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普通型和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效应进行了研究,从各品种物候特点、植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产量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型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且普通型品种的饱果数、荚果品质低于珍珠豆型品种,所以在我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应以珍珠豆型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280份田埂豆地方品种的鉴定结果,黄粒品种167份,中粒品种几乎占一半,田埂豆品种多为直立性,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50cm左右,多紫花(91.43%)、棕毛(70%)、椭圆或卵圆叶(98.9%)。初步选出一批生育期120~130天、株高适中、经济性状好的高产品种,可供生产利用或作为育种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110对SSR引物分析28份花生栽培种资源(7份多粒型、5份龙生型、8份普通型和8份珍珠豆型)间的遗传差异,其中有46对引物在不同品种间检测出2~9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80~0.869.对28份材料的聚类分析表明,SSR聚类结果与根据形态特征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多粒型品种上存在一定差异.标记pPGSseq15C12在本研究中所有的珍珠豆型品种上均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该标记在珍珠豆型与其它类型间扩增片段的差异是由于ATT重复次数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霞  黄文美  蒋国琴  代杨 《种子》2016,(8):114-117
2015年铜仁市种子管理站紧紧围绕产量业结构调整需求,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引进10个花生新品种与本地珍珠型花生品种进行品比筛选试验研究.筛选结果:油育21-8、贵育99-1-2果荚与本地珍珠型花生果荚相似,单产分别比本地珍珠型花生增产31.7%、20.0%,比所有参试品种平均增产18.6%、8.1%,且株型直立紧凑,适宜密植.红皮花生果荚与本地珍珠型花生果荚相似,比本地珍珠型花生增产14.2%,比所有参试品种平均增产2.9%,且口感好,入口细嫩,果仁皮为红色,富含花青素,具有抗癌、抗衰老、补血、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建立及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6 390份花生资源为材料, 以其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数据为信息, 采用分层分组聚类以及随机取样与必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 构建了由57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核心种质, 占基础收集品的9.01%。除出仁率外, 核心种质与基础收集品种间的其他14个性状平均值和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明显, 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比较, 中国花生资源在龙生型和珍珠豆型方面具有优势, 叶片长、叶片宽、种子长、种子宽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而ICRISAT花生资源在多粒型和普通型方面具有优势, 且植株高度和总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比中国花生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6.
滦县是花生种植大县,常年种植面积达2.33万hm2,选择一个丰产、优质型的花生品种很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选拔出丰产优质型花生品种花选一号做为我县种植的重点品种.花选一号品种属普通型大果,含油量52.89%,蛋白质含量29.66%,分别比鲁花11高1.80%和3.81%,比鲁花14高5.40%和3.15%.  相似文献   

7.
南方珍珠豆型花生籽仁蛋白质积累及亚基肽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南方珍珠豆型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积累及各类蛋白亚基的分布、可溶性蛋白质相对浓度变化规律,采用凯氏定氮法和SDS-PAGE电泳分析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亚基肽组分,利用Bio-Rad Image lab TM分析软件对花生蛋白质条带的相对浓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随生育进程,在开花40~50天急剧增加,后平缓上升。花生蛋白质合成积累一直伴随花生籽仁发育的全过程中,蛋白质高值出现在成熟期。因基因型的差异蛋白质合成积累的速度和强度有所不同,蛋白质增长曲线存在差异。花生蛋白种类存在较高的多态性,不同基因型花生,蛋白质的亚基构成不同,蛋白质积累过程的亚基条带数量均比成熟时丰富。不同基因型花生可溶性蛋白质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可溶性总蛋白质相对浓度的峰值在70~80天,蛋白质亚基相对浓度分布在0.01~4.59,不同基因型存在差异。亚基相对浓度变化可分未缺型和缺失型2类亚基,缺失型亚基有前期缺失、中期缺失、后期缺失和前后期缺失亚型;前期缺失、中期缺失亚型亚基与未缺型亚基共同形成不同基因型花生的蛋白质构成。后期缺失亚型和前后期缺失亚型亚基在花生蛋白质积累的某个时期参与花生蛋白质的合成,终因后期被降解而得不到表达。2种基因型花生蛋白质亚基相对浓度变化除68 kDa条带呈抛物线型积累外,其余条带均呈波动性积累。  相似文献   

8.
谷子品种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79谷分子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1468份进行了谷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谷子品种蛋白质含量多集中在11.75% ̄14.74%,脂肪含量在3.04% ̄4.54%,且两者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抗谷瘟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四川省地方花生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征,以四川省100份地方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测试获得了生育期、主茎高和百果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考察的14个性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二次分枝数(54.12%),变异幅度最小的是生育期(0.99%)。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茎高度2.99,最小的是生长期0.19。采用Ward法对四川省地方花生品种进行聚类,在遗传距离阈值为5时,将其分为3个类群,均以密枝亚种为主。其中Ⅰ类群分布有7份珍珠豆型材料,Ⅲ类群分布有9份珍珠豆型材料,同一地理来源的多个地方品种交叉出现在这3个群体中。表明四川地方花生品种的遗传关系与所属类型和区域来源无关,但花生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可在提高地方品种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为花生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小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杂9102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作物研究所以白沙1016为母本,以花生二倍体野生种A.chacoense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染色体倍性操作选育而成的早熟高油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2年引入河南省商丘市进行麦后夏直播试验、示范种植,表现高产、早熟,饱果率和出仁率高,籽仁脂肪含量高,是一个适合北方花生产区麦后直播的优良油用型花生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远杂9102属花生栽培种蔬枝亚种珍珠豆型品种。株型直立,主茎高35.5cm,侧枝长41cm,总分枝7~9个,结果枝6个,叶片较大,椭圆形,绿色。荚果茧形,二…  相似文献   

