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废料和紫茎泽兰栽培金针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辟食用菌生产原料,我们进行了烟草废料和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 phorum)栽培金针菇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株金针菇三明一号,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为了扩大栽培金针菇的原料,我们于1987年12月至1988年4月用四种酒糟作了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三明一号,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 (二)试验配方供试验的四种酒糟为  相似文献   

3.
宋爱荣 《食用菌》1992,14(6):9-9
人防地道栽金针菇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但产质量还不尽人意.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品种,我们于1991年对引进的七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①菌株:初雪WF_1引自华中农大,FV02自选,FV32引自上海农科院,向阳黄引自山东省农科院,日本金针菇引自山东师大,FV31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②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灰1%,料水比1∶1.2,pH自然.  相似文献   

4.
猴头菇十二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笔者从全国各地引进20余个猴头菇菌株,经初试选出12个菌株,1995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壮、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菌株2个,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测定各菌株间的同工酶,为以后研究猴头菇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号菌株:猴头22,引自福建省宁德地区宁古食用菌所;2号菌株:猴头511,引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3号菌株:三明猴头菇,引自福建省三明市真菌所;4号菌株:冀微猴头菇,引自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5号菌株:猴头93,引自山东师范大学;6号菌株:天农猴头菇,本所组织分离;7号菌株:猴头1,引自山东师范大学;8号菌株:he8猴头菇,引自天津市林果研究所;9号菌株:H-8野猴头菇,引自山西农业大学;10号菌株:长刺猴头菇,引自湖北省仙桃市;11号菌株:农大猴头菇,引自北京农业大学;12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1~1993年,对引进的12个金针菇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品种 ①三明1号;②杂交19号(引自三明市食品工业所);③常山金针菇(引自常山县微生物总厂);④V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⑤SFV9(引自中国农科院土肥所);⑥FV17(引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⑦8815;⑧8817(引自中国农科院植保所);⑨088(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⑩8809;(11)99号(同②);(12)FV29(同⑥)。在这12个品种中,①~⑧子实体为黄色,⑨~(12)子实体为纯白色。 (二)试验方法 采用熟料栽培。配方(%)为:棉子壳50,锯末36,麸皮10,过磷酸钙0.5,尿素0.2,石膏1.3,石灰1,蔗糖1,料含水量60。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品比试验于1991年10月24日和25日拌料,料水比1:1.2~1.3。采用33×17cm聚丙烯袋,装料高14cm,高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入各供试品种的原种,于26℃左右下培养。各品种栽培袋设3次重复,随  相似文献   

6.
我所于1988年采用PDA培养基另加麦芽膏对食用菌的几个品种的母种进行了复壮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金针菇三明一号(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杂交凤尾菇(引自新疆塔菌室),猴头(引自上海食用菌所),美味侧耳(由我所组织分离获得)。 (二)麦芽膏:将小麦浸泡待芽长4厘米时,放入铝锅煮沸15分钟,用八层纱布过滤,取过滤液熬成牙膏状待用。 (三)方法:1.将马铃薯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17克,麦芽膏6克,取自来水1000毫升为试验组,常规PDA培养基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制作(试验组的麦芽膏同  相似文献   

