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8):22-23
我国抗虫转基因水稻规模化育种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政策允许,随时可以进入品种审定程序。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对两个转基因水稻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专家认为,课题组储备了丰富的水稻抗虫转基因产品与技术,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国家,据预测,转基因水稻最有可能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地位的农业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0-20
一家美商申请在泰国大量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未获批准,因泰国担心基因改造过的农产品种植会对国内经济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欧洲禁止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美国也未对泰国开放转基因农产品,泰方表示,只有美方开放泰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市场,泰方才会考虑是否开放商业性种植转基因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及其检测技术与性评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练兵 《种子科技》2001,19(3):152-154
概述了转基因作物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检测技术和安全评价问题,并对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至今,在农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效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可利用的目的基因、可改良的性状逐渐增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使作物改良简单化、精准化。转基因作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转基因产品的流通速率明显提高。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数据分析得到国际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针对转基因大豆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这是贸易壁垒,门槛被抬得更高,贸易诉讼还未撤消欧盟:用安全评估、登记、标识,取代转基因产品进口禁令2003年7月2日,必将在世界转基因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因为就在这一天,欧盟通过了有关转基因食品和动物饲料的新法规,有条件地允许转基因产品在其市场上销售,从而结束了自1998年10月以来长达5年的对转基因产品的禁令。此项新法规之所以在世界上如此引人注目,原因在于美国、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作为世界上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08,(1):62-62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自愿标志政策。美国和加拿大制定了转基因产品自愿标志的有关标准以保证标志的延续陛和可信度。2001年2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一项转基因食品标志管理议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施基于实质等同性原则的自愿标志管理政策,任何转基因食品,如果其组成成分、营养价值、用途、过敏性等与传统对应食品不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建议在标签上标注这种差异。除以上4个国家或地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采用强制性标志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我国转基因水稻、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之后,有关转基因的争论一直很激烈。赞成者认为转基因产品无毒无害,应该马上进行大面积商业化推广,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反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为抗虫水稻等7种转基因作物发放安全证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刊讯截至目前,中国已为抗虫棉花、抗病番木瓜等7种转基因植物批准发放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此外,还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科学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及产品,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国,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今年进入第八个持续增长年。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年度种植展望报告显示,今年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45%,比去年提高了40%;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73%上升到今年的76%;而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6%,去年仅为81%。  相似文献   

10.
国外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美国科学家获得第一株转基因作物到现在,短短的10多年里,转基因作物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高技术领域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的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走进了大田,甚至有不少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贸易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首个转基因植物产品番茄商业化以来,转基因技术、研发、产业等均取得了飞速进展,转基因产品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为防范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风险,应对不断出现的贸易壁垒,作者整理分析了自1994年以来转基因食品国际研发、获批、种植推广、安全性评价等状况,以及中国转基因食品获批、消费、管理状况,提出了在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和贸易壁垒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08,(3):60-60
法国政府宣布,将启动一项欧盟例外条款,暂停种植MON810型转基因玉米,理由是怀疑它的安全性。这一决定引发了极大争议,围绕转基因食品的是是非非再度沸沸扬扬。转基因食品引发的是非,首先是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转基因食品应运而生。由于技术等因素,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争议,因此转基因食品已被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已于2002年3月20日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转基因  相似文献   

14.
<正> 为加强上海地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列入第一批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尽快标识,上海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定于4~5月上旬对上海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单位正式启动集中执法检查工作。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首先将对上海范围内进口的大豆类产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进口的农业转基因大豆类产品未办标识或已办标识但未按规定进行标识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将组织执法人员  相似文献   

15.
汪新业  汤杰  高翔  茹鲜 《种子科技》2003,21(3):156-157
概述了我国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现状。认为要搞好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开发,就要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认识,支持和帮助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参与此项工作。建议大力加强源头创新,抢注抗虫棉功能基因;切实做好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评价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影  宋丰顺  陆徐忠  赵伟  杨剑波  李莉 《作物学报》2007,33(10):1733-1737
以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为材料,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cp4-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研究发现Taqman荧光探针法和SYBR荧光染料法均可作为转基因大豆定量检测的方法,但前者比后者具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其检测阈值可降到0.05%,变异系数为0.09%~0.53%。在此基础上,建立和优化了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体系,有助于提高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定量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种子世界》2007,(10):55-55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植保(中国)协会转基因作物研讨会上,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贾士荣指出,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对减少环境污染同样可起到巨大的作用,以转基因棉花为例,由于其自身具有抵抗病虫害的功能,剧毒农药的使用因此可以减少80%,这意味着农药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危害大大降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全球和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贡献。随着农杆菌介导法等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耐干旱和品质改良转基因玉米。同时,通过将多基因聚合转化和常规玉米育种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快速有效的玉米转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不断培育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促进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臧传军  王辉 《种子科技》2004,22(6):340-341
随着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转基因育种技术已成为农作物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推广现状、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应用、转基因产品检测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蒋玉峰  胡新燕 《种子》1999,(5):71-72
转基因抗虫棉是指携带入工分离、构建、导人的外源目的基因并在体内表达且稳定遗传。自身合成一种或几种对某些害虫有毒杀作用物质的棉花。在抗虫基因方面研究最多、进展最快的是Bt基因、我国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始于80年代初,经过3个五年计划特别是国家“863”计划的实施,基因工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生产上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已经进入商品化释放阶段,但是转基因抗虫棉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必将影响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问题。为了使转基因抗虫棉这个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