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粉剂和包膜丁酸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34.6±0.71)kg]、遗传基础相似的生长猪240头,随机分成10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2~5为粉剂丁酸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000、1 500、2 000、2 500 mg/kg粉剂丁酸钠;处理6~10为包膜丁酸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750、1 000、1 500 mg/kg包膜丁酸钠。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粉剂和包膜丁酸钠对生长猪采食量没有产生规律性的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日增重(P<0.05)。其中粉剂丁酸钠组以1 500 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包膜丁酸钠组以500 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添加同水平的丁酸钠(粉剂和包膜)时,包膜组效果优于粉剂组。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考察代乳日粮中丁酸钠对低初生重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肠道养分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6头正常初生重(NBW)和16头低初生重(LBW)DLY仔猪,从7日龄开始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3 kg/t丁酸钠的代乳日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LBW仔猪的日增重显著低于NBW仔猪(P0.05),日粮添加丁酸钠显著提高LBW及NBW仔猪的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丁酸钠显著提高LBW仔猪的料重比(P0.05),但对NBW仔猪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丁酸钠显著改善了LBW仔猪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乳糖酶活性、肠道养分转运载体SGLT1和GLUT2基因表达量(P0.05)。代乳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改善新生LBW仔猪肠道发育并改善新生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选用不同浓度的丁酸钠对体外培养的IPEC-J2进行刺激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m RNA水平分别研究不同浓度丁酸钠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后pBD1、pBD2、pBD3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期研究丁酸钠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β-防御素(p BD)表达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丁酸钠对pBD1、pBD2、pBD3基因调控作用存在差异,丁酸钠对pBD3基因调控最为显著,不同浓度丁酸钠均能上调pBD3 mRNA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筛选出最优的包膜丁酸钠组方及最佳添加剂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48头断奶小香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试验分对照组、试验1组(基础日粮+300 mg/kg包膜丁酸钠)、试验2组(基础日粮+500 mg/kg包膜丁酸钠),研究了包膜丁酸钠对断奶香猪抗腹泻促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包膜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香猪的料重比(P<0.05),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5)。白蛋白/球蛋白、IgG和碱性磷酸酶都随日粮中包膜丁酸钠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且日粮中300 mg/kg的添加量饲喂效果优于500 mg/kg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腹泻率、胃肠道结构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丁酸钠在生长肥育猪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抗生素的可替代性。选用体重约40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120头(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丁酸钠组(基础日粮+0.1%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日粮+硫酸粘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日粮+硫酸粘杆菌素30mg/kg+0.1%丁酸钠)。试验72d后,进行屠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1)丁酸钠组、抗生素组和复合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37~70kg阶段试验组采食量较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P0.05),70~98kg阶段和全程试验组料肉比有下降趋势(P0.05),丁酸钠组和复合组优于抗生素组(P0.05)。(2)试验组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丁酸钠组、复合组对胃重比和肠重比的影响不明显(P0.05),而肠黏膜状况、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十二指肠肠腺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肠黏膜结构完整,十二指肠绒毛和肠腺长度增加。(4)试验组的血清IgM、IgG、IgA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复合组日增重(P0.05)、血清中IgM、IgG、IgA的含量水平(P0.05)在3个试验组中最高,肠膜状况、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十二指肠肠腺长度方面在3个试验组中最好(P0.05);腹泻率最低(P0.05)。结果提示:在日粮中添加丁酸钠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肥育猪的腹泻率,改善肠道黏膜状况和提高十二指肠绒毛和肠腺的长度,提高血清免疫蛋白的含量水平;丁酸钠替代部分抗生素后联合抗生素在生长肥育猪中使用有更佳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猪肉是人类沙门氏菌病菌的主要来源,但养殖场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食品中这种病原菌。本试验在高度受污染的养殖场研究肥育猪宰前4个星期饲粮中添加丁酸钠是否可以控制沙门氏菌菌落。试验在2个沙门氏菌血清阳性率高的商业猪场(A和B)分别开展,猪场A有14个栏舍,每个栏舍12头猪;猪场B有12个栏舍,每个栏舍12-17头猪,每个猪场肥育猪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丁酸钠),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kg/T丁酸钠,试验期为24-28天。试验第0、12、24和28天,每头猪采集粪样,试验结束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并采集血液、盲肠内容物、回盲肠/肠系膜淋巴结样品,试验过程记录试验猪初重、末重与采食量情况。猪场A,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盲肠内容物检测到沙门氏菌菌落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0%VS 57%,P0.05);丁酸钠处理组具有提高增重与饲料报酬的趋势,成本收益提高0.04欧元/kg体增重。试验结果表明,在肥育猪宰前24-28天,饲粮中添加3kg/T丁酸钠在无其他病原菌协同感染的条件下能有效降低沙门氏菌菌落和血清沙门氏菌阳性率,但添加丁酸钠对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沙门氏菌血清阳性率未能低于爱尔兰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50%)。  相似文献   

7.