7.
我厂为了选育出适合制罐的金针菇优良菌株,自1985年起,对引进的16个金针菇菌株,采用连续组织分离和自然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了适合制罐的优良菌株8501,现将试验结果简报于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8501(引自上海农科院),8502、8504(引自陕西铜川),8503、8509、8510(引自福建三明,8505(引自山东枣庄),8506(引自浙江庆元),8507(引自昆明),8508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是一种味美的菇类,国外以日本栽培较多,其产量仅次于香菇。近几年来我国福建、上海等地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然而我省种植却不多。为了把金针菇的栽培在本地推开,我们于1987年10月至88年4月,进行了金针菇不同场地栽培试验,并对引进的七个菌株作了比较,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种来源G_1、G_2引自湖南农学院;G_4引自上海师大(原引自日本);G_5、G_6引自福建;G_7、G_8引自江苏常州蔬菜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金针菇高产的栽培规律,我们进行了不同品种、培养料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试验用金针菇品种为:“8702”(引自陕西省蔬菜所的日本菌种);“8703”(引自陕西省微生物所);“8705”(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所)。(二)培养料配方配方Ⅰ:青杠木木屑3份,麸皮1份(按重量计)。配方Ⅱ;棉籽壳95%,玉米面3%,白糖1%,石膏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矿质营养,为此,我们于1986和87年对五种无机物与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实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菌种为金针菇8003,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斜面菌龄8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当家品种,我们在三年多的试验基础上,1988年又引进了金针菇杂交19号进行地道栽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株有金针菇杂交19号,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三明1号(对照株),由湖北大学生物系提供(原菌株来自三明所).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另加KH_2PO_40.15%,含水量70%,pH自然.(二)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栽培袋规格15×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筒料制作,每袋装干料200g.拌料、装袋、灭菌按塑料袋制种常规法,采用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广辟金针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进行了核桃壳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方法供试菌种为金针菇2号,引自上海市菌种站.栽培料的配方:①核桃壳粉80%;②核桃壳粉40%,棉子壳40%;③杂木屑80%;④棉子壳80%.各配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废菌料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英 《食用菌》2014,(4):30-31
<正>针对如何充分利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厂的废菌料,笔者进行了金针菇废菌料栽培真姬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真姬菇引自福建三明三真生物有限公司。1.2原辅材料金针菇废菌料、棉籽壳、木屑、麸皮、玉米粉金针菇废料要求打粹晒干备用。木屑晒干备用。备用的棉籽壳、金针菇废料、木屑、麸皮、玉米粉要求无霉变、无虫蛀。1.3试验配方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王家季 《食用菌》1995,17(4):26-27
纯棉子皮栽培金针菇,不但生产成本高,且栽培效果往往也不够理想,表现为发菌慢,易开伞,产量低。为此,我们进行了金针菇培养基质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三明真菌所。 (二)培养基配方 设五个配方(表1),其中配方1、5为对照。每配方投料10kg,料水比为1:1.25。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原料易得、成本低的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不同培养基比较试验。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有金针菇(引自湖南农学院)、银耳(引自零陵菌种场)和凤尾菇1号(引自湖南微生物所)。培养基设有五种:A.棉籽壳+牛粪(各  相似文献   

16.
七个平菇菌株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肇平  汪美雨 《食用菌》1998,20(2):19-20
1996年.我们引进部分地区的平菇新菌株,通过栽培比较.选出了适于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为今后平菇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平菇菌株 杂交17号和杂交3号.广温型,引自江苏农科院;江都10号、12号,广温型,引自江苏江都富达食用菌所;高邮4号,广温型,引自江苏高邮食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和方法 1、参试菌株我们从引进筛选的种质资源库库存72个菌株中,根据品种的质量指标和北方气候特点对香菇温型的要求,确定了苏香1号、L-26、申香4号、939、135、241(以上6个菌株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Cr-04(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个平菇菌株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随纬度不同而差异较大 ,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为使豫西晋东地区的平菇栽培用户对其所用菌种的品种特性有详细了解 ,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从不同纬度的多个地区引进 18个平菇品种 ,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1941、2印尼 4号、3庆丰 5 18(引自甘肃玉门科普菌种站 ) ;4841、5 ZP-1、6佛罗里达、7高温 83 1、8侧 5、9812、10 10 12 (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 ;11新选 1号、125 5 2 6、13 F 8(引自河南新乡市农科所菌种厂 ) ;14清丰 1…  相似文献   

19.
刘慧铭 《蔬菜》2006,(12):42-43
与传统食用菌品种平菇、香菇等相比,杏鲍菇属于新开发利用的一类珍稀食用菌品种[1],目前在东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栽培面积较大,市场前景广阔。但栽培品种较杂,不同菌株间差异较大,良莠不齐,为筛选北方地区适栽的优良品种,我们于2000-2005年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引进10个杏鲍菇菌株,并通过初选对其中5个品种重点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菌株杏鲍菇1号、杏鲍菇2号(均引自浙江省农科院)、三明1号(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所)、杏鲍菇9号、杏鲍菇8号(均引自北京农业学校)。2.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有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等优点,但由于稻草切成1—2厘米后较为松散,保水性差,体积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了新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金针菇19号,引自三明真菌所。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米糠20%、糖和石膏粉各1%。栽培种使用时要把老化菌种耙去3—5厘米,使其菌龄在20天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