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尾桉去皮主干含水率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巨尾桉去皮主干含水率的测定和分析表明:其含水率的分布是随着树干上的位置升高而呈直线上升,树干3H/10处的含水率最具代表性,1.3m与H/2处的含水率的均值可为树干含水率平均值  相似文献   

2.
树干解析是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树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内业工作通常包括:①树干纵剖面图的绘制;②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生长率的计算。③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曲线图的绘制。上述的工作量不仅大,而且十分烦琐。该文通过Delphi语言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程序,一次输入数据,即可通过计算机完成上述工作,并将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表、树干生长过程总表存储为Excel文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林业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树干解析,过去依靠手工计算,繁琐费工、极易出错;使用微机又不适宜野外操作。因此,寻找一种能在外业测定园盘的同时,一次性计算出树干的全部生长过程,并使外业人员能普遍参予各自的树干解析计算的方法是非常有实用价俏的,我们经过反复实践,多次试验,在CASIOfx—4000P计算器上,编制出这套计算程序,操作时只需输入测定的原始数据,便可完成树干解析的全部计算,操作简单,计算准确、迅速,便于在工作中推广使用。1 使用条件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杉木树干曲线方程,利用胸径和树高估计树干任何部位的带皮、去皮直径,从而估测出材材种、出材量。经检验,标准地出材量的估测精度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2005年5-11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的叠叠沟林场,应用带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研究9株华北落叶松树干的直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树干直径的日最大值出现在6:00-9:00,最小值则在16:00-20:00;直径生长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8月下旬以后基本停止生长;林分内优势度大的林木生长较快;树干直径生长过程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曲线,方程的确定系数为0.78~0.92.对影响直径生长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偏相关分析,筛选出日最高温、空气相对湿度、日平均太阳辐射通量和土壤含水量作为影响树干直径生长变化的主要因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6.
四川桢楠生长特性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川桢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了桢楠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桢楠生长,90年树高平均可达33.80 m,胸径(去皮)平均可达43.10 cm,材积(去皮)平均生长量达2.236 m3。Logistic曲线对桢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35.117/(1+9.466×e-0.059x),y=54.937/(1+15.921×e-0.045x),y=4.029/(1+67.750×e-0.048x)。桢楠平均生长量高峰的出现以树高,胸径,材积为序,符合一般林木的生长规律;桢楠在前50年左右材积生长缓慢,之后进入快速生长期,90年左右时生长速度仍未见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7.
刺槐春夏季树干液流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4-8月对刺槐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刺槐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宽峰曲线,每日6:50左右启动,13:00左右达到峰值,19:3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没有明显的液流停止界限,夜间有较高的液流存在;夏季液流每天启动的时间早于春季10min左右,达到峰值的时间早于春季1h左右,迅速下降的时间晚于春季1h左右,即夏季液流高峰维持的时间长于春季,但是夏季的峰值、日平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通量小于春季;树干液流速率与直径关系不大,但日周期单木耗水量随树干直径的增大而增加,与树干直径和边材面积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99.  相似文献   

8.
收集国有华安利水林场和尚疗工区有代表性的湿地松样木12株,测定树干含水率平均值与其鲜重,估计树干的绝干重量;探讨湿地松树干去皮含水率分布规律,分析重量与材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秃杉标准木的解析数据,根据分形理论和R/S分析法,探讨秃杉树干不同高度处直径的相对生长量与树干相对高度之间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处直径相对生长量与绝对高度之间没有相关性,但与树干相对高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不同高度处直径的增量生长持续强度也不同;并进一步探讨引起树干不同高度处直径生长量不同的原因。秃杉树干相对高度在0.5~0.8之间的直径相对生长量较高,生产中可在树木高生长高峰期来临前,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树木高生长,从而促进树干材积生长,减小树干的尖削度。  相似文献   

10.
用欧美杨密度试验林中所选择的标准木和侧枝作材料,以侧枝和树干的长度及直径为观测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和估侧方法拟合侧枝的叶片、枝条和枝叶总生物量及树干生物量回归估侧模型,并对不同的估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检验。经筛选,叶片、枝条及枝叶总生物量的枝长指数模型和基径的幂函数模型拟合最好,树干生物量则以树干长度与直径相乘积的指数模型最优。不论侧枝分龄与否和树干分段与否,所建模型均能获得较精确的估测结果。以5株活立木1992~1994年生长量观测数据为资料进行实测检验,估测值与伐倒实测值之间,树冠生物量相对误差平均为4.31%,各株树干的相对误差都小于5%,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平均只差2.52%。  相似文献   

