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9月,林州市某乡镇一獭兔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经请兽医专家诊断为兔附红细胞体病,现将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情况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獭兔场位于林州市南部乡镇一偏远山区,兔场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全场共存栏獭兔1 800多只,其中各类种兔105只,1月龄内幼兔380只,其余为商品獭兔.兔群从9月8日开始零星发病,到9月17日大面积发生,发病兔主要为幼兔、怀孕母兔和哺乳母兔.断奶幼兔最先发病,呈急性、热性、贫血性经过,病程为3~5 d,怀孕母兔则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泌乳母兔主要表现为四肢瘫软,不能站立,最后衰竭而死.怀孕母兔、哺乳母兔发病率达35%,死亡率达发病兔的70%;断乳幼兔发病率达44%,死亡率达78%.该病传染性强,发展快,死亡率高,给兔场造成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2006年11月初,邯郸临漳刘某獭兔养殖场养殖母兔50只,2—3月龄幼兔420只。接种过兔三联疫苗,11月7日幼兔相继发病,已经死亡64只,用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病情在继续蔓延。母兔无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3.
我县某养兔专业户养基础母兔100只,于2010年9月底开始发病,表现为不吃、拉稀、消瘦,有的肚胀,2~3天后开始死亡。用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治疗无效,后经本人综合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与球虫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现存栏基础母兔100只,商品兔400只,幼兔350只,均用过兔三联和兔瘟单联疫苗,于2010年9月28日开始发病,开始有5只幼兔不吃、拉稀,畜主认为是消化不良,遂开始注射庆大霉素治疗,还未治好这5只幼兔,继而不吃、拉稀的兔群逐渐扩大,有50  相似文献   

4.
<正> 掌握母兔泌乳与幼兔生长发育规律,是加强母兔管理,提高幼兔育成率的关键。1978年笔者曾在慈湖中学实验兔场随机抽测12只日本白兔的泌乳量和仔兔生长发育数据,现将资料整理如下:试验方法母兔分娩后与仔兔隔离,每天早晨7∶30哺乳1次测定泌乳量(哺乳后窝量减去哺乳前窝量)及仔兔体重。随时剔除病兔的试验数据。仔兔哺乳时偶有拉尿现象,在记录泌乳量时加以校正。幼兔开眼后,用幼嫩青绿饲料和黄豆(浸泡)引食。旺食阶段用混合饲  相似文献   

5.
兔副伤寒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杆菌和肠炎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以严重腹泻、流产和败血症为特征,其中以幼兔、怀孕母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07年3~5月间,我省永吉县某饲养场所饲养的肉兔突然暴发传染病,半个多月的时间,死亡34例,病兔138只,其中怀孕母兔26只,幼兔77只.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10日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发生疾病.经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7.
五三畜牧分场牛××,饲养麻色、肉用兔种146只,其中公兔2只,母兔15只,幼兔67只,仔兔34只,育肥兔38只,公、母兔单笼喂养,仔、肥兔大舍群养(舍室容积:1.6×1.2×1.5 m),每天杂类青料和少许糖麸料为主。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不同营养水平对肉兔和皮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为我省制定家兔配合饲料地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兔和分组。试验用花巨品种兔,其中妊娠期母兔21只,泌乳期母兔19只,生长期幼兔120只,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胎次、血统等因素,各期随机分成三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各组体重及其它指标。  相似文献   

9.
乐亭县汀流河镇酱河村农民委树安,1982年开始养兔,饲养母兔30只左右。母兔产仔时,在兔笼(舍)内设固定产仔箱产仔,因初生仔兔体质弱,适应性差,冬怕冷、夏怕热,雨天又怕潮湿,稍不小心容易造成仔母兔死亡,使仔兔成活率降低。近几年他不断摸索经验,敢于创新,把固定产仔箱改用活动产仔箱产仔。一个兔舍(笼)设一个活动产仔箱,母兔临产前放入兔舍(笼)内以备产仔,产仔后,把母兔和仔兔分开饲养,调教母兔定时给仔兔喂奶,一般一天喂1~2次,以仔兔吃饱为度(肚园发亮)。同时冬季将产仔箱移至室内,以提高箱内温度,可防止冻死仔兔,夏季将产仔箱移至凉爽的场所,以降低箱内温度,可防仔兔中暑窒息死亡;在阴雨天湿度大,可将产仔箱移至通风良好而干燥的地方,还可防幼兔患病。  相似文献   

