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樟子松切根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樟子松进行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高94cm和粗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2429%~3714%,每公顷增加收入15285~30111元。  相似文献   

2.
在桐乡市农林局林业基地,利用年生银杏实生苗进行截干培育大苗试验;1年生实生苗留床截干后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为33.9cm,平均粗为0.726cm,1年生实生苗截根移植截干处理后的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为25.85cm,平均粗度为0.978cm,苗木质量均与对照苗木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3年试验表明.樟子松1—1苗木的地径、苗高生长均达到了辽宁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标准,造林平均成活率在84%,应以株行距5~8×10~15cm移植,比培育3年生苗木提高圃地利用率,是培育造林苗木的主要方法。从5种密度切根不移植培育2年生苗木的试验看出,造林平均成活率达88.8%,最高为95%,以125~150株/m2密度培育.转培育1一1苗省移植工序.是培育造林苗较理想方法。比1年生苗剪根保留15cm和20cm根长,培育1—1苗木为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人工简易切根器对火炬松芽苗切根移栽苗木苗期二次切根试验表明,切根时间以8月份为宜,切根深度以8cm为宜。二次切根苗比芽移切根苗苗高下降17.3%,地径增加4.3%,侧、须根数增加143.3%,侧须根长增加86.4%,根重增加26.7%。应用二次切根苗木造林比对照苗成活率提高16.2%,1年生林不当年抽高生长提高16.2%。应用该种切根器每天可切根0.067~0.08hm2。  相似文献   

6.
对2年生长云杉移床苗喷施叶面宝,多菌灵混合液后,其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提高13.2cm,0.18cm,7.1cm,1.1cm和3条,茎根比持平,使苗木出圃由6年改为5年,培育时间缩短1年,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且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对2年生云杉移床苗喷施叶面宝、多菌灵混合液后,其苗高、地径、当年高生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提高13.2cm、0.18cm、7;1cm、1.1cm和3条,茎根比持平,使苗木出圃由6年改为5年,培育时间缩短1年,各项质量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且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人工简易切根器对火炬松芽苗切根移栽苗木苗期二次切根试验表明,切根时间以8月份为宜,切根深度以8cm为宜。二次切根苗比芽移切根苗苗高下降17.3%,地径增加4.3%,侧、须根数增加143.3%,侧须根长增加86.4%,根重增加26.7%。应用二次切根苗木造林比对照苗成活率提高16.2%,1年生林木当年抽高生长提高16.2%。应用该种切根器每天可切根0.067 ̄0.8hm^2。  相似文献   

9.
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标准地,分别按径阶选定样木,测定根粗大于1cm的根系生物量,同时用土柱法测定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8.2%~30.8%,根系生物量与林木径阶的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切根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苗床上分别进行了马尾松芽苗定距移栽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时间切根,不同深度切根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切不切根(包括切胚根)、切根次数,以及切根时间、切根深化度等均对苗本质量和生长状况有显著性影响,以芽苗定距移栽3次切根苗木质量最优(侧根数达14.5条/株,侧根生物量1.25g/株,高径经74:1,地径0.26cm),其次是2次切根,切主、侧根时间以8月底和9月初为宜,切根深化度以8~10cm  相似文献   

11.
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调查研究表明:萌芽数量及幼树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而增大,伐桩上萌条分布在0-8c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2cm内,靠坡下方多于坡上方,每伐桩平均萌条7.7cm株;萌条有效株生长量,在距地面2.1-4.0cm范围内,以4-6株丛生的生长快,根蘖幼树主要发生在0-7cm深土层中直径0.71-1.40cm粗的水平母根上,伐桩四周0.51-1.50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13.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 条烽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中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  相似文献   

14.
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红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比一般枝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红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cm~0.6cm,长短为3cm~5cm.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山海关杨实生苗的质量,为移植和造林打好基础,该文使用7种(含1个对照)根外追肥方法,对山海关杨实生苗进行了苗期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采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各占0.2%的混合溶液根外追肥效果最好,除干物质含量外,苗高、地径、侧根数与其它6种处理都有明显差异,其苗高为0.8m,地径为0.4cm,侧根数为12.26条。从苗高看是山海关杨移植苗的最佳高度,为育苗和造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标准地,分别按径阶选定样木,测定根粗大于1cm的根系生物量,同时用土柱法测定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8.2%-30.8%,概系生物量与林木径阶的变化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粗小于1cm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7.
用苗木侧根短根穗扦插育苗,是繁殖毛白杨的一种好方法,成活率可达95%,且苗木质量好。根穗粗度与长度对育苗成活率影响很大。根穗粗0.6cm以上,长10cm以上可获得得较高成活率。从1年生苗上剪1-4条侧根,保留侧根基部2cm,不会影响造林成活率与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柏全光圃地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全光圃地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切根、移植等多项试验。海拔400m冬播苗生长最好,一年生平均苗高27.6cm,最高41cm;平均径粗037cm,最高051cm。其根系发育、干鲜重等生物量指标均优于春播、移植、切根不同方式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传统的针叶树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国外的许多国家对切根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苗在抗性、造林成活率和幼苗期的生长量等方面好于移植苗。切根苗的育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50 株;初次切根时间在土温最适宜苗木根系生长的6~7 月,切主根长度以8~12cm 为好;振荡在切主根后的每3~4 周进行一次,深度以15cm 最好。切侧根7 月末至8 月初,通过切根技术可培育出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木,解决了留床苗、移植苗中存在的苗木质量差和窝根的弊病。  相似文献   

20.
1砧木处理:春季4月下旬在酸枣植株根颈周围30cm内刨出粗根,在根粗度1.2~2.0cm较光滑处将其剪断,削平地下根剪口备用。一般每株酸枣树有3~5个可利用粗根,可提高繁殖系数4~6倍。2接穗处理选优良品种枣树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以上发育枝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