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梨木虱在北京市平谷县果产区一年发生4~5 代,以冬型成虫在树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1 月底出蛰,2 月中旬交尾,2 月底3 月初产第1 代卵。第1 代成虫5 月上旬出现,第2 代成虫6 月中旬出现,以后世代重叠,9 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梨木虱发生和降水量有关,降水多则发生轻。防治上,清洁果园可杀死部分越冬成虫;越冬代成虫产卵前,是化学防治的一次关键时期;世代重叠后用0-9% 爱福丁、24-5% 爱福丁、1-8% 爱福丁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防治桑白蚧三法桑白蚧,又名桃白蚧。主要为害桃、杏、樱桃、石榴等核果类果树,尤其是桃受害最普遍。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干上越冬。其为害特点:以若虫及雌成虫群集固定在枝条上吸食汁液,2—3年生枝条上数量最多,严重时整个枝条被虫覆盖,好象涂了一...  相似文献   

3.
1桃蛀螟杂实性害虫,在北方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僵果、树皮裂缝、玉米、高粱茎秆内越冬,也有少部分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1天后交尾,产卵前期为2~3天,第1代卵大部分产于早熟桃、杏果上,在果实上...  相似文献   

4.
桑白蚧在大连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桃树萌动后,越冬雌成虫开始吸食枝条上的汁液;5月1日前后产卵于介壳下,每头雌成虫产卵数百粒;5月底至6月初出现第1代若虫。若虫爬行在母体附近的枝干上吸食汁液,经1周后开始分泌绵状白色蜡粉和蜡质,覆盖体表形成介壳。  相似文献   

5.
柿绵蚧的发生与防治1发生规律柿绵蚧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下旬产卵,6月下旬卵孵化为第1代若虫,随气温升高繁殖速度加快,以后7、8、9三个月共发生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一年共发生4代,以有薄粉的若虫越冬。2防治出蛰盛期即4月25~30日和第1代若虫孵化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桑白蚧在天水地区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春季越冬代雌成虫期和第1代若虫孵化盟期。从经济、有效和安全考虑,防治越冬代雌成虫可喷施99%机油乳剂200倍和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防冶第1代若虫喷施1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桑白蚧在大棚樱桃上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大棚樱桃桑白蚧各式代、虫期的发生露地提前1个月。40%速扑杀防治越冬雌成虫药后30天效果达81.08%,防治第1代若虫喷施不同浓度的48%乐斯本、30%蜡蚧灵、40%速扑杀药后10天效果均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油柰桑白蚧是桃、李、柰等果树重要害虫。在福建省古田县 1年发生 4代 ,以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 ,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 17℃左右时开始产卵。各代 1龄幼蚧发生高峰期 :第 1代 4月中下旬 ;第 2代 7月上中旬 ,并开始世代重叠 ;第 3代 9月上中旬 ;第 4代 10月下旬。全年以第 1代幼蚧发生量最多。冬季剪除虫枝 ,在第 1代幼蚧高峰中后期喷药 1~ 2次 ,第 2代剪除遗漏的、局部严重的虫枝和用药挑治幼蚧 ,以及移植天敌 ,能很好地控制桑白蚧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9.
2002-2004年,在昌黎果树研究所桃资源圃,对桃树重要害虫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桑白蚧在昌黎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受精雌成虫于枝条上越冬,并主要危害2、3年生枝条。同时,不同桃树品种桑白蚧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北京24的受害程度最重,被害指数达66.01%,而红甘露的被害程度最轻,被害指数仅为2.08%。即北京24对桑白蚧的抗虫性最弱,红甘露对桑白蚧的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桃园桑盾蚧的发生与防治桑盾以是危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的重要害虫,以著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枝条上刺吸危害,被害枝条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桃园一旦发生该虫,如防治不力,则3—5年内全园毁灭。桑盾蚧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固定在枝条上越冬。若虫第1代发...  相似文献   

