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狗年话狗     
狗年有许多传说和趣闻。俗话说:“狗通人性.”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狗     
《百姓》2003,(9)
据说,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驯服了狗,狗已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狗分多少种我弄不清,但我知道,如今狗已分为两个阶层,走向了两极分化。城市狗是狗,这毫无疑问,农村狗也是狗,这也千真万确,然而,城市狗与农村狗的处境却有天壤之别,其命运也迥然不同。论生存条件,城市狗与农村狗相比,那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不能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是中国农历戊戌年,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狗年。我们就来说说狗的前世今生,以及狗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寓意和风俗习惯。无言的朋友狗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狗是人类狩猎的得力助手,是乡村看家护院的尽职卫士。而在今天,狗是心爱的宠物和家庭一员。人与狗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默契,殊不知,看似俯首帖耳的狗其实是由狂野不羁的狼驯化而来的。现在家狗的祖先,被认为是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狼,只要把中国狼与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北方粟作农业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毅 《农业考古》2007,(1):152-155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称其为“农业革命”是恰如其分的。没有农业的产生,就没有定居生活和村落,也无法产生聚落和中心聚落,人类也只能永远停留狩猎、捕捞和采集的原始生存状态;没有农业的产生,人类也不会饲养家畜,后来的手工业和各种社会分工也无从谈起;没有农业作为基础,人类的人口增殖也只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黄崇岳 《农业考古》2005,(1):179-182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常说“六畜兴旺”,是指马、牛、羊、鸡、猪、狗6种家畜的兴旺,这是数千年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人所祈求的,与国计民生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其中牛、马、狗不只是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和重要伙伴,  相似文献   

6.
汉代出土的铁镰数量较多,种类丰富,遍及全国各地。本文通过考古类型学方法对汉代出土铁镰的形制进行阐释,提出随着冶铁工艺的进步和简化“锻銎技法”的出现,汉代铁镰发展逐渐定型。此外还分析了汉代铁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装柄方式、功能的分化及对汉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铁镰在汉代应不是作为单一的收割工具,其功能可能产生了分化,不同类型的铁镰可能有不同的最佳使用场景,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背景近年来,由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碳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的重要碳库,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溉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不仅其数量在迅速变化,而且其作为全球CO2的源汇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对区域以及全球环境带来影响,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带来影响。因此,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问题已成为热点。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和氮的循环动态是一个包括有机质的产生、分解、硝化、反硝化和发酵过程的复杂的生物地球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犁耕图再考──汉代画像所看到的二种犁(谨以本文译酬献给国际农业考古学会筹委会)(日)渡部武著姚义田译一、前言在中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画像石墓非常兴盛。汉代的“厚葬风”代替了以往的木椁墓,兴起一种新的墓葬,其墓室由砖和石材建成。砖上压印有几...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1,(9):74-77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汉代的农业,尤注目于集约精耕与人口增殖的关系。精耕制与以销售为部分目的的农户经营,由汉代以至近世,始终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色。兹先由汉代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汉代的农业,尤注目于集约精耕与人口增殖的关系.精耕制与以销售为部分目的的农户经营,由汉代以至近世,始终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色.兹先由汉代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开始讨论.秦统一中国,废封建,行郡县,诸子不复分封.由此,秦天子以下,天下莫非齐民,中间的只有代表皇权的守令,皇帝与臣民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这也可说是韩非子理想的实现,使强宗大族不复能专垄断赋役所自出的人力资源.《韩非子》:“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犬都被当做是人类最忠实、最可靠的朋友,因此,目前许多人家里都或多或少的养了一两条狗,但是,实际上狗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壮,它也有脆弱的时候,它也会生病。而犬细小病毒病就是犬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它主要是出现在幼犬身上,是由一种名叫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的疾病,幼犬一旦感染上犬细小病毒,其存活率将非常低,而且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死亡快等特点。犬细小病毒病在我国首次被证实存在是在1982年,之后我国许多地区的犬都被诊断出患有该类疾病,并相继死亡,因此,犬细小病毒开始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经济立法是国家为协调经济运行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早在先秦之时,已有经济方面的立法,比如井田之制、贡彻之条,进入封建社会,经济立法越来越多。在出土的汉简中,常有“能书会计知律令”文字。农业是汉代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部门,汉代治国以重农为一贯指导思想,经济立法中有专门法令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汉代农业经济管理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试论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何德亮 《农业考古》2004,(3):58-69,F003,F004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使人类完全摆脱了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适应自然转向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光辉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从发明了农业,人类社会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从画像砖、石看汉代农业经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画像砖、石看汉代农业经济特点中国农业博物馆林正同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是附在建筑墓穴壁面和楣楹碑阙上的装饰性艺术品。画像砖石墓大体上从西汉中晚期开始出现,流行于东汉而衰弱于魏晋时期(1)。砖石画像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窥探汉代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罗红 《农家参谋》2013,(12):30-30
家庭中使用的清洁产品有各种香型,是为了让难闻的清洁剂的味道好闻一些。而对宠物来说,清洁剂的香气却是有“毒”的,消毒液的刺激性气味更会损害狗的嗅觉,即使是人类所喜欢的芬芳气味,对于狗而言也是有“毒”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9,(2):36-36
狗因为具备各种优点而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忠诚、可爱和有趣。但只有在行家的照顾下,狗这种复杂的动物才得以不断地繁衍成长。接下来,我们会提供一些照顾狗的要诀。  相似文献   

17.
汉初,社会秩序得以重建,大量劳动力回归土地,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人口压力。为解决人口与耕地面积增长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汉代农业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劳动力密集型的精耕农业发展,同时从单一的生产方式转向多样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造型剔具匠心,是我国传统艺术之瑰宝,蕴涵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11,(Z1):74-77
中国的集约农业,终究会使农民把非农业活动的资金与劳力,转化为专业货品的生产,让农民在农业收入之外,享有可观比例的农舍工业的收入。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汉代的农业,尤注目于集约精耕与人口增殖的关系。精耕制与以销售为部分目的的农户经营,由汉代以至近世,始终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色。兹先由汉代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伴生出来一个产业.农业自始以来就承担着为人类提供粮食的责任。而农业的自身发展沿着产量不断增加的路径发展。在发展中,不时有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得单产起始点有个巨大的提高,从而使得单位土地的农业产量能够跟得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过程,有一种并不以提高单位产量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生产形式出现——生态农业.目前其最高形式为有机农业。这种农业一个主要特征是排斥人为的干预。包括一些人为给予的输人物。由此。这种农业产量表现为相对的不稳、不高。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现实压力下。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农业的相对性.并以科学态度对待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