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螺旋榨油机压榨植物油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出油品质低等问题,通过对螺旋榨油机压榨原理、压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螺旋榨油机闭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该螺旋榨油机的自动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榨膛内的压榨温度和压榨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响应速度快、调节时间短等特点,该系统是一种适合实际生产的螺旋榨油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低温压榨、高温压榨花生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低温压榨花生油、高温压榨花生油的色泽分别为黄﹕红(12﹕1.8)和黄﹕红(15﹕2.7);烟点分别为220℃和260℃;酸价分别为0.50毫克/克和0.97毫克/克;过氧化值分别为2.16mmol/千克和2.44mmol/千克。经油炸实验表明:90分钟内,低温压榨花生油酸价增加了76.08%,过氧化值增加了70.78%;高温压榨花生油酸价增加了59.17%,过氧化值增加了71.43%,低温压榨花生油比高温压榨花生油更适合日常煎炸。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常用的菜籽油出油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2种,压榨法与浸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只通过物理压榨的方法生产食用油,后者是在生产中利用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但是在压榨食用油溶剂残留量检测中仍存在残留量超标现象。因此,本文对国标食用油溶剂残留量检测及压榨过程进行介绍,分析造成压榨四级菜籽油溶剂残留量超标的原因,以减少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4.
蓖麻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现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直筒式压榨法由于压榨温度易控制、榨取的油脂原生态特性良好等优势,成为提取医用蓖麻油的最佳方式之一。为研究直筒式压榨提取蓖麻油的最佳热榨工艺参数,从而提高压榨效率,利用单轴压榨液压加载装置进行压榨试验分析,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保压时间、压榨压力、物料温度、加载速度对直筒式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并运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四因素五水平下的压榨出油效果,得到了一定条件下出油率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回归方程利用统计优选法寻优,从而提取直筒式压榨的最佳热榨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压榨出油率的影响次序为:保压时间压榨压力物料温度加载速度。当设定保压时间为10min、压榨压力为18MPa、物料温度为70℃、加载速度为2mm·s-1时,直筒式压榨达到最大效率,实际出油率为(65.08±0.26)%。理论计算值为65.41%,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505%,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5.
7月1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价格收盘上扬,期价受到买粕抛油套利影响,同时,压榨数量减低也给市场带来利多支撑。根据NOPA公布的压榨报告显示,6月豆粕产量减少到136.4万短t,低于5月份的144.2万短t,也给市场带来支撑。分析师认为压榨利润偏低,很难获得压榨原料大豆,压榨商数量减少,以及压榨能力减低是压榨数量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10,(7):4-4
在《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研中,国内不少油脂压榨企业忧心忡忡地表示,外资步步紧逼将影响到众多民族压榨企业的生存,不排除国内菜油行业重蹈某些产业的覆辙。菜籽油压榨行业是目前国内油料油脂行业中唯一没有被外资控制的行业,众多的民族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资油厂的渗透和包围已经形成。在压榨领域,外资企业已经完成在各油菜籽主产区布点设厂,产能远远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家内资企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低温液压压榨技术研究火麻仁油脂的提取工艺。首先对火麻仁原料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压榨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投料量对火麻仁出油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液压压榨火麻仁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火麻仁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巴马产的去壳火麻仁原料含油率高达56.53%,且以液压压榨出油率最高,其压榨油脂品质最佳。液压法压榨火麻仁油的最佳工艺为:投料量500 g,压榨压力50 MPa,压榨温度70℃,在此最佳条件下火麻仁油的出油率为44.01%。经检测,所得的火麻仁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众多国际资本进入,外资纷纷在华建立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内资大豆压榨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大豆压榨产业外资进入现状,分析外资并购对我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影响,指出当前内资大豆压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深受外资压榨企业影响,即有通过引入外企先进技术来提高自我竞争力,又因外资的市场主导地位缺失了产品原材料价格的主动权;并认为中资大豆压榨企业可以利用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优势、完善原料供应体系、开展海外种植等方面来应对,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菜籽与菜籽仁散粒体的压榨塑性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菜籽与菜籽仁散粒体侧限压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侧向压力试验.根据侧限压榨符合幂次硬化材料模型的试验结果,采用Doraivelu屈服准则,建立了基于增量理论的菜籽与菜籽仁散粒体侧限压榨塑性本构方程.结果表明,Doraivelu屈服准则可作为菜籽与菜籽仁压榨塑性模型的理论基础,压榨塑性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菜籽与菜籽仁散粒体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油棕果果核分离机,提高棕榈油压榨出油率。【方法】以油棕果果核分离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作业时间、处理量和刀轴转速3个因素对油棕果果肉分离率的影响,以最优方案提取果肉进行纯果肉压榨与果核、果肉混合压榨对比试验。【结果】作业时间、处理量和刀轴转速对油棕果果肉分离率的影响各有不同,其极差值分别为1.64、2.45、1.15,说明处理量影响最大,其次是作业时间,刀轴转速影响较小。