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中林和中林232两个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分析,为2个无性系人工林的集约经营及其木材的合理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模型和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规律.[结果]中林杨2个无性系的高生长与胸径生长同步,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差异明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4~5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4~6年相交.[结论]从18年生的2个无性 系生长过程来看,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第0~5年为幼树期,树高、胸径生长比较快,第6~9年为速生期,树高、胸径生长急速上升,第10~18年为近熟期,树高、胸径生长趋缓.中林杨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第7~10年相交,达到数量成熟,此时可进行轮伐.  相似文献   

2.
四种杨树造纸原料林定向培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林-46杨、银新1号杨、欧美杨107及三倍体毛白杨6年的引种栽培和对比试验,从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纤维情况测定及经营水平研究,初步确定宁夏杨树造纸原料林定向培育应以中林-46杨为主栽树种,在中卫赛金塘林场的合理栽植密度2m×3m,轮伐期为6年。  相似文献   

3.
大连地区杨树新品种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大连地区杨树品种结构,提高杨树生产力,从国内外引进了12个杨树新品种,建立了试验对比林,进行了优良品种的选择研究。对试验林中9年生杨树新品种生长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5年生各品种受蛀干害虫为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调查了各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长差异较大,其中欧美杨108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为0.238m^3其次欧美杨107为0.218m^3超过平均材积生长量的还有中林299、I-214、中林46、9205杨;在材积生长较快的6个品种中受害较轻的为欧美杨108和107、中林299,受害中等程度的为I-214、中林46,受害较重的为9205杨;欧美杨108和107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所有品种均无冻害发生,据此初步选出在大连地区表现最好的2个品种即欧美杨108和107,作为重点推广品种;表现较好的3个品种即中林299、I-214、中林46,作为一般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母本美洲黑杨50号杨、父本欧洲黑杨N179杨及其3个杂交子代(中林46、108杨、桑巨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亲本和子代间木材的材性径向变异规律,为杨树材性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标准测定其化学、物理及解剖特性。【结果】木材的材性测定结果表明:亲本及其3个子代的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在1.36%~2.15%;综纤维素为79.23%~83.19%;半纤维素为35.09%~35.94%;α-纤维素为43.34%~47.25%;木质素为20.70%~24.73%,除中林46的木质素质量分数(20.70%)低于亲本,其他子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均介于父本与母本之间。5种杨树基本密度变化范围在0.33~0.39 g/cm~3,纤维长度为971.06~1 145.65μm,纤维宽度为16.19~19.36μm,纤维长宽比为57.07~67.28,壁腔比为0.26~0.31,腔径比为0.76~0.80。亲本与杂交子代材性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的趋势是:苯醇抽提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在1~5年上升较快,后趋于稳定;α-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木质素含量逐渐下降;中林46中母本与子代基本密度逐渐增加,父本与另外两个子代逐渐降低;纤维长度逐渐增加,在7~8年生时,增加速度明显降低;纤维宽度逐渐增加,8年生后趋于平缓;纤维长宽比逐渐增加,7年生后增加速度变缓;壁腔比先降低后增加,在6~7年生时达到最低;腔径比先增加后降低,在6~7年生时达到最高。【结论】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及杂交子代材性性状差异显著,各材性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亲本与子代径向变异规律一致,母本50号杨的苯醇抽提物和木质素含量低、α-纤维素含量高、纤维较长、长宽比和壁腔比大,且这些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小,利于遗传控制,在5种无性系中为最佳,子代的中林46的木质素和解剖特性都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唐山地区"107杨"人工林林农间作中不同土壤质地、株行距的试验研究,以期为生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栽培管理措施情况下,不同土壤质地及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有所差异。7年生"107杨"人工林以壤土中林分各生长指标最高,粘土次之,沙土最低。6年生"107杨"人工林造林采用2 m×2 m×10 m和2 m×4 m×8 m的株行距较为合理,有利于林分的生长,林分各生长指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株行距为2 m×3 m×9 m时,林分表现出生长较差,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全绿一杆青(翠绿46)是在中林46的基础上,经基尖组培脱毒、诱变而得.突出特点是杆通直、茎全绿(中林46上绿下糙),很悦目.生长迅猛,定植后3年株高可达17米以上,亩产材积40~50立方米,效益2.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宋宇琴  薛增伟  吴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11-16811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间核桃枝条酚含量的差异。