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2017年5-8月对雷公山、高黎贡山和星斗山3个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群落分别设20 m×50 m样地1个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动态规律。结果表明,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7科148属243种,其中雷公山的秃杉种群(重要值为0.363 5)占主要优势,其次是高黎贡山,星斗山的秃杉种群处于劣势;多样性优势度(d)指数和丰富度指数(d Ma)在乔木层为雷公山大于高黎贡山和星斗山,物种多样性指数(Dr,He’和H2’)在乔、灌、草的排序均为:雷公山>高黎贡山>星斗山,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均匀度指数(Je)相差不大,都在0.70~0.95之间。根据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进行植物区系分析,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复杂,划分为24个类型,分布特点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温带分布属为辅,世界分布属最少;中国特有2属。  相似文献   

2.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交界处,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区域。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乌拉山主要森林群落(白桦林、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2)群落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白桦林〉柄扁桃灌丛;(3)群落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同一种森林群落类型之间绝大多数呈轻度相似性;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之间呈极不相似;生境条件的差异、人为干扰等因素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4)群落物种组成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为主,林下灌木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相似文献   

3.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水库库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规律,该文以广东新丰江库区海拔170~1 031 m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物种组成和α多样性、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物种82科151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68科131属213种,蕨类植物11科17属19种。(2)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灌木层除了Margalef指数随海拔上升而逐渐增加外,其他多样性指数呈现出高、低海拔较高,中海拔低的U型变化趋势;草本层除Pielou指数先降低后升高外,其他3种指数在不同海拔间均无明显差异。(3)除了S?rensen指数在样地Ⅰ~Ⅱ中为0.46,3种相异性指数在其他样地间均大于0.5,表明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4)S?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的物种周转组分均在95%以上,表明在海拔梯度上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由周转控制。综上认为,海拔上升引起的水热差异是影响植物多样性和物种...  相似文献   

4.
安徽岭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安徽岭南自然保护区内4种群落类型中进行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自然恢复的群落中植物种类多,分布均匀,优势种不明显;人工更新的林分中植物多样性低,优势种明显;群落结构上,4种类型多样性的大小顺序是灌木>乔木>草本。  相似文献   

5.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种28科76属96种,主要优势种有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蒿草(Kobresia sp.).随海拔升高,亚高山草甸植被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β多样性(Wilson-Schmida指数、群落相异系数βCS及Cody指数)随着海拔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方调查,对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三坑、石田和古坑 3 个天然森林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在 3 个总面积 3 600 m2 的样地内共记 录维管束植物 61 科 104 属 137 种。三坑和古坑群落以茜草科、大戟科、芸香科和樟科为优势科,石田以 茜草科、大戟科和紫金牛科为优势科;其种子属分布类型均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它们分别占非世界分布 总属数的 91.80%、91.49% 和 88.64%。(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坑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以乔木层最高,石田和古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 指数和均匀度 均以灌木和草本层较高。(3)三坑鹅掌柴群落为间歇型,径级频率分布不连续,该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 长;石田和古坑群落为单峰型,随着天然森林群落的演替,鹅掌柴的优势地位将会被耐荫树种替代。  相似文献   

7.
天然小叶青冈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样性研究中较常用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J)等几个多样性测度指标对南平市延平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小叶青冈林群落多样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小叶青冈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但均匀度较低,即物种分布不均匀,群落组成以少数几个物种为主,群落中多数物种个体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9年12月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整理分类,初步查明了保护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种类,分析了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和区系,结果表明:(1)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3科313属451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有11科29属38种,野生植物有102科284属413种;(2)保护区内共有12个群落组成;(3)保护区内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蓼科植物为主;(4)保护区的植物在科级水平热带分布较温带分布更具紧密性;属级水平与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紧密联系,说明保护区在植物区系上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从种级水平来看,保护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国特有植物;(5)保护区内资源植物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植物,对于经济价值较高,原料需求量大的种类,应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50-156
对山西省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种主要森林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二郎山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群落共有植物40种,分别属于22科31属;油松林和油松+山楂林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林分起源、坡度、群落垂直结构和林分密度等对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天然林的植物多样性大于人工林;多样性指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灌木层多样性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林分密度过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通过研究,以期为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和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51科688属2 472种(含种下单位,下同),种子植物有120科631属2 323种。保护区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明显优势,科、属、种分别占总数的77%、90%、93%;2)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北温带分布类型、东亚分布类型及泛热带分布类型占据着不同的地域和海拔,并彼此交汇渗透,使该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3)保护区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237属,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62属,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4)保护区东亚分布类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结合保护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与其它植物区系间的关系,表明保护区是某些植物分布的过渡地带,特别是东亚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木本植物区系丰富,经调查有木本植物991种,隶属于95科305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3属15种,被子植物87科292属976种;科属组成中以寡种科、寡种属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第四纪冰前期区系成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14.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199科956属2472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13类,其中用材树种185种,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713种,食用植物214种,药用植物1580种,淀粉植物50种,纤维植物80种,油脂植物129种,芳香植物91种,鞣料植物83种,树脂、树胶和橡胶、硬橡胶植物43种,蜜源植物95种,饲用植物186种,有毒植物100种;并对该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共出现种子植物151科815属2576种,表征科有蔷薇科、百合科、忍冬科和樟科,单种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在此基础上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说明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的区系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质明显,区系指数分析表明:北温带广布、东亚和泛热带分布区类型对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组成区内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据调查统计,连城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09科、444属、1 39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82科、404属、1 338种。在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属植物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该保护区环境的复杂性和植物区系的年轻性。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中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并具有过渡的特性,而在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无人为干扰下不同生境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无干扰环境,选取河岸带、内陆森林和林线3种生境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建群种不同,但群落各层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均呈差异不显著,物种组成上均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矾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冬青科等为常见,且种属数较多。2)立木总株数(乔灌木)林线群落高于其他生境群落,但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间乔木与灌木平均株数均呈差异不显著。3)群落各层物种的种数及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河岸带>内陆森林>林线,乔木层、草本层与层间植物物种种数以及物种多样性Patrick、Gleason、Margalef和Shannon-Weiner指数,河岸带均与其他生境类型群落差异呈显著性;而灌木层物种种数及多样性Simpson和Pielou指数差异不呈显著性。4)散点图和线性回归得出林线群落活立木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均高于其他生境类型的群落。  相似文献   

18.
以构建的次级自然单元植物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AHP)运算结果为依据,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沟系)进行了划分和优先保护评价.结果表明:中东部的让水河流域汇聚了保护区亚热带和温带的多种植物种类,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单(寡)型类型集中分布的区域,是保护区植物保护的最优先区;由于海拔和...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2.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种子植物所有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64.91%,其次为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16.72%和11.80%;从科的分布类型来看,本保护区草本植物涉及种子植物12个科的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占比最大,各占总科数的14.29%,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型,各占总科数的12.50%和10.71%,体现了该保护区草本植物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3.保护区内草本植物除所含单种科属较多外,还含有大量的特有种和特色草本资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进行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 0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4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7种,辽宁濒危保护植物1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