11.
根据636株伐倒木共4311组按区分段实测的数据,建立了可用于评价湿地松立木材种及其出材量的3个模型:包括估测树干任意部位的直径、估测伐根至树干任意高度和任意直径处的材积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857、0.9973和0.9945;剩余标准差为0.8184cm和0.0053,0.0075m3。经用实测材料进行适应性检验和误差分析,表明这一组模型均达到了合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同一长度材积总量是个常数这一概念,求出了能够准确反映双叉树干直径的公式,并对该公式在计算材积时可能造成的材积误差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回归验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夷山市星村镇四新采育场63年生天然木荚红豆树进行按树干解析区分段,对其直径、树高、材积等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3年生木荚红豆天然群落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高峰期在第18年左右,直径生长高峰期在第33年左右,材积和生物量数量成熟应当在58年以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辽宁抚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云杉花墨天牛的危害特性,为科学防治、特别是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砍伐被云杉花墨天牛危害的红松疫木,从基部将其锯成长度为1 m的木段。剥开树皮记录侵入孔的数量,随后解剖木段,记录幼虫数量,同时测量木段的直径和含水量。分析侵入孔数量和幼虫数量与树干高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幼虫数量与树干直径和含水率的关系模型。【结果】云杉花墨天牛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高度1~7 m范围内,6~7 m范围内的树干上侵入孔数量最多(平均为67.72个·m-1),与0~1 m和9~10 m范围内的侵入孔数量差异显著;在7~13 m范围内随树干高度的增高侵入孔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高度7 m以下的部分,3~4 m范围内的树干内幼虫数量最多(平均为38.29头·m-1);在树干高度9 m以上时幼虫数量较少(平均为11.50头·m-1)。在1~7 m范围内每米间幼虫数量差异不显著,但与9~13 m各米间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幼虫数量和木段直径的关系符合模型y=0.358 7x+6.115 4,...  相似文献   

15.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生红锥在第8-15年为速生期。胸径在第8-15年处于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1-1.11 cm/a;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第6-15年间处于较高的阶段,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2-1.16 m/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幅度在第6-17年之间和第24-28年间较大,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后均大于0.01 m^3/a。坎派兹(Compertz)方程对去皮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韦布尔(Weibull)方程对树高的拟合效果最好,苏玛克(Schumacher)方程对单株材积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经营和调查工作中常常需要了解树木的生长变化状况,而树干解析是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过去多用手工作图计算,既繁琐费时,又易出错,现在可用微机进行计算,但又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尤其在野外调查工作中几乎不可能使用。笔者利用林业调查工作中常用的CASIO PB-110计算器编制了树干解析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进行计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计算精度,避免错误,较好地解决了利用程式计算器进行树干解析计算的问题。工作中只需输入测定的原始数据,便可完成树于解析的全部计算。经实践检验,通用性强,效果良好,可供读者直接使用。 1 程序功能及应用范围 本程序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只要按提示正确地输入原始数据,即可输出树干生长过程分析的各项数值,同时还可输出各龄阶的梢头长度及梢底直径。 本程序适用干任何区分方式的解析木计算,对区分段长度不限,既适合于梢头长度小于区分段长度的解析木,又适合于梢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白桦树干导管特征的分布情况,由髓心向树皮逐年轮测定10株解析木树干不同高度的导管直径、管孔密度和导管组织比量。结果表明:随树干高度增加,导管直径减小,管孔密度和导管组织比量增加。由髓心向树皮,导管直径先迅速增加,在达到某一年龄后(伐根处20 a,胸径处15 a,枝下高处10 a)趋于平稳;管孔密度在伐根处基本以线性递减,在胸径处和枝下高处是先迅速减少,然后分别在15 a和10 a后趋于平稳;导管组织比量略有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白桦导管特征在树干内的分布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秃杉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多年来在滇西不同立地类型设置的样地,对秃杉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并分别优势木和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秃杉直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树干在林业生产与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树干表面重建对森林可视化与树干参数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建树干的精确表面模型为目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圆柱面投影的树干表面重建算法,算法以连续的多个树干分段为重建单元,以重建单元的质心与直径构建圆柱面,通过将树干点云投影至圆柱面,再将圆柱面点云延伸展开得到平面点集,由平面点集Delaunay三角网的连接关系构建重建单元的不规则三角网表面,连接相邻重建单元的树干表面以获取树干整体的表面模型。[结果]在树皮粗糙程度各异的3种树干点云上的实验表明:重建的树干表面能清晰地展示外业时标注的信息,能有效地反映树干表面的褶皱凸凹特征,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效果;通过从重建表面上定量提取直径的精确性评价表明:与围尺实测直径相比,从本文提出的基于圆柱面投影重建的树干表面上提取树干直径的RMSE为0.14 cm,比基于切平面投影重建方法更精确。[结论]本文提出的算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树干表面重建算法,无需计算法向量、重建的树干表面上三角形数量较少,且能有效地还原树干表面的凸凹特征,适用于树干表面的精确重建、精确可视化与树干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20.
华北石质山区乔、灌木耗水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法对华北石质山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4树种的树干液流均呈现"几"字形,其中黄连木呈单峰型,刺槐呈宽峰型,酸枣荆条呈波动状;液流启动黄连木的最早,酸枣和荆条的居中,刺槐最晚;液流停滞黄连木和刺槐晚于酸枣和荆条;液流速度大小为:黄连木〉酸枣〉荆条〉刺槐,日均耗水量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2)4树种树干液流变化阴天时要比晴天时平缓,液流启动晴天早于阴天,而停滞则晴天晚于阴天。(3)不同树干直径的各树种树干液流变化波形基本一致;黄连木树干液流直径大的启动晚,而停滞早,而刺槐则相反;酸枣和荆条不同直径的液流启动与停滞时间几乎一致;除刺槐外,各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均表现为直径大的小于直径小的,而刺槐则相反;各树种日均耗水量均表现树干直径大的耗水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