温室内进行了露水期、接种量、喷液量及稗草叶龄对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monoceras)除稗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条件下,尖角突脐孢对4叶期以下的稗草幼苗具有极好的防效.要达到理想的除稗效果需要至少24h的露水期,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1.25×105孢子/ml以上.接种孢子浓度和喷液量对尖角突脐孢除稗效果的影响也极明显,它们与防效呈S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丁草胺的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时间和播前混土的三个试验,确定萘酐(NA)对除草剂的毒性、防效和水直播稻产量的影响。丁草胺以每公顷1公斤有效量在播后6天施用,防效差,有药害。在播种后的6天内施用也有药害。而在播前三天施用,成苗率高、安全、杀草谱广、效果好、产量高。在播种后的6天内施用丁草胺时加进萘酐可提高作物的安全性而不降低防效。但在播前3天施用丁草胺,加萘酐并无作用。在播前3天以推荐用量或低于推荐用量施用丁草胺,其效果比播后6天以每公顷1公斤有效量施用更佳。与播前土表施药相比,丁草胺播前混土并无优越性。可推荐播前土表施药,以提高防效、防止药害。  相似文献   

19.
草净津是均三氮苯中残效期较短的旱田除草剂。经1978—1980年连续三年在玉米、高粱、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上进行了试验。草净津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和出苗后施药,每公顷用量3—5公斤,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野黍、蓼藜、野苋菜、棱草、龙葵、苍耳、蓖麻等杂  相似文献   

20.
高传民 《植物保护》1992,18(5):48-48
水稻是我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在1万亩以上。由于杂草危害,常导致严重减产。 1989年前,我场先后引进杀草丹、禾大壮、二甲四氯、苯达松、百草敌、丁草胺等多种稻田除草剂。采取系统防治的方法,即苗期施用杀草丹或禾大壮防除秧田稗草,移栽后返青前施用丁草胺防除本田稗草和部分阔叶草,水稻分蘖后施用苯达松或百草敌加二甲四氯防除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这种防治方法,施药次数多(一般施药2-3次),防治适期不易掌握,容易错过最佳施药时间,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