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NIBVX株病毒,在SPF鸡胚中连续传至80代,雏鸡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传至90年代,对易感鸡接种后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增重,收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病毒分离物,是来源于天津地区某鸡场暴发的28日龄病鸡。此毒株对SPF雏鸡几乎100%感染发病,死亡率达30%~90%,此毒有很强的亲肾组织性,引起肾病变肿大、苍白、斑驳状,肾小管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对SPF鸡胚感染率98%~100%,可致鸡胚侏儒化、卷曲等特征性病变。在10日龄SPF鸡胚连传10代后,其毒价可达106.5EID50/0.1ml。鸡胚毒不凝集鸡红细胞,可干扰NDV血凝素的生成,而其本身又可被AEV所干扰,能加速气管纤毛止动效应,电镜观察呈圆形或多样性,边缘不整,表面有纤突的病毒粒子,直径约100mm。病毒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此毒对Gray株、Holte株和澳大利亚T株的中和保护率均低于50%,而对M41株则高于50%,此毒株具备冠状病毒的主要特征,定名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性病毒X株”(Nephropathogenic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StrainX)——NIBVX。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型)活疫苗(W93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型)病毒(NIBV),并培育成弱毒W93株。自1994年,我们对该毒株进行了鉴定和活疫苗的研制,结果证明W93株具有特异性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含量不低于10^8.0EID50/0.1ml.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性BF株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地区某鸡场25日龄海赛克斯商品蛋鸡群分离到一株嗜肾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BF株)。经SPF鸡胚连续传25代后,毒价可达106.5~107.5。理化鉴定表明,BF株病毒耐酸性能强,而对碱和乙醚较敏感。50%氯仿能使病毒完全失活。56℃处理1小时,病毒仍有感染性。BF株鸡胚传代毒回归10日龄SPF鸡引起小鸡100%发病和死亡。死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于输尿管和肾小管。病毒在蔗糖溶液中的浮密度为1.1583g/ml。血清学鉴定表明,血清与病毒交叉中和试验BF株与M41、Iowa609、Conn46以及一些野外分离株之间具有单项或双项交叉反应。电镜形态学观察为圆形和梨型,边沿不规则,有纤突。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W93株经鸡胚培养繁殖后,制成湿毒,或冻干毒,经鉴定结果表明,纯净,病毒含量均不低于10^7EID50/0.1毫升,且对雏鸡安全。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沈阳分离株组织嗜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不同毒株对两个主要的靶器官气管和肾脏的侵嗜倾向和损伤程度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决定病毒致病性的原因之一.目前,由于国内分离的IBV主要是以致病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为IBV病型和鉴定指标,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病毒分离株回归动物试验,通过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鉴定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为探讨IBV SY分离株的组织嗜性,应用H.E.染色法和IFA技术对IBV感染后的SPF鸡不同脏器和病理变化及抗原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W株;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了与相关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W93株在鸡胚中的病毒产量达107.8EID50/0.1mL,适用于所有日龄的雏鸡;W93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马萨诸塞型的M41株、H52株和H120株的同源性很高,分别为96.9%、96.8%和97.1%。表明,W93可作为制备IB弱毒疫苗的毒株。  相似文献   

9.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分离到了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株,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现地疫苗,免疫原发病鸡场的鸡群,观察整个饲养周期,再无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HK株)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弱株HK毒株引自其他研究所,用于制作活疫苗。此苗每剂量含毒价不低于10^3.5EID50,经-15℃中贮存18个月,不影响其免疫效力。接种4个月后的鸡中80%能抵抗强毒攻击,已在野外应用于25,000,000羽上鸡只,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说明此疫苗在实验室及野外应用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组织嗜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某些大型鸡场近年连续暴发一种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肾脏病变,从死亡率较高的几批雏鸡分离到两株病毒19401,H9402.接种鸡雏可使其发病、死亡。通过鸡胚接种、血凝试验、电镜形态观察,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鉴定这两株病毒为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13.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省某鸡场有一定性呼吸道症状及剖检肾肿的病鸡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易感鸡可在24-48小时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多数肾肿大、苍白,可致死部分鸡胚和产生侏儒胚,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电镜观察见直径约130nm的圆形颗粒病毒,初步鉴定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H4-08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F鸡胚盲传,从自然发病、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肾肿大、呈"花斑肾"的病死雏肉鸡的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易感雏鸡,呈一过性呼吸症状,病死鸡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样;盲传至第五代,鸡胚呈现死亡和侏儒胚;分离株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鸡的红细胞;同时,可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上的增殖;电镜观察,可见大小80~120 nm、多呈球形、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其表面有呈松散、均匀排列的冠状突起。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扩增,经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AH4-08株。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并以RT-PCR特异性扩增出嗜肾型IBV W93疫苗株的S1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1.62kb,与设计相符,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与标准毒株H52、H120、M41、BEAU株的S1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W93株与H52、H120、M41和BEAU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7.1%、96.9%和96.8%,由此可以看出嗜肾型IBV W93疫苗株与标准毒株在S1基因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W93株活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H120株、W93株不同病毒量接种10、12日龄SPF鸡胚,并改变后孵化温度生产抗原液,接种后不同时间收获胚液,根据鸡胚的早死率以及胚液的收获量、病毒滴度,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IBVH120株、W93株以102.7EID50/0.1mL的病毒量接种12日龄鸡胚尿囊腔,在34.5℃孵育35h,可较为显著地降低早死胚率,提高产毒量,且抗原液病毒滴度符合疫苗制备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分离到了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株 ,用其培养物制备的现地疫苗 ,免疫原发病鸡场的鸡群 ,观察整个饲养周期 ,再无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肾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雏中,采集典型病科,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四株肾传支病毒(HN—M,HN—Z,HN—G,HN—C)。该四株病毒均能适应鸡胚生长,并致鸡胚呈明显的卷曲胚和侏儒胚;其鸡胚适应毒能感用鸡胚肾细胞(CEK),并致细胞病变(CPE);应用鸡脓毒或细胞毒回归雏鸡,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雏同样的特征性病变;每株无血凝性,以胰酶处理后可出现凝集价;经与74国际标准毒单抗作细胞交叉中和试验及用克隆和标记的IBV非编码区、非S1片段10kb核酸探针作斑点杂交鉴定,确认HN-M株为澳大利亚T抹,另三株为N—115株。应用该四株分离毒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对河南近几年流行的肾型支气管炎起到了十分理想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哈尔滨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肾型IBV,并对其进行鸡胚矮小化、血凝性、电镜下特征、新城疫干扰试验、致病性等生物学鉴定和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鸡胚上传至第四代(F)4开始出现死亡或侏儒胚;病毒不凝集鸡红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多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将分离毒第4代尿囊液接种于6日龄雏鸡,7d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高达67%(6/9),病死鸡剖解后可见肾脏明显肿大、苍白,具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分离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断。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