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门刑法与大陆刑法都受大陆法系影响较大,颇多相似之处,就侵占罪这一个罪的犯罪、刑罚、诉讼方式三方面的立法规定来看,均较为全面、具体,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总体而言,澳门刑法在侵占罪方面的立法规定显得更为细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规定于我国1997年刑法中,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但在实践中,对侵占罪的理解存在分歧。本文运用刑法解释原理,结合司法实践,对侵占罪中的"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胡静  程林 《甘肃农业》2005,(11):175-175
物权和所有权是艮法的领域,由于刑法具有补充性,是后盾法,它对物权和所有权的保护是为了保障人们能切实地享有这些权利,所以对财产犯罪的解释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本文在分析盗窃罪和侵占罪常见的区分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不足,并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结合民法理论来提出新的区分方法。该区分方法以犯罪客体为中心.利用犯罪客体的刑法解释机能和民法中的物权理论对犯罪构成其他方面进行阐述,使两者的区分成为以客体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直到手持判决书,谢虹仍大呼“冤枉”:摩托车并不是我偷的,我既没有参与,也没有毁损,只是看见被盗贼丢弃且无人认领而开回家中,充其量就是将车交还给失主,怎么会构成侵占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呢?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7,(23):51-51
我于2002年受一位老板口头委托为他开办一家新公司,我打收据给他。现在与他对账时,发现短少8万元资金,我个人并未私自拿起,现在老板要以侵占罪起诉我,请问我的罪名成立吗?  相似文献   

6.
罗克辛教授将刑事政策置入刑法体系内,解决了刑法体系与刑法教义学、社会发展与立法相对滞后的矛盾,这对我国构建刑法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将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置于刑法体系内,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罪责中融入刑事政策,形成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能解决个案正义与刑法体系稳定性的冲突,兼顾刑法体系逻辑性与刑事政策价值性双重优点,防止刑法体系僵硬化之危险,发挥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灵活性之优势。  相似文献   

7.
97刑法颁布实施已逾十载,当我们为刑法的进一步完善、对人权的进一步保障而欢呼的同时,也注意到刑法在实施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简要谈谈我国刑法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学界对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始终存在分歧,这根源于对刑事责任的本质的理解差异。在德、日刑法理论中,尽管存在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的争鸣,但其基本语境和犯罪论结构决定了“责任”表明的是一种由主观罪过引起的可谴责性,是否具备“责任”是犯罪成立评价中的重要阶段。立足于我国语境和刑法理论体系,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是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后,行为人应该承受刑罚惩罚的法律地位及价值评价。应受刑罚惩罚性是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介入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非常必要。我国刑法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针对这螋缺陷,应该扩大野生动物资源法律保护的范围;修改并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刑事责任的条款,使之与刑法相衔接;增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章,并在其中设置“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专节,将直接针对野生动物的犯罪纳入其中,增设“故意伤害、虐待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点食、购买、出售野生动物菜肴罪”,以期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农业质量标准》2011,(2):46-46
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5日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刑罚力度。现行的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  相似文献   

11.
赌向深渊     
2009年1月7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宣判陈村镇赤花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志强等10人贪污、侵占案。陈村赤花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陈志强犯贪污罪、侵占罪,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2.
罪刑法定原则在97刑法典中的确立,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客观要求。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典化,意味着刑法发展方向的定位,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的研究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被写入《刑法》以来,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定罪处罚的案件逐渐增多,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现行立法对于本罪犯罪主体、劳动者、劳动报酬范围以及主观故意、支付能力、其他严重后果如何界定等内容的规定不甚明晰,导致实务中个案的认定存在差异。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的刑法取向进行法理分析,结合本土国情,建设性地提出本罪司法困境症结的破解对策,为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刑法保障,维护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在刑法学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学者们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化的刑法立法观和消极化的刑法立法观。通过对目前我国的刑法立法现状审视不难得出,积极化的刑法立法才是当前我国立法者所选择的立法模式。不同于部分刑法学者所推崇的风险刑法,积极化的刑法立法不是要将刑法的犯罪化推崇到极致,而是主张适度的犯罪化,符合我国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诚然,积极化的刑法立法所导致的犯罪圈的扩大会引起我国社会的犯罪标签化,实际上并不利于罪犯重新回归社会。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而应努力提高立法用语规范化、减少象征性立法、合理划定犯罪圈、解决犯罪标签负效应,最终实现科学化的刑法立法。  相似文献   

15.
直到手持判决书,谢虹仍大呼"冤枉":摩托车并不是我偷的,我既没有参与,也没有毁损,只是看见被盗贼丢弃且无人认领而开回家中,充其量就是将车交还给失主,怎么会构成侵占罪并被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野生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下环境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亟待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环境犯罪。本文通 过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规制为切入点,进而提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刑 事立法理念,适当扩大环境犯罪保护范围以及优化环境犯罪刑罚结构,通过这三个措施来完善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 程中面临的困境。希望这三个措施能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中带来肯定和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传统刑法理论的通说存在一定弊端。将其界定为: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或威胁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法存在的权益,更为科学,也易于人们接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屡见报端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是否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又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最终《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以回应社会关切,使得这一争辩有了暂时定论。但仔细审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犯罪低龄化”真假莫测,媒体报道和统计数据又存在偏移之嫌,加之条文自身在罪行、结果、情节和程序等方面对入罪严格限制,可见立法者极为审慎的态度。在积极刑法观下检视刑法谦抑性原则,可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非保护未成年人的终点,而应设置专属于未成年人的司法制度体系,选择性适用“恶意补足年龄”制度,最后推行强制亲职教育,加强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依法惩处破坏草原资源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草原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经济时代下的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的刑法规制现状、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之争,提出了人工智能与刑法规制问题的探讨与建议,并进行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