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残蔸法、分株法及腋芽扦插繁殖法能基本解决早熟大白菜母株留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切位残蔸的腋芽萌发率和移栽成活率较高,ABT_2或ABT_4500μg/g对插芽的生根和长芽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2分株或1/4分株在室温下遮荫放置1天后移栽的留种效果较好,对大白菜而言GA仅具有促进抽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蕹菜是长江流域各大城市夏季、初秋的主要绿叶蔬菜,它耐热、喜湿、怕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10℃则停止生长,遇霜则茎叶枯死,进而根须腐烂。开花结籽条件为高温短日照,在四川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城市难于结籽。因此水蕹菜的繁殖靠种藤或种蔸越冬后发芽长成的藤扦插繁殖。水蕹菜的繁殖要解决种藤或种蔸安全越冬的问题。越冬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市辣椒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一直稳定在100hm2左右.由于连年种植,加上管理措施不当,死蔸现象时有发生.一般年份死蔸率在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连片死亡,造成绝收.为了摸清辣椒死蔸的原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确保辣椒稳产高产.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深入实地作调查研究,对此病的病因、症状和发病规律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分析,并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现将调查和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魏新雨 《食用菌》2011,(5):49-50
茯苓,是一种极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茯苓价格涨幅较大,种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一蔸直径30cm的松树蔸栽培茯苓为例,一年可产鲜茯苓20kg,以现行市场价格8元/kg计算,可收入160多元,减去成本20元,每蔸可获利140元,效益非常可观。苓农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山上种蔸苓,恰似挖白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收集来自国内的14个茯苓当家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然后选择其中亲缘关系较远的8个茯苓菌株进行了结苓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松蔸标准化栽培的茯苓优良菌株。栽培结果表明,与其它菌株相比"川杰1号-A5"茯苓品种结苓早,产量高,平均单蔸产量可达16.47 kg(一蔸直径25cm~30 cm),且结苓范围均在1 m内,极大地降低了松蔸种苓的劳动强度,适宜茯苓的松蔸栽培,是一个茯苓松蔸标准化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解析了松树蔸栽培茯苓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接种蔸数量,接种成活率,单蔸茯苓产量;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茯苓品种的种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依据决定性因素提出提高茯苓产量与品质的3项具体技术措施:选好茯苓菌种和松树蔸,从7个方面提高接种成活率,做好8项高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巫仁高 《食用菌》2004,26(1):39-40
利用松木砍伐后遗留在山场的松树蔸栽培茯苓,变废为宝,选用特定品种,无须断根处理,栽培工艺简便,成本低,产量高,直径18~20cm树蔸单产7.5kg/蔸以上,产值13元/蔸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辣椒在大棚和露地栽培中 ,常发生死蔸现象。笔者根据 6年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实践 ,摸索出一套防治辣椒死蔸的综合防治措施。1 农业综合防治1.1 合理轮作 要求田块避免同茄果类瓜类作物连作 ,实行水旱轮作。1.2 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丰产的杂交一代良种 ,如湘研 3号、新丰 4号、  相似文献   

9.
“川杰1号”茯苓优质菌株,具备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特点。多年来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不断研究与之相配套的松树蔸栽培茯芩新技术。从选兜、定场、择期、清场、接种、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阐述了松树蔸栽培"川杰1号"茯苓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曾宋君 《花卉》2009,(2):13-14
一、繁殖 春石斛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两类。无性繁殖包括分株繁殖、分芽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等。其中分株繁殖、分芽繁殖和扦插繁殖繁殖速度较慢,而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试管苗,是世界目前各国应用于集约化种苗生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人工栽培薇菜的繁殖方式有薇菜孢子有性繁殖和野生薇菜分蔸无性繁殖2种,栽培中,应根据繁殖方式准备种苗,结合考虑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酸碱度等影响薇菜生长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选择适宜田块并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收,以确保产品品质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12.
金海 《现代园艺》2014,(2):53-53
园林绿化过程中常常对花卉苗木进行无性繁殖,这样可以保持植物花卉的优良性能,而且还能促进其更好地繁殖和生长发育。园林生产与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繁殖技术主要有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和分球繁殖、组织繁殖等。  相似文献   

13.
香樟是江西、湖南、湖北、上海、江苏等地最常用的绿化树种,从采购、起挖、包装、吊运、运输到移栽,前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没有好的栽植技术而导致死亡,实在太可惜。所以,创新种植技术,提高大香樟栽植的成活率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技术积累,大香樟栽植前晒蔸可以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蚊净香草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彬  郑伟 《西南园艺》2004,32(4):50-51
对蚊净香草进行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繁殖方式均表现良好,其中分株繁殖成活率达100%,且生长旺盛,但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宜选用扦插繁殖,以粗壮充实的二芽一叶插穗为好,生根率可达91.7%。  相似文献   

15.
湘早茄由北京六叶茄和苏州牛角茄杂交而成。该品种品质好,早熟,高产,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株洲市郊栽培面积每年800亩左右,已发展成为当地主栽品种。但是,湘早茄抗性差,在栽培中常出现死蔸,一般年份为20%左右,严重时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从建坪地准备、繁殖季节选择、分株繁殖技术、成坪前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尼拉草坪草的分株繁殖建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耐寒景天植物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涂传炜  路光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23-24,63
通过对不同景天植物的扦插、播种、分株等繁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扦插繁殖时应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宜的扦插时期、扦插基质、扦插部位,以提高成活率。播种繁殖的关键要点为播种时期和种子的覆土厚度。为加大植株的营养面积,每隔3~4年分株1次,对植物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8.
鹤望兰在北方一般都是盆栽。除了分株繁殖外,还可以进行种子繁殖。种子繁殖首先要解决授粉问题,如何进行授粉呢?  相似文献   

19.
魏新雨 《食用菌》2008,30(4):35-35
南方去冬今春遭遇罕见雪宵冻灾,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山区农村山林随处可见大量冰雪折压断的松树干、枝丫、树尾巴、弯曲头、松树蔸等废材,如当干柴薪卖不值钱,若用来种植茯苓效益可观,不失为山区灾民生产自救的一条好门路。  相似文献   

20.
欧李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李因果实富含钙、适应性强,已成为近年来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树种。本文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组织培养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分株繁殖及实生繁殖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将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欧李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