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当作业时间8 min、处理量21 kg、刀轴转速250 r/min时分离效果相对最好。通过压榨提油试验,果核、果肉混合压榨提油得到的出油率为22%~27%,纯果肉压榨提油得到的出油率为35%~40%。【结论】合理的作业时间、处理量和刀轴转速配合,有利于提高油棕果果肉分离率,分离后的纯果肉压榨提油出油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蓖麻籽在不同状态不同压榨方式下压缩比-轴向应力关系.【方法】进行了完整蓖麻籽与碾碎后的蓖麻籽在不同的压榨方式、不同的压榨速率下的冷榨试验;采用川北方程建立了双曲线型压缩比-轴向应力关系模型,并依据试验结果,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该模型的待定参数.【结果和结论】蓖麻籽碾碎后压榨在相同的条件下所达到的等价压缩比和完整籽基本一致,但实际压缩比比完整籽小得多;多次压榨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大的压缩比;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和误差分析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试验用29日龄肉用仔鸡、以Cr_2O_3作指示剂、回肠末端取样法测定了含不同菜子饼的饲粮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并比较了不同饲粮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榨油工艺影响菜子饼中硫葡萄糖甙水解物的量,200型螺旋压榨菜子饼、95型螺旋压榨菜子饼和200型螺旋压榨浸出菜子饼分别含6.691、3.668和2.104mg/g饼肉用仔鸡的甲状腺重与饲粮中菜子饼种类和用量有关.(2)三种菜子饼均降低了饲粮的氨基酸消化率,这种效应以200型螺旋压榨菜子饼最大,200型螺旋压榨菜子饼最小,95型螺旋压榨菜子饼居中.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与饲粮的氨基酸消化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挤压加工对菜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五因素五水平二分之一实施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对干法挤压膨化带壳菜籽制油工艺中制得的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榨笼中挤出的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明显低于传统压榨菜籽油。油脂品质超过四级压榨油,接近三级压榨菜籽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密闭容器单轴压榨试验,明确了蓖麻籽散粒体压榨过程中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蓖麻籽散粒体单轴压榨塑性本构模型,确定了幂次强化模型参数,并将试验结果和单轴压榨塑性本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基于Doraivelu屈服准则的蓖麻籽散粒体等效应力-应变模型验证了压榨过程中的幂次强化规律,在塑性阶段,相同大小加载力条件下,等效应变与单轴加载时轴向应变最大相对误差为8.3%,平均相对误差为5.41%.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技术》2009,(2):40-40
该机由武汉鼎兴油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研制,可用于大豆、棉籽、菜籽、花生仁、芝麻等油料的压榨,产油量高,干饼残油率低。该机特点:1.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动力消耗小;2.结构紧凑,操作、维修、保养方便;3.饼中残油率低;4.具有压榨和预榨两种功能;5.具有冷、热压榨各种油料的功能;6.具有压榨动物油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范亚辉 《北京农业》2014,(30):254-255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牡丹籽油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水平,探讨油用牡丹油脂提取技术主要采取的压榨浸出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低温液压压榨法,并介绍了油用牡丹油脂提取所采取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蓖麻油侧限直筒压榨过程中的核心阶段—保压出油阶段,缺少蓖麻籽在蠕变试验下的流变特性模型这一问题,为蓖麻油数控直筒压榨设备的设计,特别是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蠕变试验得到蓖麻籽压榨本构方程。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利用单轴压榨试验装置进行侧限压缩蠕变试验,取得应变与对应时间的试验数据。利用试验数据,根据半理论半经验方法,用改进的广义Kelvin模型得到蓖麻籽蠕变的非线性本构方程,使用非线性回归法分段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并将方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模型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得到的蠕变试验本构方程能够较好的吻合在物料轴向高度75mm,截面圆面积1194.6mm2,压榨压力进行速度50N·s-1,达到30MPa以内各个设定压力开始保压,保压15min的情况下取得的试验数据,可以较好的模拟压榨应力在30MPa以内的蓖麻籽压榨蠕变特性,对常规蓖麻籽压榨设备的设计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黄瓜、番茄、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根长、株高、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向化感作用,但对其幼苗根长、株高、鲜重无显著影响;水葫芦水浸提液及压榨液对黄瓜、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根长、株高、鲜重均无不利影响;水葫芦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苗高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提液浓度增高促进作用不断加大;水葫芦压榨液对3种蔬菜幼苗鲜重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台州市中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老豆腐连续压机,采用气动步进连续压榨,将煮熟的豆浆经过点浆、凝固、打碎后压榨成型,可自动控制压榨时间,自动调节压力,连续产出成品,并能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具有产量大、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恕江山茶为原料,采用液压榨油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含壳率、蒸胚时间、压榨时间和压榨温度对茶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液压榨油技术榨取油茶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7%、蒸胚时间5 min、压榨时间23min、压榨温度65℃,在最优条件下油茶籽油的得油率为84.61%。经检测,所得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51%,过氧化值低达2.11mmol/kg,毛油色泽呈浅黄色并有极少沉淀,苯并(琢)芘含量远低于螺旋压榨法所得毛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