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气候立体性强、干湿分明,干旱、低温是制约云南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给云南小麦种植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云南小麦生育期间(10月—翌年5月)的降雨量、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小麦生长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与GIS技术结合,对云南小麦种植区进行气候生态类型区划试验,并对区划结果进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云南小麦气候生态类型可划分为中北部冷凉小麦种植区、中部半干旱小麦种植区、中部半湿润小麦种植区和南部温暖湿润小麦种植区,其中中部半干旱区是云南小麦最适宜和优先发展种植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法。近二十年来 ,中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发展落后于北方麦区 ,主要原因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和北方麦区相比 ,表现为品质差、产量低和抗病性丧失快。本文批驳了南方麦区可以不种小麦的观点 ,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小麦生产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南方小麦的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因素 ,而是没有与南方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优质品种。文中提出了培育南方麦区优质小麦品种的策略。本文指出 ,根据南方麦区的气候和生态特点 ,认真研究适应南方麦区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和高效栽培的方法 ,是使南方小麦生产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生态类型复杂,光、热、水等气候因地域差异较大。全省小麦生产的生态类型较多,大体可分为冀中南、冀中北及黑龙港三大麦区。各区情况适宜品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心灰靶布局分析方法,对豫麦39号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豫麦39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适应中部平原灌溉生态亚区、东部平原潮土生态类型麦区以及豫东北低洼盐碱生态类型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主成分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北部春麦区及西北春麦区的41个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的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麦区现代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与各自的生态条件相适应;按小麦株型结构,把北方麦区小麦品种划分为平原型和高原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育种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适合黑龙港麦区小麦的产量水平与构成因素、株叶型、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类型等性状的具体标准和设计思想。依据小麦品种设计原理,在小麦多抗节水高产育种实践中,成功选育出小麦沧麦12、沧麦6005、沧麦028、沧麦6002等小麦品种,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品种设计在黑龙港麦区对小麦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 周口地区潮土生态类型麦区,共802万亩,占本地区麦播面积的80%以上,约占全省麦播面积的八分之一。该麦区属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气候适宜,是我省小麦生产潜力较大的麦区。但长期以来,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改变这个生产现状,自1981年,对实现小麦生产技术指标化和管理规范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我国西南边陲之地,也是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均有其特异性。该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适合居住;但是就小麦种植来说,还必须分析其气候特征与小麦生长布局之间的关系。论文拟以高科技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其小麦气候生态类型划分,为实现小麦种植的合理布局和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河南不同生态类型麦区建立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站点,实时监测田间苗情及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降水量等环境数据,经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远程会商等,为科学指导小麦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本项目初步建成河南不同麦区小麦生产管理数据库,实现田间管理网络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小麦争取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豫西丘陵旱作生态类型麦区,是河南省十大生态类型麦区之一。干旱少雨是本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本区干旱危害与小麦减产出现的年份进行预测、预报,以期指导农业生产。结论:在2000年前本区干旱危害有两次,即1990年前后(1989——1991年)和1999年前后(1998——2000年)各一次。  相似文献   

11.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是一种检疫性外来危险病害,其入境潜在可能性极高。本文提出用生物气候相似距模型,采用生物地理气候指标,以国外小麦矮化腥黑穗病的流行地区之一的华盛顿州斯波坎为中心与中国各地麦区进行生物气候相似距计算,从而预测此病在我国不同麦区定殖潜在可能性程度。根据相似距计算结果,将我国麦区发生此病的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区域,即①极高危险区、②高危险区、③局部发生区、④偶发区、⑤低危险区。  相似文献   

12.
检测了云南作物种质低温中期库保存10年后的278份云南稻种和153份小麦的发芽率,分析了检测材料总体平均、物种、生态种植区来源和不同发芽率起始水平的平均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稻种和小麦总体平均活力下降极显著,但34.5%的稻种和26.8%的小麦活力有上升趋势;不同物种包括亚种、生态型和变型,生态种植区来源和起始发芽率水平间种子活力下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检测材料活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子本身的休眠和贮藏等遗传特性;就检测材料而言,籼粳交错区的云南地方稻种及早熟和中早熟麦区的小麦较其他稻区和麦区种质更容易贮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莹  黄林周  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19-2632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鄂北麦区气候性灾害对小麦安全生产的影响,剖析成灾的人为原因,针对不利生态因子,提出趋利避害、调整小麦种性布局、采取针对性栽培技术和进行科学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小麦品质区划及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黑龙江省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差异明显,各麦产区之间的小麦生态环境也大不相同。根据各麦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特点和生产水平可分为三个生态区,即北部高寒冷凉区、东部湿润区和中、南部早熟干旱高温区。同时对不同生态区的范围、生态环境状况、小麦品质的形成特点和适宜种植的品种类型进行了评述,并形成一套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半干旱区小麦种植气候生态因素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半干旱区气象条件与小麦生长适应性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楚雄小麦种植影响的综合评价试验,判别年际间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小麦种植的综合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楚雄州小麦主要种植区1962~2011年50 a间的综合评价得分值增减变化与50 a间小麦实际产量的动态增减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评价结果及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效应与多年实践相符,为云南及更广区域的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小麦生产年景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北方麦区气候、生态、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确立育种目标为选育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通过对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优异种质材料的鉴定和利用,融汇两大麦区优异目标基因;后代选育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选育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品种鉴选应用抗旱节水鉴定评价体系新方法,克服了抗旱节水与高产、高产与稳产广适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品种的有效鉴选。在同一育种系统中用同一组合育成长6359和长4738 2个国审小麦品种;长6359适宜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种植,长4738适宜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种植,适种区域横跨黄淮和北部两大麦区的旱地和水地;长6359旱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稳产适应性广;长4738丰产潜力大、节水性好、稳产广适。因此,该方法实现了抗旱节水与高产稳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江苏淮北麦区的生态特点、小麦生产现状和对近几年淮北小麦区试资料的分析,结合江苏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提出该麦区小麦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黄淮麦区小麦育种方向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依据黄淮麦区自然、气候、生态特点,结合黄淮南片及陕西省中肥组区试及多年育种、生产实践,提出并分析了该区小麦育种方向,从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亲本选择与组配、协调提高产量三因素、加强后代抗病、抗逆、适应性选择等方面探讨了优质高产小麦的育种策略,以期对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安县小麦播期播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县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兼有沿江、沿海气候特点,小麦生育后期多雨寡照,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和强面筋的形成,但具有独特的生产弱筋小麦的生态优势。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暧、极端天气增多的影响,小麦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最大限度减轻暧冬、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对弱筋小麦生产的影响,探索当前生产条件下适期、适量播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