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组配而成的突破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栽培适应范围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列为农业部首批推荐种植超级稻品种之一。目前,已在苏、皖、湘、赣、豫、鄂、浙、闽、川、桂、滇、贵等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十几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金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05002)。200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于2004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7)。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616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16系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用广占63—4SX福恢616配制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2003。屏南县于2011年引进在屏城乡后井村试种,2012年在长桥、屏城、甘棠、棠口等乡镇示范种植,均丰产突出,稳产性好,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后期转色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软,适合屏南县在海拔400~800m地区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盐两优888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两优88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自育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盐582S与自育恢复系盐恢88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经国家和江苏省多年多点水稻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9年分别通过了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02和国审稻2009020),  相似文献   

5.
陈翻身 《种子世界》2006,(10):43-44
扬两优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由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两系杂交中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索该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优劣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近两年组织了品种对比试验和较大面积的示范,现将其试验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谷优353是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 214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09%,达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  相似文献   

7.
<正>苏两优295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29S×苏恢795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03。1种植表现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55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84kg/hm2,比对照增产8.5%。2012年在共和镇试种3 000m2,平均产量11 589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10.5%。  相似文献   

8.
松辽5号(原代号松辽99—86)系吉林省公主岭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耿文良研究员于1993年用(秋光×早锦)×陆誉,有性杂交,历经多世代选拔,系谱法育成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其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目前已成为北方稻区水稻生产发展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9.
Ⅱ优3229系福建省农科院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我区试种,2006年在全区布点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超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作为我区杂籼稻区搭配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天优1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测配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4004)。2004年早季引进文昌市试种1.33hm^2,2005年早季示范种植33.33hm^2,2006年推广种植333.33hm^2,2007年推广种植1500hm^2。该组合在区试、生产试验及几年示范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抗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适宜文昌市早造种植的杂交稻新组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黄钰淼 《种子世界》2013,(12):43-43
谷优353是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株两优30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于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买断、独占经营.  相似文献   

13.
宁荞1号是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引进的混选3号进行辐射处理后,从变异单株后代中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2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82.5kkg/hm^2,比对照北海道荞麦增产11.5%,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669.5kg/hm^2,比对照北海道增产19.4%。营养品质和商品性好,子粒较大,棱角明显,生育期较短,在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半干旱及阴湿区正茬播种都能正常成熟,是遇灾后救灾备荒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选不育系准S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强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武陵山区、长江中下游中稻),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超级稻推广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审定及国家审定(华南稻区早稻)。2004年江西引进准两优527参加高中低不同海拨的单季稻区域试验,2005年示范推广1600hm^2,  相似文献   

15.
丰优22(扬籼优22)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粤丰A×扬恢22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示范种植50亩,2008年10月16日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平均产量达610千克/亩。该品种全生育期124天,丰产性好,米质优,深受农户欢迎。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辐香优98系安徽省滁州市原子能所于1998年育成。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同时通过广西、湖北等省认定。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广大稻区种植,在鄂、闽、桂、粤等省表现尤为突出。该品种已由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优香占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仕平  张中兴  毛光银  何华 《种子》2006,25(5):107-107
丰优香占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3056)。2005年经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黔审稻2005004)。该品种具有穗大粒重,产量高,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米质优,香味浓等特点。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品种、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主导品种。已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10188.9)。  相似文献   

18.
广优明118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广抗13A×明恢118配组而成的中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在福建省上杭县作连晚稻或烟后晚稻种植均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不早衰,后期转色好,米质一般,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5)。  相似文献   

19.
莫永 《中国种业》2014,(10):67-67
杂交稻华两优8235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华68S与华恢235配组育成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13005)。为探索该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优劣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于2012年引进试种,在玉林市属北流市、博白县等7个县(市、区)建立0.67hm2示范点14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西省种子公司把不断发掘与利用新的遗传种质,提高杂交稻的产量、抗逆性以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列入水稻育种和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了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308,该组合2004-2005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等特点,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