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郭泰  刘忠堂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种子》2007,26(10):97-99
合丰49号是以合交93-88(北丰9号×合丰34号)为母本,绥农10号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19.58%,粗蛋白质含量40.56%,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45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98.6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10.7%,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SMV 1号株系,适宜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兴安盟等地区大面积种植,200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为抗灰斑病、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绥农38是以黑河3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其脂肪含量21.13%,蛋白质含量37.80%,2013年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806.8kg,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3%。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桂春豆1号是以桂春1号(靖西早黄豆×吉三选三)为母本,桂199(拉城黄豆系选)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1.6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5.1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07.0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4.64%,蛋白质含量39.91%,油分含量19.46%,抗SC11和SC13,耐酸铝能力较强,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报导了桂春豆1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美国扁茎大豆进行杂交育种,在组合配制时采用了梯级杂交的方式,定向选择,成功育成了合丰51、合丰53两个大豆品种。合丰51在黑龙江省8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43.8kg/hm~2,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增产14.2%。合丰53在国家北方大区早熟组生产试验中6点平均产量2613kg/ 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9.9%。说明梯级杂交是品种改良成功的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6.
任丽 《中国种业》2016,(4):59-59
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其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3。全国北方区大花生中间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4807.35 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7.28%;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高产示范结果,开农176荚果产量8164.95 kg/hm2。开农176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桂夏豆2号是以桂早一号(矮脚早×北京豆)为母本,巴西13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55.25 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0.2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00.95 kg/hm2,较对照埂青82增产38.33%,蛋白质含量41.67%,油分含量19.08%,耐低磷、耐酸铝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绥农43是集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大豆品种。该品种紫花、长叶,无限结荚习性,脂肪含量19.60%,蛋白质含量40.75%,百粒重19g左右。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776.3kg,较对照品种合丰55增产10.6%,生育日数118d,需≥10℃活动积温2400℃。  相似文献   

9.
汾 90024 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汾 9908-4 为母本、晋豆 47 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黑豆新品种。春播粗蛋白(干基)含量 42.60%,粗脂肪(干基)含量 21.51%,蛋脂总含量为 64.11% ;夏播粗蛋白(干基)含量 41.44%,粗脂肪(干基)含量 22.41%,蛋脂总含量为 63.85%。参加山西省大豆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98.0kg/hm2,较对照汾豆 78 增产 9.0% ;参加南部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43.1kg/hm2,较对照晋豆 19 号增产 5.7%。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 年被列为山西省大豆生产主推品种,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春播及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我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油分含量达到23.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区种植;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小粒大豆新品种,推动纳豆和芽豆(豆芽)产业发展,以日本小粒豆为母本,与创新种质合交98-106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了适宜作菜用芽豆原料的小粒大豆新品种合农113,2019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12.2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50%,脂肪含量19.51%,可溶性糖含量7.2%;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区域试验平均hm2产量2760.0kg,比对照品种绥小粒豆2号增产14.2%,生产试验平均hm2产量2749.7kg,比对照品种绥小粒豆2号增产13.8%。该品种的育成为发展特用大豆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小粒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2。豫豆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外大豆资源选育高油种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泰  魏淑红  于勇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32-132
研究以国外大豆种质资源(SPRIT87、HOBBIT)为核心亲本,与国内当地育成的品种(合丰42号)为改良亲本,在杂交育种遗传改良的基础上,与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选育出合辐04-40、合辐04-46和合辐04-52等3个高油新种质,油分含量23.95%~24.20%,产量2259.0~2779.5 kg/hm2,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11.6%~21.2%,抗灰斑病。报道高油种质创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高油大豆新品种晋大70的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大70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92年以复61为母本、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脂肪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1.18%,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旱性一级、抗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报导晋大70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双油杂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半冬性隐性核不育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731.2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58%。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杂1号平均单产2489.1kg/hm2,比对照杂交种杂98009增产3.93%。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8.85μmol/g饼,含油量40.96%,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喷施硒肥对胡麻子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亚10号胡麻为试验材料,研究盛花期和青果期两次喷施不同剂量的硒肥对胡麻子粒硒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胡麻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供试硒肥有机硒含量6g/L,共设置6个硒肥剂量,分别是1 500mL/hm 2(T1)、3 000mL/hm 2(T2)、4 500mL/hm 2(T3)、6 000mL/hm 2(T4)、7 500mL/hm 2(T5)和清水对照(T0)。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胡麻子粒硒含量,且随着硒肥喷施量的增加,胡麻子粒中的硒含量逐步增加,T5处理胡麻子粒中硒含量最高,达0.507mg/kg,是对照组胡麻含硒量的18.1倍。适量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胡麻产量,具体表现是随着硒肥喷施量的增加,胡麻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小,T4处理产量最高,达858.2kg/hm 2,比对照增产9.5%。结论喷施合适剂量的硒肥可以提高胡麻子粒硒含量和产量,且对胡麻品质影响较小。综合分析,以有机硒含量6g/L的硒肥在盛花期和青果期进行两次喷施,6 000mL/hm 2为胡麻叶面喷施硒肥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旨在选育高产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以‘苏薯8号’为母本,‘渝紫薯7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多环境交替定向选择、高低世代组合筛选方法,育成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6号’。研究表明,‘宁紫薯6号’聚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平均鲜薯产量40100.4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1.09%。平均干物质含量29.36%。食味评分77.8,比对照高7.8。花青素含量17.68 mg/100gFW,大中薯率84.7%。抗黑斑病和中抗茎线虫病。该品种高产稳产、食味品质优异,抗性较好,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可作为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紫薯品种,在长江流域薯区推广种植。笔者通过对育种策略的讨论,认为核心亲本的高效利用将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参与育种模式”将加速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