10.
<正> 1 发病经过山东省泰安市一獭兔养殖场,养殖母兔及幼兔共300余只,2006年5中旬,养殖的种兔和幼兔相继发病,至2006年5月25日已经死亡幼兔50只、种母兔12只,且仍有种母兔和幼兔在病中,整个兔群均出现类似症状,于是到我院就诊。其间,畜主见兔群表现呼吸困难,咳嗽,鼻腔周围有黏液性结痂等症状,故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其余未用过任何药物。2 临诊症状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呆立不动,体温升高,呼吸急促。两耳聋背,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用前爪抓擦鼻部、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有的鼻毛脱落,上唇和鼻孔皮肤红肿、发炎;有的鼻孔周围有痴皮,呼吸时发出鼾声;有的病兔眼、耳、鼻梁、乳房炎症严重。粪便稀软,腹泻,拉黄绿色稀粪,粪便中混有白色黏液,有的倒地不起,有一病兔痉挛抽搐,死前体温下降,在昏迷中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3月,本市两个獭兔场的母兔突然发生大批死亡,我们根据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料检查及饲喂情况,初步诊断为兽药中毒,进一步对饲料中马杜霉素的检验,确诊这是一起由饲料中添加马杜霉素所引起的母兔严重中毒病例。1发病情况A场:兔饲养量2200只,其中母兔200只,哺乳幼兔90只,成年兔、青年兔及断奶仔兔共1 910只;B场:兔饲养量1 600只,其中母兔170只,哺乳  相似文献   

12.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1):47-48
(一)发病情况 铁力市某农牧业总公司以低于市场价50~100元从个体养兔户购入獭兔260只,其中怀孕母兔150只,青年兔110只,4月中旬运回饲养,据卖主讲已接种兔瘟-巴氏杆菌疫苗.到8月中旬,已存栏仔兔、幼兔2128只.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情况7月10日,河北省威县某饲养场饲养的500余只獭兔,其中80只大母兔,20只大公兔,400余只仔兔、幼兔和青年兔,仔兔和幼兔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0只左右,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病死亡。6天共死亡  相似文献   

14.
用青贮饲料喂家兔,国内外很少报道。为了观察青贮饲料对幼兔的增重,母兔的繁殖、泌乳以及饲料报酬等方面的效果,我们用玉米青贮代替胡萝卜和部分粗饲料,进行了试验。试验兔选自70~80日龄比利时、丹麦白的品种幼兔,共40只,另选比F1妊娠后期母  相似文献   

15.
仔兔补饲是仔兔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它对仔兔顺利度过“断奶关”及其后开展球虫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并将关系到幼兔的成活率。但在农村饲养中 ,有很多农户在仔兔开眼后即把仔兔同母兔放在一起饲喂 ,并给仔兔吃大量嫩青草 ,导致腹腔积水 ,促使仔幼兔在 1 5~ 2 0天时大量死亡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笔者通过严格要求农户改进补饲方法后 ,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 ,有必要就补饲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及延续等方面与同仁探讨。1 仔兔补饲的要求仔兔补饲来自三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母兔方面 ,一则母兔泌乳高峰在分娩后 2 0天左右 ,其后产…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情况承德市隆化县某獭兔场,饲养繁殖母兔400只,幼兔2000余只。于2008年8月15号下午发现部分繁殖母兔以腹泻、脱水为主要症状,并出现迅速死亡的现象,当时该场技术人员曾按兔大肠杆菌病用喹诺酮药物进行治疗,连续用药两天后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云南某养兔户饲养120只基础母兔的肉兔群,在连续2次使用伊维菌素后,出现46只病兔,诊断为伊维菌素中毒,经紧急抢救,全部康复。1兔群情况2009年5月3日,对129只基础母兔、21只种公兔、1003只55日龄以上的幼兔进行螨病防治,按体重皮下注射灭虫丁(江苏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9月18日生产,1mg/mL)约0.3mL/kg,第7天重复1次。5月12日,观察到几只幼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13日有3只母兔出现类似现象,电话求诊。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初投产经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现场考核批准发证的某大型种獭兔场于同年12月16日早晨发现成批种獭兔死亡,有的獭兔尸体未发现明显异常病变,有的死亡獭兔经口鼻流出鲜红血液,个别母兔流产后死亡而有鲜血染污阴户周围被毛现象(图1)。至12月21日上午9时该场已经死亡种獭兔1073只(重胎母兔和妊娠哺乳母兔865只,哺乳母兔97只)、青年兔1377只、幼兔471只和少量仔兔,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9.
正寄养仔兔,就是当母兔不适于或不能哺育全部或部分仔兔时,人为地将仔兔移给另一只母兔代为哺乳的措施。仔兔的寄养对于提高母兔的繁殖力、仔兔成活率以及仔兔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养兔生产实践,总结有关仔兔寄养的前提、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1仔兔需要寄养的前提母兔产仔过多,超过它可以哺乳的有效只数,可把多余的仔兔寄养;母兔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效或母兔产后生病甚至死亡时,可将其  相似文献   

20.
<正>仔兔流涎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仔幼兔口腔、唇、舌等部位的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的急性传染性口炎.笔者现将自家饲养的比利时家兔中发生的一起仔兔流涎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概况笔者共饲养家兔49只,其中成母兔8只,1.5月龄左右的仔兔41只.饲养在一个10℃左右并严重缺乏阳光的兔舍内.供给饲料主要靠秋后收割的硬干草和一般配合料.发病于去年4月14日,有6只仔兔开始陆续发生流涎,除16日死亡2只病兔外,到17日其余仔兔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后经应用六神丸治疗很快全部治愈,成母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