11.
汕油 121 是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珍珠红 1 号为母本、油选 10015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而育成的超高产高油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含油量 56.83%,中抗锈病和叶斑病,适应性广,于 2021 年 12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83624.6),2022 年 12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440226。适宜在广东春、秋季,江西南部、福建中部与东南部的花生产区春季种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持久性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种子及制品极易受黄曲霉菌侵染。利用不同的抗病种质为材料,对黄曲霉菌侵染抗性的持久性以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种子至少可以安全贮藏7个月,其与新鲜种子受黄曲霉菌侵染后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是,贮藏9个月的花生种子其抗病能力明显降低。完整种皮对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的影响在抗侵染与感病种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抗黄曲霉侵染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低;对于感病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高。有关成分分析表明,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油酸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抗性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鉴定和筛选,发掘出2份优质抗病资源G845和G8。  相似文献   

13.
选用本地珍珠豆型品种和黔花生四号,进行露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99%,黔花生四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82%。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福建省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品种资源,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利用50对SSR引物对54份福建省花生地方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来的1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92个等位变异数,平均每条引物5.11个,Shannon' 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30,引物的PIC平均值为0.86。54份花生材料相似系数值分布在0.511~0.946,均值为0.696。分析显示,4种类型品种相似系数均值排序为:龙生型(0.641)<普通型(0.686)<珍珠豆型(0.703)<和多粒型(0.717)。聚类分析显示,54份材料可分成两大类,显示出福州、泉州和漳州(厦门,龙岩)三个区域的花生亲缘具有地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花生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区域分布特点,并发现了一批遗传差异较大的地方品种,为花生育种及品种改良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40个珍珠豆型花生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花生主产区主栽的40个珍珠豆型花生为材料,利用62对SSR标记引物进行分子标记带型分析,从中筛选出12对多态性好、带型清晰的SSR标记引物进行指纹图谱构建。12对SSR标记引物共获得8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PIC值为0.779,利用这88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4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研究结果为这些花生品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海岛棉棉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对300份海岛棉(G.barbadenseL.)棉仁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蛋脂总量平均分别为32.72%、40.99%和73.71%,鉴定出相应含量超过37%、45%及77%的高品质材料22份。蛋脂含量与棉子大小、叶形、株型等植物学性状有关。趋势是:具有籽指小、正常叶、零式果枝等性状的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籽指大、鸡脚叶、长果枝等性状的其脂肪含量较高。9系统相比,Φ系统蛋白质含量居首,为33.52%,Pima系统脂肪含量最高为41.97%。不同选育技术和年代的品种间比较,系选品种、80年代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杂交品种、50年代前的过时品种脂肪含量较高。蛋脂总量在品种间表现稳定,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并简析了种子的蛋白质、脂肪、纤维长度、成熟度、衣分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对近2000份食用豆的蛋白质、总淀粉和粗脂肪含量的鉴定表明,食用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作物。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2—23%,是一般谷类作物的2—3倍;淀粉含量中等,平均为39—48%;脂肪含量不高,平均为0.83—1.94%。通过几年田间观察和室内重复鉴定,从中选出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以及外观品质好的品种32份,可直接用于科研、生产和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以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F8代家系为材料,在含油量测试的基础上,选用10份低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2.91%)、12份高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8.85%)以及亲本进行SSR引物筛选,通过631对SSR引物扩增,筛选出来源于7对引物的13个有显著差异的片段可以有效区分低油材料和高油材料。以这7对差异引物在F8 RIL群体中扩增,对20份低油家系材料(含油量<55%)和45份高油家系材料(含油量>56%)进行统计分析,获得1个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分子标记2A5-250/240,其中,标记2A5-250为低油材料(含油量<55%)所拥有,相符率为95.0%,标记2A5-240为高油材料(含油量>56%)所拥有,相符率为88.9%。用SSR标记2A5-250/240检测11份高油(平均含油量为55.93%)栽培种花生和11份低油(平均含油量为48.41%)栽培种花生,结果表明,标记2A5-240与高油栽培种花生的符合率为63.6%,2A5-250与低油栽培种花生的符合率为90.9%。在19份高油(平均含油量为58.60%)野生花生中,10份野生花生能检测到标记2A5-240。综合分析RIL群体和自然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标记2A5-250/240可用于花生含油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白院花10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以珍珠豆型黑花生I2S2为父本,以当地农家高蛋白多粒型四粒红花生品种为母本通过人工杂交、系谱选育培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早熟、多粒型,可油食兼用,具有种皮颜色紫黑、壳薄、籽粒小而饱满、蛋白含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为吉林省早熟、特色花生,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由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引进并保存的235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参加了全国小麦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的统一鉴定,从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18.00%以上的高蛋白材料79份,赖氨酸含量0.50%以上的高赖氨酸材料129份,沉淀值40ml以上的材料45份,硬度测定值在15s以下的材料31份,兼具3种优异性状的材料35份,4项指标均优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