11.
水蜜桃在古田县栽培历史悠久 ,也是古田县主栽水果之一 ,原有种植面积 35 0 0hm2 ,但近几年受病虫为害影响 ,种植面积下降至 180 0hm2 。 1997—2 0 0 1年 ,笔者对为害较重的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桑白蚧、桃红颈天牛及桃蛀螟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进行了探索。1 桑白蚧  在古田县一年发生 4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桃树上越冬 ,翌年 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 (暖冬年份 2月中旬可见产卵 ) ,卵产于雌虫介壳下 ,4月上旬产卵结束。第 1代若虫于 3月下旬始见 ,4月上旬至中旬初为若虫盛发高峰 ,4月下旬可见成虫。 5月下旬始见第 2代若虫 ,…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黑绒金龟Jia在大樱桃园的发生规律,该虫在烟台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严重危害大樱桃的花蕾,幼叶和嫩芽,6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根部。采用800倍90%晶体敌百虫喷雾及用敌百虫鲜菜毒饵诱杀,成虫死亡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桃潜叶蛾田间药剂防治效果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在抚宁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茧越冬。4月中旬桃展叶后,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最后一代幼虫为害至9月份开始结茧化蛹越冬。此虫世代重叠严重,很难控制,严重时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桑白蚧在陕西关中猕猴桃产区均有分布危害.并逐年呈上升发生趋势。桑白蚧以若虫及雌成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枝蔓上似挂了一层棉絮。被害枝蔓往往凹凸不平,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了猕猴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花芽形成.削弱了猕猴桃树势。由于虫体小,群众往往误以为是病害发生,喷杀菌剂防治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枣龟蜡蚧的发生与防治枣龟蜡蚧是为害枣树的重要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枝条上刺吸为害,被害枝条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如防治不力,3~5年内全园毁灭。一般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固定在1、2年生枝上越冬,若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7月中旬,若虫爬出外壳...  相似文献   

16.
桑白蚧寄生蜂资源考察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寄生昆虫调查法和寄生昆虫饲养法开展了考察桑白蚧寄生蜂资源,结果表明桃桑白蚧寄生性天敌—小蜂资源14种,均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肯定了桑白蚧恩蚜小蜂为桑白蚧的优势种寄生蜂。该寄生蜂在河北昌黎1年发生6~7代,以老熟幼虫及蛹在桑白蚧雌虫体内越冬,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即行孤雌生殖,卵单产,寄主专一。田间自然寄生率为30%~70%,是控制桑白蚧发生危害的重要昆虫。并提出了以保护利用寄生蜂为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二斑叶螨(TetranchusurticaeKoch)属世界性害螨,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山东、北京、河北、陕西及甘肃等省境内部分苹果园发生危害严重,并有扩散蔓延之势。天水市1990年首次发现该害螨危害苹果数量不足10株,至1994年已在该市秦城区、北道区和秦安县的川地及半山地苹果园、桃园大面积发生危害。1发生危害规律在天水市二斑叶螨主要危害苹果,平均每年发生7代,以橘黄色受精雌成螨越冬,翌年3月16日出蛰,至4月13日结束,历时1个月,出蛰盛期为3月25日~4月5日,4月上旬出现淡绿色个体并开始产卵,至5月中旬孵化的…  相似文献   

18.
枣粉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1发生规律枣粉蚧俗名树虱子。在沧州金丝小枣产区每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枣树的主干、主枝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枣树发芽时,越冬若虫群集于枣股芽上刺吸为害。第1代枣粉蚧发生期在5月下旬~7月下旬,若虫孵化盛期为6月上旬。第2代发生期为7...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参加辽宁省科技扶贫活动中发现,苹果小吉丁虫、苹果透翅蛾两种蛀干害虫在辽西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枝干受害率达到70%以上,面临毁园的威胁,且两种害虫的防治难度大,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其发生规律、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田间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1生活史及习性1.1苹果小吉丁虫在辽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枝干皮层(少数在木质部)的隧道内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在皮层下继续穿食为害。4、5月越冬幼虫长大,食量增加,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每…  相似文献   

20.
宋颖 《河北果树》2002,(4):44-44
1 发生规律 桑白蚧在大棚内一年发生 2代 ,越冬受精雌成虫 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吸食为害 ,3月下旬开始产卵 ,第 1代若虫 4月上旬开始孵化 ,4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 ,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刺吸汁液活动 ,并分泌白色蜡质物 ,逐渐形成介壳 ,5月上旬开始固定为害 ,5月末、6月初为羽化盛期 ,6月中旬开始产卵 ,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下旬第 2代若虫开始孵化 ,7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 ,7月中旬固定为害 ,7月下旬开始羽化。2 综合防治2 1 人工防治 扣棚前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越冬雌成虫并集中处理 ;结合修剪 ,剪除为害严重的枝条集中烧毁。2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