[方法]选自山西省汾阳市核桃基地的7个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Folin-酚法和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春季萌芽期核桃枝条韧皮部总酚含量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供试的7个核桃品种中,中林1号和晋龙2号的总酚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中林3号和西扶1号次之,礼品1号、薄壳香和鲁光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中林1号和晋龙2号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中林3号次之,西扶1号、礼品1号和薄壳香含量均相对较低,鲁光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结论]中林1号、晋龙2号和中林3号3个核桃品种的总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余4个供试品种,由此推测,这3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也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蒙古栎次生林垂直结构特征对目标树经营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基于单株木的目标树经营技术是实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重要途径。为揭示目标树经营对天然次生林垂直结构的影响,以长白山北部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各林层林分结构与单木生长对不同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13年8月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设置16块面积0.09 hm2(30 m × 30 m)的样地开展目标树经营试验。根据间伐强度设置弱度(5%)、轻度(10%)、中度(20%)和对照4种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2016年复测样地。采用树冠光竞争高法(CCH)将林分划分为上林层、中林层和下林层3个林层,比较分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各林层高度、树种组成、林木竞争和生长的影响。结果(1)各林层树冠光竞争高度分别为上林层15.27 ~ 16.12 m、中林层8.76 ~ 9.65 m、下林层2.95 ~ 3.37 m。间伐提高了上、中林层高度,其中中度间伐下上林层平均高度为15.42 ~ 17.21 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下林层高度基本不变。(2)间伐调整了上林层和中林层各树种所占比重,上林层中白桦下降,蒙古栎提高,且蒙古栎比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中林层白桦、杂木比重下降,红松比重增加。(3)上林层平均胸径在中度间伐下得到了提高,增幅达到0.57 cm,而在其他处理下有所下降。中林层平均胸径只在轻度间伐下得到提升,下林层平均胸径的变化与上林层呈现相反的趋势。林分中上林层所占蓄积比重增大,弱度、轻度、中度间伐样地上林层蓄积比重分别增加了1.92%、11.52%、13.15%。(4)间伐显著降低了各林层林木竞争指数,其中下林层对目标树抚育间伐响应最为积极,以弱度间伐的降幅最为显著,林木竞争指数由0.634降为0.455。(5)各林层直径定期生长率和材积定期生长率随林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中、下林层的直径生长率分别为1.22% ~ 1.96%、1.94% ~ 2.59%、4.02% ~ 8.17%,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74% ~ 4.10%、3.50% ~ 5.14%、10.12% ~ 18.97%。结论目标树经营能够显著影响蒙古栎次生林各林层的生长与结构,但是各林层特征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响应不一致。综合来看,中度间伐(间伐强度20%左右)是研究区蒙古栎次生林较为适合的目标树抚育间伐强度,有关具体抚育方式和后续抚育时间还有待林分动态的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9.
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重庆丰都县世坪林场小叶栲和栲树群落内收集饱满成熟种子,并于2011-12在马尾松大林窗(>100m2)、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25~≤50m2)中心和林冠下开展小叶栲和栲树种子埋藏试验,统计并比较各处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存活幼苗的高度。【结果】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表现为大林窗优于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小叶栲和栲树在大林窗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种子萌发率的1.7,1.9,2.5倍和1.6,1.3,1.3倍;2种种子在大林窗时的出苗率较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分别增加75.6%,84.6%,94.6%和53.1%,63.3%,18.5%。小叶栲和栲树生长初期各处理的苗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和苗高来看,大林窗(>100m2)是小叶栲和栲树进驻针叶林、构建异龄复层混交林初期的适宜面积,且以栲树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及综合评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 9年生黑杨派试验林 10个无性系材料进行了 2 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2 3个性状中有 2 0个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重复力在 0 5 4 9~ 0 96 4之间 ,其中有 12个性状的重复力在 0 8以上 ,说明黑杨派无性系多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 ,并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杨、5 0杨、中林 4 6杨 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Ⅰ 6 9杨 5 0 6 %、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适中、冠幅中等、材质优良 ,适宜生产推广应用 .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永泰县梧桐镇农业服务中心从福建省农牧业科研中试基地引进台湾青花梨2500株,在梧桐镇盘洋村党员优质果树示范基地种植,面积3.3hm^2,海拔280m,坡度8°~13°,株行距为3m×4m,以15:1搭配授粉树。2005年平均每667m^2产量达476.3kg,2006年达1223kg,2007年达1848kg,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品种开花期在3月下旬,落叶期在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旬。表现果大皮薄,果型美观,果皮青绿色,  相似文献   

