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的体外重组和克隆技术的诞生,使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被高新的生物技术取代,基因药物、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等出现使农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时代.作为克隆动物技术手段--胚胎移植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克隆动物,而且对于研究动物胚胎的发育机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技术在国际上的兴起,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也在蓬勃发展,应用基因操作技术获得的农业生物遗传工程体不断问世。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对农业生物基因工程体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家科委(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部制订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适用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农业生物。其范围包括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植物、动物、植物用微生物、兽用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由于基因工程是一门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基因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转移,打破了物种之…  相似文献   

3.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传统的生物技术革新换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的。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这些突破迎来了生物技术的时代。作为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本文在这里集中阐述了人工授精技术(AI),发情控制,体外受精,性别控制,胚胎低温保存,无性繁殖(克隆),胚胎分割和融合技术7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的进展。1家畜的人工授精(AI)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近年来,人工授精头数逐年增…  相似文献   

4.
动物克隆技术研究的新热点:转基因克隆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动物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是目前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两大热点,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持,无论是克隆技术还是转基因动物技术其推广应用都遇到了困难。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基因动物制作,因而成为当前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有望成为创建遗传工程动物的主导性技术。  相似文献   

5.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3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现代生物技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植物基因工程发展日新月异,主要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6大类,并在农业、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桑树优良性状进行基因分析、定位、克隆和转化,有利于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桑树的抗病性及抗逆性,还可将桑树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特殊蛋白质以及药物或食品。  相似文献   

6.
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营养保健品、改变奶成份和基因功能鉴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还存在诸如基因定点整合率低、动物扩群慢、成本高等不足,与动物克隆和基因打靶等高新生物技术的结合,有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技术。促使其大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胚胎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培育新品种和基础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商业价值。胚胎干细胞技术则是胚胎分割、胚胎克隆、体细胞克隆、胚胎嵌合、转基因动物生产等生物技术的枢纽。目前,胚胎干细胞技术已成为个体和器官发生发育、细胞分化和信号转导、新基因发现及其功能表达调控、肿瘤发生等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模型材料和工具。同时,在细胞及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药物开发等方面也显示了潜力。胚胎干细胞(ESCs)是具有发  相似文献   

8.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Watson和Crick于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分了生物学取得了飞跃性发展。70年代初在重组ND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近10多年是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应用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利用生物高新技术研制成功了许多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动物…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在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产和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已成为目前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在动物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分析了供体细胞类型、供体细胞动物年龄、供体细胞所处细胞周期、体外传代次数以及供体动物性别等因素对克隆动物效率的影响及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及其在动物疫病防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兽医科技近年来的发展,得益于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发展,也就是说,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兽医科技的发展。1.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1973年基因克隆和重组成功,是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的两大里程碑。1975年,第一个杂交瘤细胞,即单克隆抗体的产生,拉开了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又一帷幕。1978年建立了核酸定点诱变技术。1979年首次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胚胎成功,开始了构建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的新浪潮。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