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为了提高粮食自给率,日本农林水产省最近制定了“农林水产技术开发战略”10年计划,确定了农业领域里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方向及目标。 目前,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有40%,在各工业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出于经济安全保障战略上的需要,日本制定了“农林水产技术开发战略”10年计划,希望通过实施这一计划把粮食自给率提高到50%以上。 根据新的战略计划,日本农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在园艺、畜产和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研究开发能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的生产体系。计划将从2002年度  相似文献   

2.
工程化育种是现代育种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我国作物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对我国作物育种工程化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分析,认为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工程化思想改进我国育种学科及研发体系是必要与可行的。以系统工程科学理论为指导,发展作物育种工程学理论,有利于强化自主创新思想和能力;推进生物技术、装备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育种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有利于加快我国作物育种的现代化进程;加强学科互鉴,有利于培养新型育种人才。  相似文献   

3.
过去50年内,日本的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中得到直接和间接利用。在种子繁殖作物中,56种作物的898个品种(包括果树、茶和桑)已得到利用,并由农林水产省登记。这些品种资源对日本的国民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1955年,农林水产省在国家作物育种总计划中对品种资源的作用已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198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组织全国主要国立育种单位,开始了历时15年的大型合作研究项目超高产作物的开发及栽培技术的确立,简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或“逆7.5.3计划”。该计划以选育产量潜力高的品种为主,辅之相应的栽培技术,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81~1983年3年,主要从各地正在选育过程中的系统中选择虽然品质稍差但高  相似文献   

5.
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南瓜属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规律、各种育种技术的应用、单性结实、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6.
束永俊  吴磊  王丹  郭长虹 《作物学报》2011,37(12):2179-2186
目前, 基因组选择育种主要采用线性模型估计遗传育种值指导作物遗传育种的筛选过程, 但是生物体内的基因以及遗传位点的关系主要是复杂的非线性调控。本研究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中, 对现有的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进行优化, 建立了高效的作物基因组选择预测系统, 并与其他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小麦的育种数据发现,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遗传育种估计效果优于其他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预测育种值与实际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达到0.6636, 相应的岭回归BLUP、贝叶斯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系谱信息的贝叶斯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分别为0.6422、0.6294和0.6573; 最优的预测效果达到0.8379, 远高于其他2种模型的最优结果。同时,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 与传统的统计模型相近, 因此,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基因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作物QTL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标记技术和QTL(Quantitative Traits Loci)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的运用,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作物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目标性状QTL克隆在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旱性等数量性状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证实了分子育种的有效性;对目前影响分子育种效率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缩短杂交后代生长周期、加快加代纯合速度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作物生长周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总结了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光温控制措施加快作物育种进程的研究进展,并评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快速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优势.结合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实际,对毕节地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开展马铃薯抗病基因聚合育种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毕节地区今后的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所选择的关键基因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勇  马琳  郑军 《作物学报》2017,43(2):157-170
近15~20年作物基因组学迅速发展,特别是第2代测序技术的普及,显著降低了测序成本,使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和单元型区段(也称单倍型区段)分析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对系统生物学、遗传学、种质资源学和育种学影响最为深刻,使其进入基因组学的全新时代。一批驯化选择基因的克隆,特别是对一些控制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的解析,更清晰地揭示了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的历史,提升了人们对育种的认知,推动育种方法的改进。驯化和育种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驯化选择常常发生在少数关键基因或位点,对基因的选择几乎是一步到位;而现代作物育种虽然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对基因组影响更为强烈,是一些重要代谢途径不断优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或栽培条件的变化,育种选择目标基因(等位变异)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调整,因此对基因(等位变异)的选择是逐步的。此外,强烈的定向选择重塑了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使其亚基因组与供体种基因组明显不同。在群体水平上,系统分析驯化和育种在作物基因组和基因中留下的踪迹,凝炼其中的规律,将为品种改良和育种提供科学理论和指导,本文也简要介绍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的基本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技术实现突破,基因组学、表型组学等多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得到迅猛发展,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为代表的现代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作物育种的主流,在我国也正在成为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界定分子育种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未来我国作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今后西番莲等热带果树的单倍体育种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归纳了人工诱导孤雄生殖、人工诱导孤雌生殖、染色体加倍等不同单倍体育种培养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发展现状,总结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禾谷类作物、花卉、林木和果树育种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立作物品种纯合系,推进遗传学研究,形成新的基因型,加快热带果树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于2016年11月28-29日在作物科学研究所成功举办。论坛以"主要作物遗传育种"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政策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以及国内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站博士后作主旨报告。从国家战略规划和现实需求出发,针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国家粮食供给侧改革、作物育种前沿、遗传改良策略、科学精神及科研人员基本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二届,每届论坛以"立地"文化为主要命题,结合农业前沿、科技发展、科研匠心为副命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博士后及广大青年学者作报告,旨在形成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融会国际科研力量,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激发优秀青年人才科研潜力,搭建学术思想吐故纳新、技术经验交互提升、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于2016年11月28日-11月29日在作物科学研究所成功举办。论坛以“主要作物遗传育种”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政策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以及国内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站博士后作主旨报告。从国家战略规划和现实需求出发,针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国家粮食供给侧改革、作物育种前沿、遗传改良策略、科学精神及科研人员基本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二届,每届论坛以“立地”文化为主要命题,结合农业前沿、科技发展、科研匠心为副命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博士后及广大青年学者作报告,旨在形成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融会国际科研力量,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激发优秀青年人才科研潜力,搭建学术思想吐故纳新、技术经验交互提升、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作物育种信息化进程。作物育种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增长,这些数据类型十分复杂,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利用是作物育种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作物育种技术数据检索、共享困难。通过对国内现有育种软件及网络的研究与比较,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恒戬 《中国种业》2006,(10):17-19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南瓜属蔬菜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全文从南瓜属作物的基因资源研究、分子标记的应用和转基因育种等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瓜属作物育种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1改革需求作物育种和栽培两个学科目前都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巨大压力和机遇。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育种领域扭转了被长期误导的理论、方向和技术路线,今后需要落实到种质改良、创新与商业育种实践。部分专家、教授推行的育种和栽培研究方向与技术路线,越来越脱离理论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停留在"经验"和计划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于2016年11月28-29日在作物科学研究所成功举办.论坛以“主要作物遗传育种”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政策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以及国内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站博士后作主旨报告.从国家战略规划和现实需求出发,针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国家粮食供给侧改革、作物育种前沿、遗传改良策略、科学精神及科研人员基本素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二届,每届论坛以“立地”文化为主要命题,结合农业前沿、科技发展、科研匠心为副命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博士后及广大青年学者作报告,旨在形成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融会国际科研力量,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激发优秀青年人才科研潜力,搭建学术思想吐故纳新、技术经验交互提升、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因分散作物改良的需要,参与式植物育种(PPB)的应用越来越多。参与式植物育种的重要组分是在目标环境选择分离材料、农场主参与目标制定、选择和评价。典型的参与式植物育种是采用地方品种或当地适应品种作为亲本之一。在尼泊尔传统育种计划中地方品种的应用并不普遍。包括Machhapuchhre-3(M-3)在内,在1959年到2000年参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生产中,育种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优化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丰富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手段。应用研究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基于分子标记的作物遗传育种等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现状方面,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育种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章探讨了现代农业生产中育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