12.
银杏树的种植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生长状况下的银杏。为高大挺直的落叶乔木。一般可高达20~30m,个别树株高达60m。茎干直径可达2~3m,甚至达4m以上。银杏树的寿命很长,就目前中国保存的古老大树来看.树龄在2000年以上,依然生机勃勃具有结果能力。所以有人称银杏是所有木本植物中的“老寿星”。  相似文献   

13.
冬枣高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自然生长冠性比金丝小枣强,在我县40~50年生的冬枣树一般冠径为6~8m,树高7~10m.定植后进入结果期的年限较长,一般为5~8年.依据冬枣适宜人工采摘的特点,近年来我们开始着手研究冬枣的矮化密植丰产的相关技术,结果得出冬枣矮化密植的适宜密度为每667m2栽植55~110株,即株行距为2~3m×3~4m.树体冠径2~3m,树高2.5~3m,通过修剪和科学的花期管理,一般可在栽后第三年形成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4.
莆田地区在开发山地发展果树生产上,存在种植种类、品种单一等问题。造成一些山区尤其是中高海拔山区果树经常遭受冻害或产量低、品质差。为此,笔者于1998年引进“西选一号”水蜜桃进行栽培试验。 试验地在莆田县秋芦镇梅洋村,海拔368 m,年均温17~20℃,年降雨量1200~1800 mm;沙质红壤,肥力中等;园地为梯田式,面积0.2 hm\+2,前作茶树和荒地各半,共植嫁接苗100株,1998年1月9日定植,用1∶1的沼气液和水拌泥浆沾根,栽种于1997年10月挖的定植穴内。株距3~4 m,每层梯面栽一行,梯面宽2~3 m。同年3月定干。水肥、病虫防治等管理措施为常规技术。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5.
1竹木结构大棚 1.1立柱。立柱分中柱、侧柱、边柱3种。选直径4~6cm的圆木或方木为柱材。立柱基部可用砖、石或混凝土墩,也可用木柱直接插入土中30~40cm。上端锯成缺刻,缺刻下钻孔,刻留固定棚架用。南北延长的大棚,东西跨度一般是10~12m,两排相距1.5~2.0m,边柱距棚边1m左右,同一排柱间距离为1.0~1.2m,棚长根据大棚面积需要和地形灵活确定,然后埋立柱。根据立柱的承受能力埋南北向立柱4—5道,东西向为一排,每排间隔3~5m,柱下放砖头和石块,以防柱下沉。柱子的高度要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大棚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保护设施的规格要求 1.1塑料大棚大棚高1.5~2m、宽4~6m或高2.5~3m、宽6~12m,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17.
对22个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外观品质和核仁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果实外观品质主要包括单果重、壳面光滑度、壳皮厚度、颜色、出仁率、取仁难易等方面,综合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有香玲、鲁光、丰辉、鲁果2号、岱香、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7号、辽核8号、中林6号,出仁率高的有鲁光、岱辉、辽核1号、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5号、辽核8号、中林3号,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鲁果3号、岱香、鲁果2号、中林3号、丰辉、中林6号。因此,不同的栽培品种适宜不同的栽培形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有很大的医药效用。是目前退耕还林较为理想的经济林木。为使核桃早结、丰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乡核桃种植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一般密植园以3m×2m或4m×3m定植,亩栽56~111株,嫁接苗第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500kg。  相似文献   

19.
通过1997~1999年3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建植足球场草坪品种7个,建立了足球场草坪优化管理模型,指出足球场草坪月剪4~6次,修剪高度5~7.4cm,施肥量纯N为2.5~3.7g/年·m  相似文献   

20.
平原农区果农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1993~1997年在昌吉市、米泉县试验、示范果园及昌吉州其它县大田果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宜于昌吉州六县二市自然条件的种植模式,即:果树林带走向以东西向为宜,采用斜沟栽植,株距3~4 m,行距4 m.果树前3~4年,适宜间作,间作以棉花最好,打瓜次之,匍匐果树采用匍匐扇形修剪技术.这种模式可在果园第二年收回全部投入,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