储蓄  张军霞  王晶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0):4063-4074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黄腐酚、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诱导猪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s,HDPs)表达的协同效果。【方法】中药单体黄腐酚、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单独或共同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和猪肺泡巨噬细胞3D4/31,通过测定HDPs的基因表达、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抑菌作用,评估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协同诱导HDPs表达的效果。【结果】黄腐酚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对HDPs的表达不表现协同作用;异丹叶大黄素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诱导IPEC-J2细胞pEP2CpBD3基因的表达(P<0.01);去氧紫草素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提高IPEC-J2细胞内pBD3和PG1-5基因的表达(P<0.05;P<0.01);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可协同促进IPEC-J2细胞内PG1-5、pEP2CpBD2和pBD3基因(P<0.05;P<0.01)和3D4/31细胞内pBD3基因的表达(P<0.05)。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共同处理对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协作效果(P>0.05)。除黄腐酚外,其他中药单体与丁酸钠单独或共同处理后均可提高细胞裂解产物对ETEC的抑菌能力,其中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处理对ETEC的抑制具有最佳协同效果。【结论】异丹叶大黄素、去氧紫草素和毛蕊异黄酮与丁酸钠在诱导HDPs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和抗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日增重和生产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选择8 kg左右的"大约克×本地猪"断奶仔猪132头,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试验分2个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试验组为基础日粮+0.2%丁酸钠,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添加0.2%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14 d的平均日增重,同时也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况一致、配种期相近的荣昌猪×大白猪杂交母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mg/kg丁酸钠,Ⅱ组饲喂基础日粮+500 mg/kg丁酸钠,Ⅲ组饲喂基础日粮+800 mg/kg丁酸钠,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Ⅰ组、Ⅱ组、Ⅲ组母猪产后采食量均明显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及仔猪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其中500 mg/kg的添加量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丁酸钠对肠道寡肽转运载体(PepT1)及钠氢交换载体(NHE2、NHE3)mRNA表达丰度的调控,取刚出生未吮乳的仔猪小肠黏膜组织,建立猪小肠上皮细胞(IEC)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分别用0,2,4,8 mmol/L的丁酸钠处理体外培养的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96 h后,提取细胞总RNA,以18S rRNA为内标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SYBR GreenⅠ试剂盒)检测PepT1、NHE2及NHE3 mRNA在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细胞中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用丁酸钠处理96 h后,PepT1和NHE2 mRNA的表达丰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NHE3 mRNA表达丰度的剂量效应不明显,只有在高浓度丁酸钠(8 mmol/L)组时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丁酸钠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体质量约40kg健康的120头三元杂交(杜×大×长)猪(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黏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kg)。试验72d后,进行屠宰和组织学检查,研究丁酸钠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小肠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丁酸钠组、抗生素组和复合组的屠宰率和无脂瘦肉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眼肌面积试验各组均比对照组大,第10肋背膘厚丁酸钠组最低,3个试验组中,屠宰率、无脂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复合组最好。丁酸钠组、复合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十二指肠肠腺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复合组、抗生素组和丁酸钠组的血清血糖、总蛋白、IgM、IgG和IgA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尿素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复合组血清中IgM、IgG和IgA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丁酸钠组和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育肥猪采食量和生产进入停滞期的难题,试验选取体重90 kg左右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阉割公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4%丁酸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微胶囊包被剂的日粮,记录每组每日采食量。并在试验的第14天和第28天静脉采血,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饲喂至第14天,试验组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 = 0.046),γ-谷氨酰转移酶有降低趋势(P = 0.099)|饲喂至第28天,试验组育肥猪增重提高11.51%,料肉比降低1.93%,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09),谷丙转氨酶活性有降低趋势(P = 0.056)。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丁酸钠-DHA微胶囊包被制剂可提高生长后期育肥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改善血脂代谢,缓解后期生长速度放缓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丁酸钠-DHA微胶囊包被剂|生产性能|经济效益|育肥猪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体重约40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120头(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kg)。试验时间为72d,期间观察猪只的皮毛状况,试验结束时进行称重。测定4组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37~70kg阶段日增重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3.80%、4.30%;70~98kg阶段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3%、3.63%、4.05%;37~98kg的全过程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6%、3.65%、4.22%。37~70kg阶段采食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70~98kg阶段和全程试验组料肉比有下降。