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进一步加快兵团农场沼气建设,迎接兵团农场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笔者针对兵团沼气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及支持环节,以期推动兵团沼气事业向新的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通过对兵团近两年来的沼气生态建设发展情况的回顾,分析了兵团沼气建设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怎样抓住机遇,突出重点,确保兵团农牧团场沼气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和推广具有能源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沼气工程,在目标、内容和管理措施方面都切合了兵团特色城镇化建设要求。兵团的这一特殊高度组织化和集团化的体制正是具备综合社会效益的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有利条件。在改善生态环境,促使农牧团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南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村户用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疏附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农户收入水平、建池成本、物业化服务等制约因子,提出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焦瑞莲 《科学种养》2010,(11):51-52
<正>沼气是我国农村可以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我市气候温暖、沼气原料丰富,推广农村沼气条件优越。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农村沼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发  相似文献   

7.
铜仁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各方面之间的纽带。铜仁市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农民增收缓慢,急需农村沼气生态技术,通过几年沼气工程实施,沼气生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用能,又能巩固以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成果,还能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对农村的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有机肥料,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推动农村种植和养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措施。1铜仁市农村沼气…  相似文献   

8.
为激发黔南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作用,对当前黔南州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猪—沼—菜生态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工艺路线、生产模式及其优点,介绍了江苏省赣榆县推广猪—沼—菜种植生物链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组织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园富民工程,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疆户用沼气池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新疆寒冷地区沼气池半年能用、半年不能用的现状及沼气池易破损报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对新疆寒冷地区沼气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新疆沼气事业,必须走集约化发展沼气的道路;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吸收国外环保、可再生能源领域先进的思想、技术和成功模式,把发展户用沼气池和集中连片供气相结合,把增、保温技术和沼气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密封性能好、耐盐碱的膜式沼气池。  相似文献   

11.
小小沼气池,牵动大社会。为了发展沼气建设,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特批贵州省每年投人5000万元资金,用于修建10万口农村沼气池,连续实施5年。2003年国家又开始用10亿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贵州省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推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并具体实施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对保护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廊坊市第一沼气示范村安次区农村沼气的利用状况,揭示了其地位、存在的问题和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廊坊市安次区进行了循环农业的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廊坊市安次区的农业循环处于比较循环阶段。该区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具有较好的条件,农业生产基础好,农产品产值较高,具备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但是该区农业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处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发展阶段,资源过量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科技投入力度弱等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保障安次区循环农业持续利用的途径:全面推广沼气工程建设;财政补贴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全面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沼气原料的不足逐渐成为沼气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规模养殖场的兴起,散养畜禽农户减少,过去以畜禽养殖粪便为主的原料沼气池大多处于“饥饿”状态,产气不足,不能正常使用;而使用农作物粉碎秸秆发酵产生沼气的常规方法,由于秸秆的腐熟速度慢,前期产气量很低。针对以上问题,河南省虞城县农村能源环保办公室引进了兼性微生物秸秆腐熟剂瑞莱特,并于2009年5月15日在稍岗乡韦店村进行秸秆等沼气原料不同处理发酵腐熟及产沼气量的功效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杜晓光 《科学种养》2009,(10):52-53
我县经过6年的沼气推广建设,截至2008年年底共建成“一池三改”模式户3307户,然而,在沼气建设使用过程中,有部分农户的沼气池不能快速启动使用,严重制约了沼气建设进度和质量。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根据6年来深入乡村一线进行沼气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沼气池不能快速启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一二一团植保体系建设、农场植保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加强并完善兵团农场植保体系建设和植保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的大中型膜结构沼气工程运行1年多的调查,对其发酵原料与发酵后的产物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冬季12月份测试时,系统内的温度为20℃,与夏季测试温度相差8~10℃,发酵菌种较活跃,所产沼气甲烷含量高,养殖场发酵后的粪污排放后,各项污染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沼气工程能常年稳定运行。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又是高营养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1.76亿亩,平均经营规模200.2亩;其中,从事种养业的家庭农场达到86.1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98.2%。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对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让人们看到了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现笔者结合学习《意见》想对发展家庭农场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沼气建设模式及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建萍 《耕作与栽培》2010,(3):54-55,57
分析了黔南州沼气建设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介绍了黔南州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提出了黔南州生态农业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带动下,黔东南的沼气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5年底止沼气池建设已突破13.4万口,建立了“黔东南沼气生态模式”。为了扩大沼气的综合利用,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一套沼肥在生姜优质高产栽培上的应用技术,2004年推广3.6hm2,平均产量2232.1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济源市从科学决策、引导、规划、施工、管理、持续发展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农村沼气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