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综合利用和盐碱地改良是目前农业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综述了秸秆还田对盐碱地的影响,主要从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还田量等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作物生长特性和产量影响等角度进行综述。总体而言,秸秆还田可以使盐碱地土壤容重降低,抑制盐碱地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增加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作物产量等。目前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室内试验较多,连续多年大田试验较少,室内试验无法模拟野外盐碱地受当地土壤性质、气候等多因素影响情况,使得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差。此外,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复杂工程,实际应用中要综合治理,及时调整和完善改良措施,使其能有效推广到农业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从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过腹还田技术、炭化还田技术3个方面,介绍新疆兵团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现阶段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加快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改进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秸秆还田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水稻秸秆的还田对土壤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水稻秸秆的还田广泛应用的是机械化的秸秆还田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实现大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并且该技术具有质量好、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通过机械化水稻秸秆全量快腐还田,对土壤含量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对于后续的小麦播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秸秆还田的生产方式、配套的农艺措施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棉花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科技的进步,棉花秸秆利用也实现了多样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国棉花秸秆利用率仍然非常低,浪费和由其带来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提高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现状,然后从棉花及其他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秸秆的还田潜力,认为棉花秸秆还田措施的可行度较高,能够培肥土壤,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最后,本文分析了棉花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棉花秸秆还田对棉花植株生长和土壤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前人研究,总结发现棉花秸秆还田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微生数量、促进土壤细菌的活性和酶的活性。此外,秸秆还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哪种还田方式更为高效、适宜的还田时间、还田量及如何预防还田带来的毒害问题等。最后,本研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棉花秸秆还田高效利用和棉花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阐述了安徽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现状,对秸秆还田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农作物提出针对性技术模式,以期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应用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对地表、水源及大气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当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对于保护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含山县2个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对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产量等的影响,进而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国内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潜力和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阐述了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鹤壁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同时分析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鹤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及建议对策,以期为今后各地区更好地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实施盐碱地水稻秸秆还田及腐殖酸施用,来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含盐量46.9%,提高每丛水稻分蘖1.2个。盐碱地秸秆还田的同时,施用硝基腐殖酸可明显降低水稻生长期的含盐量,含盐量较对照下降51.5%,增加水稻分蘖5.1个,提高水稻产量18.8%。由此可知,盐碱地秸秆还田及施用硝基腐殖酸可减低土壤含盐量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北连作棉田秸秆炭化还田对棉花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提炼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为西北棉花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置为田间试验,6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移除(CK);2、秸秆还田(S);3、有机肥还田(M);4、炭化还田(1.5Bc);5、有机肥+棉秆炭(MBc);6、炭化还田(3.0Bc)。在棉花生长后期测定棉花的生长指标、生物量、产量,并采集土样,分析相关指标。【结果】与秸秆移除(CK)相比, 棉花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均以有机肥还田及其与炭化还田的配合施用最大,分别增加了8.89%、11.86%、11.82%、11.39%。产量则以有机肥还田、有机肥还田与炭化还田的结合两个处理对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 分别为43.06%、37.01%,其次是1.5Bc和3.0Bc两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棉花产量,分别达到了18.15%、30.25%;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3.0 t炭化还田处理提高幅度最大, 达到了34.94%,地下部以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提高幅度最大,为62.92%;土壤性质则以3.0tBc处理对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增加幅度以及对土壤容重的降低幅度最大, 分别达到了11.03%、10.02%、4.77%。【结论】有机肥还田、炭化还田及其配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棉花生长,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改善土壤性质。  相似文献   

12.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具有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环境等优点,在秸秆资源化利用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在四川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为促进我省秸秆资源化利用,降低生态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机械化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的基础。总结了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四大农业种植区的秸秆还田机械化主要技术模式及工艺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介绍了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和秸秆整秆还田3种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与典型机器;并对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秸秆还田集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机插秧是我县一项推广了10多年的成熟技术,与之配套的育秧技术和育秧材料也越来越成熟和丰富,本文简述了麦秸秆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促进秸秆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快速应用。  相似文献   

16.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它还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从农机的角度来看,秸秆利用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部分的秸秆需要采用机械还田技术进行消化。为实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制定科学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实施方案,推广和使用适应本地区的秸秆还田机械,这就让还田技术有了很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1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技术及意义分析1.1主要还田技术及装置分析农作物秸杆实施机械化还田技术已经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如何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在中低产田间的有效应用,增加中低产田的产量,这是我国农业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优势以及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在中低产田中有效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我市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不断扩大,秸秆还田面积相应增加。为了解不同稻草还田量对小麦出苗、成穗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机械化还田技术,我们特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肥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则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一般都需要同时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以确保土壤性能良好。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活性,使其肥力提升。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要同时做好一系列的秸秆粉碎、整地、播种、施肥等工作。本文在分析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主要借助了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