整个阶段试验各组的肤色、毛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和复合组优于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丁酸钠与β-1,3/1,6-葡聚糖合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为(28±3)d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丁酸钠组和丁酸钠与葡聚糖合用组。结果表明:饲料中单独添加丁酸钠,可显著(P<0.05)提高仔猪后期(15~28d)和全期(0~28d)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并改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P<0.05)降低腹泻发生率和升高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浓度,显著(P<0.05)降低血清葡萄糖浓度,但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丁酸钠与葡聚糖合用,显著(P<0.05)降低了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新型添加剂在高原地区生猪育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我们选取目前报道中使用较普遍的新型添加剂丁酸钠和菊粉进行比选研究。随机选取体重在45 kg左右的育肥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头),一个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的丁酸钠(DS)、2%的菊粉(JF)、0.2%丁酸钠+2%的菊粉(DJ)。结果表明: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试验期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5.3±8.8 kg, 1 028.3±88.2 g/d,显著高于对照组(CT)(P<0.05),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丁酸钠(DS)添加组和菊粉(JF)添加组试验期单位增重饲料消耗量分别为2.64、2.72和2.75,分别比对照组(CT)减少16.4%,13.7%和20.1%;丁酸钠+菊粉添加组(DJ)发病率和死亡率最低,分别为6.7%和3.3%,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49.6%和50.7%;丁酸钠+菊粉(DJ)添加组头均利润为177.9元,头均较对照组多赢利204元,较菊粉(JF)添加组、丁酸钠(DS)添加组分别高出90.5元和35.6元。可以看出,在生猪育肥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在仔猪、雏鸡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可以提高日增重、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腹泻率,缩短上市日龄;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肠道病原菌等。丁酸钠又称正丁酸钠,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丁酸。但由于未经包被处理的丁酸钠具有奇臭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的采食量,而经包被处理的丁酸钠可以改善这一缺点。试验主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体重约40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120头(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kg)。试验时间为72d,期间观察猪只的皮毛状况,试验结束时进行称重。测定4组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37~70kg阶段日增重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3.80%、4.30%;70~98kg阶段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3%、3.63%、4.05%;37~98kg的全过程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6%、3.65%、4.22%。37~70kg阶段采食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70~98kg阶段和全程试验组料肉比有下降。整个阶段试验各组的肤色、毛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和复合组优于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18.
丁酸钠可作为抗生素良好的替代品,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其可分为包被丁酸钠和非包被丁酸钠。作为一种绿色功能性添加剂,丁酸钠能够通过在肠道中分解释放丁酸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发育、改善肠道绒毛形态结构、增强肠道消化吸收和损伤修复能力,同时还可调节肠道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病原体繁殖和促进耐酸有益菌增殖;丁酸钠能够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肝脏功能损伤和保护肝脏健康,并通过降低丙二醛含量、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此外,丁酸钠还可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肪堆积。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丁酸钠在调节动物肠道健康、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禽、反刍动物、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丁酸钠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型丁酸钠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8周龄"神丹2号"蛋鸭84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1 000、2 000 g/t制粒丁酸钠和250、500、1 000 g/t包膜丁酸钠,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53~56周龄,相比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50 g/t包膜丁酸钠极显著提高了蛋鸭的产蛋率(P0.01),显著降低了蛋鸭的料蛋比(P0.05)。2)相比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 000 g/t制粒丁酸钠极显著提高蛋重(P0.0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包膜丁酸钠均显著提高蛋重(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和剂型丁酸钠均可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和500 g/t包膜丁酸钠显著和极显著提高血清IgG(P0.05)和IgM含量(P0.01),添加1 000 g/t包膜丁酸钠显著和极显著提高血清IgG(P0.01)、IgA(P0.05)和IgM含量(P0.05),添加2 000 g/t制粒丁酸钠显著和极显著提高血清IgM(P0.01)和IgA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可改善蛋鸭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和免疫水平,且包膜丁酸钠的效果优于制粒丁酸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粉剂和包膜丁酸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抗生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40 mg/kg+硫酸粘杆菌素8 mg/kg);粉剂丁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E添加200 mg/kg粉剂丁酸钠;包膜丁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00 mg/kg包膜丁酸钠.记录21日龄和42日龄的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分别于14日龄和35日龄,随机在每组选取12只鸡测定胃肠道pH,并 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测定VFA.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对肉仔鸡日均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添加包膜丁酸钠显著降低了(6.25%)肉仔鸡21-42日龄的料重比(P<0.05).丁酸钠的添加有降低肠道pH的趋势.日粮中添加200 mg/kg粉剂丁酸钠,可以提高肠道的6.72%的乙酸含量,提高23.08%的丙酸含量,提高49.01%的丁酸含量;添加200 mg/kg包膜丁酸钠,可以提高肠道的10.39%的乙酸含量,提高33.61%的丙酸含量,提高36.80%的丁酸含量.以上结果可以说明,丁酸钠能够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改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pH,且能够提高肠道VFA的含量,且包膜丁酸钠效果优于粉剂丁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